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日记1074篇)秘境探幽 大邑千佛山溶洞 万佛顶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行走在竹林中、山脊上、崖壁旁,深山小径,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千佛山的魅力。
云海飘浮 身临其境 世外桃源




【时间】
2025年8月9日早7点-22点
*
【天气】
雨转啨.34℃
*
【偶遇地点】
汇东大酒店旁公交车站(王老四酒店旁)
【行程】
11公里
*
【用时】
4小时
*
【徒步线路】
自贡~大邑~千佛山~登山步道~明清摩岩造像~千圆道观~万佛顶~大溶洞野径小路~玉皇殿~农家乐~自贡
*
【人数】
22
*
【徒步费用】
127
*
【徒步道路】
机耕道30% 小路40% 栈道路30%
*
【徒步速度】
每小时3-4公里
*
【徒步装备】
30—45升户外背包、遮阳帽、头巾、速干衣、墨镜、护膝、登山杖、保温杯、垃圾袋 安全哨
【徒步提示】
徒步随身带一些常备药物.{风油精,创可帖等}
*
【徒步感受】
风雨坚持过后, 云海浮现 曲折深山小径, 悬崖栈道 万佛顶, 溶洞打卡留影

本帖最后由 朗朗星空 于 2025-8-17 16:57 编辑
(行走日记1074篇)大邑千佛山溶洞~万佛顶
大邑县千佛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花水湾镇,是一座融合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的徒步胜地,以摩崖石刻、险峻山势和佛道共存的人文景观著称。
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
千佛山地处大邑县花水湾镇,距成都市区约2小时车程,海拔1200-2280米。其名源于西汉时期圆觉大师在此摩崖造像千佛的传说,距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早期为佛教圣地,后逐渐形成佛道共存的独特文化格局。
自然与人文景观
自然风光:以险山、幽林、溶洞、山泉为特色,植被覆盖率极高,夏季气温较成都市区低5-10℃,是避暑胜地。山顶可俯瞰花水湾全景,偶见云海奇观。
摩崖石刻:圆觉洞内保存近百尊明、清时期的佛道造像,工艺精湛,另有直径4.5米的巨型八卦石刻镶嵌于200米高崖壁,气势恢宏。
宗教建筑:千圆道观为核心建筑群,提供斋饭与住宿;玉皇殿、斗姥殿等散布山间,部分道观建于悬崖边,形成悬空景观。
徒步路线与特色体验
经典环线:全程约5-6公里,需3-4小时,包含石阶、泥路及近90度的悬空钢梯(需谨慎攀爬)。
探秘溶洞:山顶大洞口溶洞为天然形成,洞内清凉深邃,供奉菩萨像,需照明设备进入。
免费开放:景区无门票,停车免费,适合小众徒步爱好者。
行程
周六早7点,我们集合在汇东大酒店旁,乘车出发,经东盐都大道上高速,在车进入成都二绕高速时,下起瓢泼大雨,在服务区纠结后,我们还是继续前往千佛山,在大邑东下高速,雨中驱车来到花水湾旁的千佛山徒步起点,雨势变小,开始冒雨徒步进山,在细雨中经过两段荒废的栈道,徒步上到盘山公路上,一路徒步来到藏身于深山中千圆道观时,已到中午,正好享用千圆道观的斋饭,此时雨收云海起,让我们的坚持,收获了无限美景,我们在千圆道观吃午餐,稍作休整后,继续沿石梯,继续深入茂密山林小径,一路爬坡上坎,且行且赏远山风光,经太极图上坡,开始攀爬三段临岩而进钢架栈道,陡峭的栈道,让大家走得小心翼翼,一路小心徒步来山顶,在山顶亭子集合队友后,开始继续徒步万佛顶,在崎岖山脊,步行15分钟左右到达千佛山万佛顶,我们在万佛顶,纷纷打卡拍照留影后,从另一条用木头铺垫的路下山,向着千佛山溶洞前行,一路下山,徒步来到溶洞,因下雨,洞内泥泞不堪,小探溶洞后退出,原路返回,一路小心翼翼行走在深山小径上,下山绕行玉皇殿,回到千圆道观,稍作休息后,下山来到停车处上车,踏上归途,虽有阻碍,晚10点,平安回到自贡,结束一次风云际会的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