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过上党门,千年岁月风云不再,金戈铁马只余记忆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立在清晨的上党门楼下,

风正穿过空荡的斗拱。

朝阳漫过斑驳的砖石,

如同抚过一册摊开的史书,

字迹只余下苍褐的印痕。

木梁的裂纹间依稀传来鼓角,

石鼓的喉咙里翻涌着呐喊,

那脊兽的眼窝里还卡着半支断箭,

时间覆盖了所有金戈铁马的传说,

唯有风吹拂着这千年之后无声的凭吊。

2025年5月5日早在长治市酒店出来继续返程,顺路看看长治市的标志性古建筑上党门。

上党门位于长治市区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是隋代上党郡署潞安府衙正门,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约公元581年至600年),也被列入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隋代上党郡指的就是如今的长治。“上党”一词是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释名》中解释说:“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

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对上党门进行翻修扩建,北宋靖康年间毁于战火,现存主体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并增建钟鼓楼。

上党门座北朝南,门楼海拔1500米。昔日鼎盛时期的上党门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有亭台楼阁有280余间,但如今只存门楼及两边的钟鼓楼,成为长治城市记忆的锚点,牢牢系住了千百年的时光。

门楼为单檐歇山顶,飞檐略微上翘,斗拱层叠交错,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持着端庄的姿态,看起来沧桑古朴。

墙基的青砖上雕着各式花纹,还有制造者名号。斑驳的“上党门”门匾上写了长治市上党门修缮委员会于1991年10月1日重修。
门内两边地台的青石板被岁月磨的油光可鉴,记录了千百年来无数行人的踪迹。石碑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依稀可以看出刻的是那段金戈铁马岁月的印记。
晨钟暮鼓,鼓楼大门紧锁,上有“司暮”二字。
鼓楼旁一棵古老的丁香树。

夯土筑成的城台厚实稳重,如今顶上种了一行白皮松,城下是绿地公园。

钟楼也是锁门的,门上有“司钟”二字,为何不是“司晨”?

匆匆一瞥后,离开上党门继续返程。晨晖洒在城楼上,为它镀上一层温暖的色调。回望这座饱经沧桑的建筑,突然觉得,它就像一位沉默的长者,千百年来,见过多少如我一般来来往往的过客。任凭战火摧残,风吹雨打,世人来了又走,它自岿然不动。每一块砖石,每一处梁柱,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岁月的褶皱里,静静诉说着属于长治的故事。所谓历史,不过是城门洞里的一阵穿堂风罢了。

PS:历时一个半多月,五一期间的《探寻晋西南黄河裂帛与晋中深宅大院千年交响》系列终于记录分享完毕,但驴行的脚步从未停息,更多精彩的美景及驴程待分享,喜欢的请持续关注。

驴行户外,一直在路上!户外纯属兴趣爱好,喜欢用脚步丈量山河,用镜头记录风的故事,云的轨迹。生命不息,驴行不止,分享不停。本人所有的驴行美景及路线行程规划都将在这同大家分享,也许偶尔会发发牢骚。喜欢的点下面名片关注,驴行路上有你更精彩!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