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拿山穿越记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借攀登汉拿山之名,我们顺带游玩了济州岛的“牛岛”“城山日出峰”“涉地可支”“山茶花之丘”“柱状结理”与“涯月邑”,为这段旅程添了几分丰富色彩。



  汉拿山是韩国三大名山之一,也是韩国最高峰,在济州岛的任何角落几乎都能望见它的身影。“汉拿山”意为“能拿下银河的高山”,山顶有座几十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湖——白鹿潭,直径数百米,周围还分布着数百个火山喷发留下的小火山锥,自带一份壮阔与神秘。



  2025年7月28日,龙岩“野猪户外”的十三位伙伴成功登顶汉拿山海拔1950米处。七月的济州岛,海风裹挟着火山岩的粗粝气息,一路伴我们同行。



  “野猪户外”十三友:老火、翔子、恩惠平安、智慧人生、林教授、赖老师、天狼、李立异、九月红、燕·寒星、珍惜、王总、愉群。


破晓·城坂岳

天已大亮,我们十三人乘车前往“城坂岳”登山口,8:13抵达起登点,出示预约登山的二维码后正式出发。此刻的济州岛,阳光混和着海风和山野的气息,与晨风的凉爽交织在一起,冰凉凉地扑在脸上。阳光透过树叶,在路面的碎石、树根和蜿蜒向上的木阶上投下斑驳光影。汉拿山沉默地矗立在前方的阳光里,像一位闭目养神的巨人,静静等待着我们的靠近。

“听说城坂岳这段路有点陡,堪比深圳的‘三水线’,大家要带足水,”老火一边调整背包带一边叮嘱,“但风景是最好的。”哈哈,他这话其实是想让大家别轻视汉拿山的攀登,好让大脑快速激发肾上腺素,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攀登·林间喘息

起初,山路还算平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混生林。树木在海风常年吹拂下,身姿虽显扭曲,却透着股顽强的生命力。我轻松地走着,欣赏着周围的景致,还不时与路过的其他登山者打招呼,心情格外舒畅。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海拔渐升,山路开始崎岖起来,脚下变成了高低不平的火山玄武岩,走起来愈发费力。此时我已微微气喘,但心里的那份坚定丝毫未减。

海拔继续上升,山路越来越陡,小腿肌肉很快开始“抗议”,呼吸也变得粗重。队伍渐渐拉开了距离:走在最前面的是年长的王总,老当益壮,步伐稳健得像在平地上行走;落在最后的是“恩惠平安”,脸颊通红,汗如雨下,呼吸急促,腿部肌肉似有抽筋的预兆,却始终没喊停,一路咬牙坚持着。

两旁的榉树和栎树搭起绿色穹顶,光斑透过叶隙落在地上,像撒了一把碎金。“看!”有人指向树丛——一只济州岛特有的梅花鹿正呆萌地望着我们,时而低头觅食,全然不怕我们拍照,转眼便消失在树荫里,为这段攀登添了个小惊喜。


考验·抽筋时刻

行至海拔1300米左右,“恩惠平安”突然停步,坐在地上小憩,双手紧紧攥着右小腿,额角渗出冷汗。“抽筋了,”他苦笑着说,“昨晚没睡好,体力消耗太大了。在“智慧人生”的帮助下,他补充了些能量,状态才稍有好转。

“你们先走”,“恩惠平安”摆摆手,“我缓一会儿就跟上。”

“说什么傻话”,“智慧人生”蹲下来,“要么一起上,要么一起下。”

最终,“恩惠平安”稍作休整后,再又前行。为赖总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点赞!


绝景·冷杉碧海

继续前行,路变成了一段修整较好的石子路和麻绳铺就的“地毯路”,台阶错落分布,两旁漫山遍野的矮竹在风中摇曳。虽是盛夏,这里却荫凉舒爽,常绿的矮竹让人赏心悦目,漫步其间竟有几分轻松惬意。我稍作休息,补充了水分,又鼓足力气向上攀登。

越往上走,景色越发壮观,挑战也接踵而至。到海拔1400米左右时,树木渐渐稀少,冷杉开始出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冷杉果”,新奇又可爱。周围的视野变得开阔,远方海天一线,眼前树梢上的冷杉果在山风里摇曳,宛如童话场景。我不禁停下脚步,用相机定格下这美丽的瞬间。

随着海拔不断攀升,大家的体力逐渐透支,脚步越来越沉重。汗水浸透了衣衫,呼吸愈发急促,但没人说要放弃。每当想停下时,我就抬头望向山顶的方向,在心里默默给自己加油鼓劲。



巅峰·白鹿潭

终于,历经数小时的艰难攀登,我们在中午12:24顺利登顶!白鹿潭如同一块碧玉镶嵌在火山口,倒映着澄澈的天空。十三人站在韩国最高处,看云影在脚下缓缓流转,心中满是激动。

白鹿潭位于汉拿山顶峰,名字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拿山的神仙偷看仙女沐浴时,被玉皇大帝发现,被贬成白鹿守护此地,因此得名“白鹿潭”。传说这里曾是仙女沐浴的地方,充满神秘色彩。此时的湖面虽已近乎干涸,在阳光照耀下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站在海拔1950米的白鹿潭石碑旁合影时,幸福与快乐溢于言表,拍张集体照,就是我们成功的勋章。俯瞰着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广袤大地,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喜悦涌上心头。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