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佛国尼泊尔(杜巴广场和加德满都猴庙)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尼泊尔印度教和佛教为核心的双宗教共存体系为显著特征, 2006年前为全球唯一印度教王国,现行宪法虽改行世俗化政策,但全国81.3%人口仍信奉印度教 ,佛教约占9%,二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深度交融的宗教文化格局。印度教为国教地位,湿婆崇拜为核心信仰体系,全国约3.3万座印度教神庙,帕斯帕提纳神庙为南亚重要朝圣地。
马拉王朝(公元1201-1769)是尼泊尔艺术、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被称为是尼泊尔古典文化的“文艺复兴”。马拉王朝在尼泊尔统治了近600年。在此期间,文化、建筑、艺术上曾一度达到巅峰。
1482年亚克希·马拉国王(Jayayakshya Malla,1428-1482)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在加德满都谷地各据一方,自立为王。从此分裂出坎提普尔(Kantipur,现加德满都)、巴德岗和帕坦三个王国,这个时期被称为马拉王朝的“三国”时期。所谓三国其实就是小小的城邦,三国之间最长距离不到20公里,这三个城邦的核心区域均建有以王宫为中心的宗教建筑群,即后来的杜巴广场。
三个马拉王国的都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现在分别被喻为 “寺庙之城” 、 “艺术之城” 和 “露天博物馆” 。这是马拉王朝文化艺术兴盛的历史见证。马拉历代国王都尊崇印度教,相信一切都是神赐予的。三国为了争夺神的宠爱,不断地修建神庙,展开建筑竞赛。
三个马拉王国都出现过热爱艺术、治国有方的国王,他们对本国的王宫和寺庙建设不遗余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建和繁荣了各具特色的王宫(杜巴)广场
可以说,加德满都谷地的三大杜巴广场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的纽瓦丽古典寺庙建筑和宫殿,现在都是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
加德满都:市中心的烟火气(门票1000卢比);帕坦:人少安静(门票1000卢比);巴德岗:门票对中国游客优惠(500卢比)。

帕坦杜巴广场
是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三大古城之一,始建于3世纪,现存建筑多数建于马拉王朝鼎盛时期。广场呈长方形格局,东侧为皇宫建筑群,西侧密集分布着50余座纽瓦丽式寺庙,其中黑天神庙以全石砌建造技艺闻名。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
作为加德满都王国的核心,杜巴广场始建于16世纪中叶,由历代马拉国王不断扩建而成。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含50多座寺庙和宫殿,是尼泊尔16-19世纪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现。
巴德岗杜巴广场
作为马拉王朝三大首都之一,巴德岗杜巴广场保存了500年历史的zz与文化记忆。其建筑群以纽瓦丽风格著称,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进入帕坦区域

【帕坦杜巴广场】历史悠久,在加德满都谷地三国之前,这里已经有塔库里王朝(Thakuri Dynasty)的王宫。在此基础上,帕坦马拉王国历代君主进行了扩建、修整和完善。

现存的建筑基本建于1600s,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和他的儿子统治时期。后来,国王尤加纳兰德拉·马拉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帕坦杜巴广场中最著名的是建有21个塔尖的黑天神庙,这座庙宇至今仍被视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典范。

作为艺术之城,帕坦杜巴广场以精细的雕刻和建筑装饰闻名,反映了马拉王朝对艺术的高度重视。 ?

黑天神庙(Krishna Mandir),是尼泊尔古迹,又名克里希纳庙。在故都帕坦。建于公元1636年。相传帕坦国王希迪·纳拉·辛哈·马拉梦见里希纳黑天神,遂在梦中所见之处修建黑天神庙。黑天神庙建在一座3层方形基座上,朝东的基座上有两对石狮。庙宇呈尖塔式,共5层,有21个镏金塔顶,除塔顶外,完全用石头建造,无片木寸钉,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石雕工艺品,被誉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奇迹”。




休闲的市民



查尔纳拉扬神庙供奉毗湿奴神,建于16世纪,是帕坦杜巴广场上最古老的神庙之一,台阶上有两只大型的石狮子守护。




还在维修中的古建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