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密云交界处的山顶,有一座被世人遗忘的明代长城孤楼,视野极佳,可观“千岛湖”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那是2022年的五一假期,当时因为不便于出京,于是我在北京市内寻找还未探索过的山野。

户外人当然会选择户外的方式度过假期,我们不需要去人口密集场所就可以愉快地度过一天。

这次活动路线我选择了牛盆峪至小水峪,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和密云区交界处。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路线,是因为之前在西沙地长城(小水峪-大水峪)徒步时,发现了这个山头上有一座空心敌楼(位于半山腰)和一座实心敌台(位于山顶)。

虽然这山上烽火台不多,但是你不走这条路线,这两个烽火台就无法打卡,长城爱好者讲究一个不遗漏。

但也正是因为这座山上只有这两个楼台,所以很多驴友,甚至是长城爱好者,都没有来过这里。所以这座山称得上是人迹罕至。

明长城从怀柔进入密云之后,墙体就不多了,密云的长城很多都是孤楼。这和行政区其实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取决于山势地形。

当时由于我需要早上出门完成社区的体检,所以集合时间就被迫推迟。我9点才抵达田村地铁站与佳琳汇合,曾经的新手司机佳琳已经成了老司机。

我们这辆车是最后抵达目的地的,另外三辆车早已到达,并且没有等我们就上山了。

由于当时形势较为严峻,根据上面的要求,牛盆峪村已经不让外人进入。村民隔着老远就警告我们不要进他们村子。

当然不进村也不影响我们上山。

前队对讲机告诉我,他们在半山腰被人发现,好在没有人上山追赶。

我们在一处河道里听到了有人说话,突然感觉血压上来了,结果透过草丛一看,是两个钓鱼的小孩。

“你们从哪儿来的,做检测了吗?”这两个小孩曾经对我们的前队队友如此发问。这让我们哭笑不得,没想到连小孩的防范意识都这么高。

那天的天气非常好,除了稍微有点热之外。

我们起点的东北侧就是之前走过的牛盆峪至白道峪段长城。

上山路不算难走,就是有的地方植被带刺。我只能说,这个路线就像带刺的玫瑰,人少景美的同时,也需要付出一点代价。

春末时节,山里的小叶梣开花了,从梨树、杏树手中拿过了开花的接力棒。

随着海拔不断攀升,我们来到了可以远眺密云水库的高度。

由于我们和前队上山时间差距太大,晚了一个半小时,所以一时半会儿我们追不到前队。很显然,我不能抛下Rachel、慧姐和佳琳自己去追。

这次佳琳本来想带她当时的男朋友过来,但是她当时的男朋友知难而退。我觉得她的时任男朋友的选择是正确的,否则我们追上前队的进度将会进一步减缓。

不过我并不担心前队不等我们,因为他们当中有人没带午餐,指望慧姐给他们带吃的。

慧姐每次出来都会带很多吃的(我觉得她带的烧饼夹肉夹鸡蛋既好吃又充饥,我每次都吃),可以说是我的“移动食堂”了。

后来,慧姐成了很多人的“移动食堂”。

我们在登山途中可以看到西侧山脊上的敌楼(西沙地“错长城”东侧敌楼)。

也可以在某些路段看到今天晚些时候会经过的空心敌楼。

还可以看到东侧牛盆峪至白道峪段的敌楼,包括传说中的“一眼楼”、“变态楼”。

由于我此行的最远目标是山顶烽燧,所以在三岔路口我选择先往北走。

而前队由于不知道上面还有个烽燧,所以岔路口试图向下走。后来在我的通知下,大家都到山顶烽燧集合。我们也因此后队变前队。

山顶的烽燧有部分塌陷,不过朝西的那部分还没有毁容。

这里是附近的一个制高点,视野好,所以我选择在此午餐。

这里往东可以清楚看到之前走过的白道峪变态楼、半塌陷楼,以及更远处的密云水库。

我不知道“变态楼”这个名字是谁最开始起的,但我看这个山势,应该是那个人觉得这条路线难度很变态,所以才起了这个名字。

白道峪变态楼的西侧视角看起来更加险峻。

密云水库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如同千岛湖。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