6月,广州已经进入蒸烤模式,端午龙舟水绵延了至少两周,再叠加台风,每天起来,不是暴雨就是大风。不下雨的日子,湿度也都在90以上,体感黏腻,非常不舒服。
5月跑了140公里,进入夏训加量以来,连续两个月超过130了。这个月就给自己放个假,定个小一点的目标,120(最后也没完成)。
我们普通人,日常锻炼,腿勤比跑得快更重要。按照专业的说法,是要有cross-training。
下雨天,室外训练受影响,室内的运动不能停。于是增加了去健身房的时间,主攻“看不见”的肌肉:背、肩、手臂后侧的肱三头肌、左右侧腹肌等,累计下来也有5个小时。

将骑行作为大多数时间的通勤工具,车不开了,地铁少坐了,10公里以内的路程,基本上都是骑车出行。行者码表上的记录,一个月断断续续的骑车接近120公里,累计9个小时。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跑步。不算很努力,偶尔也偷懒,遇到好天气偶尔没有及时出门,但下雨的时候我也去跑了呀,总不能对自己太苛刻。大概,能凑到的时间都用上了。总体里程不太够,主要是因为跑得慢。前两个月上量后,对体力是有挑战的,干脆就当做跑休的一个月吧。
反正人生很长,又不差这个月。

统计一下,跑步、骑车、健身,总时间27个小时,平均每天接近1小时,差不多隔天跑个7-8公里。对普通人来说,算是挺合理的安排了,毕竟,跑步的里程,比我的车开得都多了。能不能达标的焦虑先放一边,毕竟,目标,也是自己设的,目标,就是用来完不成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敢放弃,尽自己力就好了。普通人跑马,卷PB,大前提要认清楚你就是没有天赋的普通人,跑多了会累,容易受伤。偶尔苟一下,有益身心健康。
但可以的时候,都是要出来。出门时下雨,可能到跑步的地方,就天晴了呢。就算有小雨,跑起来也很舒服,也会偶遇彩虹哦。

要感谢跑团,没有陪跑,周末的20公里,根本坚持不下来。普通人,没有天赋,出来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