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东坡:一个高反,捡到被砸晕迷路的队友,死里逃生!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前言
特别说明:因本次东坡行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意外 ,五位
驴友用ABCDE代替,敬请理解。



想你的风终于吹到了珠峰东坡!二年前因身体某部突然亮起了红灯 ,已出的机票不得不退,走向珠峰东坡的脚步嘎然而止 ,与队友失约,与东坡失约。这一等,就是二年!700多个日日夜夜,我强控自己不去看那些与珠峰东坡有关的游记。2025年一月七号定日地震消息传来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害怕,担心身在定日地域的东坡,会不会像九寨沟的海子一样在地震中香消玉殒。万幸之幸,东坡一切安好!
驴圈有句话,你来不来,山都在那。可是,我不来,又怎能与你相见?
所以,只要身体允许,我必须来,一刻也不停留。山是还在,可岁月能等我们吗?体能还能等吗?东坡特有的高海拔,会不会让我越来越没有勇气靠近?或许今天的一个转念,给自己留下一辈子的遗憾。我不想有那么一天,白发苍苍的自己躺在某个午后的时光里,幻想东坡的雪山,草甸,山谷,只是幻想!所以,我必须来,再多的想念,都不如见一面!于是本次行程的相机水印我设置成了——不如见一面 ,对话珠峰东坡。所有的照片,都将带有这个印记,只为宣泄这一份迫切的情感。




关于线路
珠峰东坡: 被誉为“世界十大景观”之一、“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 ,全称珠峰东坡嘎玛沟徒步。位于定日县与定结县之间,北至卡达藏布分水岭,南抵尼泊尔巴隆国家公园,东侧终点位于陈塘镇,西侧则延伸至珠峰东坡。 ?海拔跨度2000-5000米?,。沿途可以欣赏到众多六、七千米的雪山,同时可以欣赏到珠峰(世界第一)、洛子峰(世界第四)、马卡鲁峰(世界第五)。这个地区的特点主要是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雪山融水形成湖泊众多。珠峰东坡线路上人迹罕至,生态原始,水源丰富,珍稀动植物时有所见,星星点点的高山湖泊如宝石般散布,加之嘎玛沟沟谷幽深,景色非常之迷人。除了嘎玛沟,还经过兰花谷、穷卓谷,夏季是观赏高山杜鹃的绝佳之地,秋天则是户外摄影的不二之选。
珠峰东坡常规线路:一般7天。徒步距离80公里左右,拔高5000多米。从优帕村徒步至晓乌措营地,穿越嘎玛沟,途经卓湘、汤湘、饿嘎,加BC往返,最终抵达措学仁玛营地(海拔约4950米)。然后翻越朗玛拉垭口,海拔5350米),最后从轮珠林村出山。



关于本人
七零后大妈,热衷户外十余载,不爱红妆爱重装。有打油诗为证:
户外十年偶感
(2024.02.28)
十年户外路漫长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冰峰 无言对苍茫
夜来幽梦试行装
山无恙 水流淌
惊觉梦一场
唯有出发解忧伤
料得年年斯如是
卸红妆 赴战场!
然最近所谓更年期的困扰,让我第一次对自己的体能有了隐隐的担忧,考虑珠峰东坡的高海拔,以及家人不绝于耳的唠叨:爬山又不是玩命,背着四十斤的包,非得去那没氧气的地方爬?多大的人了,心里没点数吗?好好的等着领你的退休工资不行吗?其实这话也不无道理 !我们都会慢慢变老,终有一天四五十斤的重装会让我们气喘吁吁,谁也无法抗拒。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吾辈不负山?
或许放弃重装,轻装出行是正解!可是,对一个老驴而言,放弃重装,选择轻装出行,实在是万般滋味在心头!记得2022年喀拉峻重装徒步时,我在营地遇到一位北京大哥,60好几的样子,租马轻装走喀拉峻 。闲聊时大哥说,他膝盖里有四根钢钉。当时我眼就直了,带着钢钉来徒步,这个世界太疯狂!他却不以为然的说,他跟医生沟通,医生说他的膝盖最终肯定还要再来次大手术。他说,既然膝盖还要手术,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继续爬山,让手术做的更有意义。在大哥自嘲的语调中,我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一句话——只有山知道。北京的大哥,今天的我,还有那些正要出发的、已经出发的、时时刻刻想着出发的人们——只有山知道!




行前约伴
就出行约伴而言,8264,基本是老驴友们的不二选择!据说现在小红书,知乎,颇受年轻的小驴们的喜爱。可我个人感觉,小红书,知乎更像个大杂烩,虽包罗万象,总感觉杂乱无章 让我们年纪大的人感觉闹的慌。而8264只痴情执着于户外运动,这或许就是老驴钟情于此的原因吧。
不过,在8264发拼车拼马慢摇贴,倒还是头一回。拼车拼马,相比重装约人简单的多。大家在群里不聊装备不聊轨迹,轻轻松松的六人小队就齐活了。两人租马,四人重装,四男两女。6人中年龄最大60多,最小的AB两个小驴貌似快18,标准的老中青三代组合。6月30日喀则,拼车 队伍首次集合,忽然有种强烈的感觉户外正在更新换代。换句话说,小驴们,他们年轻有体能,有头脑,善于应用新技术,而且更加追求自由而惬意的户外时光。举个例子,小驴A,估计真实年纪还是未成年,一路上带了三个两万充电宝,目的就是为了没有信号的夜晚,躺在帐篷里用手机追剧。而白天要用的轨迹居然导在手表里,彻底解放手机。也不知道,这是一款啥样的手表,功能被小驴们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不得不服。两个AB小驴的重装包都在60斤左右。而东坡线路,最多也就走七天,且线路成熟到几乎没有意外,这样的线路,怎么就能背负到60斤?可见惬意、奢华的户外生活正是小驴们所求。按他们自己的喜好准备装备,什么排骨, 麻婆豆腐,辣子鸡块,一系列的预制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包里没有的,刷新了我对重装户外的认知。



出发入山
从日喀则(或拉萨)包车到曲当乡的优帕村,是东坡行程的惯例。车一出日喀则,路况如高速公路,一马平川。在飞驰的车速中,湛蓝蓝的天,姿态万千的云,蓝白相间,你来不及反应,齐刷刷的涌入你的眼睑。两侧的群山,也在飞驰中,一排排的倒在你的身后。本以为要迷迷糊糊一觉睡到曲当,谁知徒步的起点,居然变成了从自驾美景开始。这样惊喜,一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直到翻了海拔近5000的那座不知名的山之后,画风一转。道路两旁,时不时的出现残垣断壁,时而零散,时而一片片。有的墙体倒塌,屋顶半撑,有的只剩下半个墙头,参差不齐。一月7号的地震还依稀可见。原来我们已经进入了震后灾区。值得欣慰的是,看到了中国红!好多断壁残垣旁边,大型机械正在作业,随处可见灾后重建的红色标语。有些废墟上一栋栋藏式建筑拔地而起,各色彩旗在风中飘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何况是藏族同胞!
下午两点,曲当乡边境检查站,对我们一行六人反复交代注意安全,一个工作人员主动把他到电话号码给我,说如果需要救援,随时电话,24小时开机。对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非常敬佩。可是,冥冥之中似乎又觉得有点不吉利。
出发前 ,大家都预计7天后出山,然后好一起拼车回日喀则。至于每天到哪个营地,完全按自己的体能和想法来。
下午五点左右,ABCD四位重装的一起出发进山。轻装如果下午给进山,就要多付一天的费用,E和我第二天早上进山。到晚上九点多,小A在群里发消息,有微弱信号,他们大概在三公里处扎营,似乎开局不错。第二天早上,约马帮九点,直到十点才晃晃悠悠的来了一匹马。藏族人,他们对时间基本没啥概念。好在小伙子看起来,浓眉大眼,挺朴实的,可惜他基本不会多少汉语 。过秤,上马,80斤。超重的黄瓜,包菜,只能自己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