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萍乡自由行,龙洞禅源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湖南游玩了半个月,6月中旬才进入江西。这段时间旅行,算不上匆忙,但爬衡山带来的疲惫感还没有完全消除。离开醴陵到达萍乡是下午4点多,找酒店住下,先休息。晚上打开电脑搜了一下附近景点,武功山、羊狮幕、明月山,都是一卡通里面的景点,都可以免门票。武功山之前已经去过了,这次暂不考虑,羊狮幕景区大门在吉安安福,是在另外一侧,有门票就没必要走野路,也暂不考虑,只有明月山是合适的。但考虑到最近比较累,天气也有点热了,爬山可能会有点吃力,所以考虑在萍乡市区休闲游玩一两天,稍微缓解一下再去明月山。杨岐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中部,主要由杨岐普通寺、孽龙洞景区等组成。杨岐山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有庞大的溶洞群,已开发的孽龙洞形成于1.8亿年前,被誉为“天下第一洞”、“地下艺术长廊”。
孽龙洞景区属于一卡通里面的景点,但景区游客中心不兑换门票,需要在景区入口核销,就是说先购买车票,10元/人。游客不是很多,稍微等待了一会,才凑够几个人,乘坐一辆接驳车,走乡道,还经过一个村庄,大约4公里路程,绕进山里面的景区入口。入口的大爷核销时,发现机子没电,又插充电器充电几分钟,好不容易开机了网络也不通,折腾好久,他也着急了,又看了我的预约记录,确认有预约,就用手机拍下二维码,等网络通了再核销吧。其实,一卡通核销都是刷脸,手机装对应程序就可以了,没必要用老掉牙的机子。可以乘坐观光电梯,也可以沿台阶下到洞口。
孽龙洞长约3公里,蜿蜒曲折,溪水相伴,水随洞转。喀斯特地貌溶洞,都比较类似吧,这种溶洞已经游玩过好几个景点了。
亿年溶洞奇观,步步皆景,景色靠灯光,形状靠想象。
石笋、石花、石幔玲珑剔透,闪光发亮。
溶洞内有点凉,比外面凉爽多了,很舒服,慢慢走,慢慢看。3公里的溶洞,差不多走了2个小时,游客很少,我又走得很慢的缘故。最后从洞口出来,发现就回到了游客中心,紧邻景区的停车场。这里原是景区的入口,现在改为出口,这么做的目的大概就是让游客必须先乘坐景区的接驳车到孽龙洞的另一个洞口。
然后开车去了杨岐山,杨岐普通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杨岐宗的祖庭,坐落在杨岐山寿桃峰下,原名广利禅寺,乘广禅师于唐天宝12年(753年)首创,宋庆历初(1041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岐宗,将广利禅寺改名为普通寺。杨岐宗,创始人方会,因住杨岐山而得名。时人称其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得马祖道一大机、大用,浑无圭角,宗风如龙。方会禅师创立的杨岐宗,其基本思想秉承临济宗的“立处即真”的自悟,不拘泥于文字语言,强调禅的直观修炼。在接引参学新人上采取灵活自然的诱导方式。有人问方会:“雪路漫漫,如何化导?”禅师答道:“雾锁千山秀,迤逦向行人。”就是说不必墨守成规,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杨岐禅宗思想无不体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劝学诱导决不“一刀切”。对人对己,平实柔和,没有半点“盛气凌人”,对事对人实事求是,虚怀坦荡。可参观的地方只有普通寺,还有乘广禅师塔。乘广禅师圆寂后,由甄叔禅师住持,在“广利寺”之右侧修建舍利石塔,保存至今。有小路通往山里面的甄叔禅师塔,但往山里面走了一段路也没看到。其他山里的景点,就没再细探了。
游客少,相对安静,没有烟熏火燎,不会呛得慌。普通寺仅有的几张宣传图,花点时间仔细看了内容。一路旅行,参观过不少寺庙,对禅宗一叶五花,五家七宗,禅学思想,也算是有个基本了解。这张在衡山金刚舍利塔拍的禅宗法脉图,把禅宗宗派分支讲解得很清晰。中国禅宗史有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临济宗又分为黄龙派、杨岐派,合称禅宗“五家七宗”。后因黄龙宗无传,杨岐宗复称临济宗,并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主流。
中国佛教有很多宗派,禅宗只是其一,就分出这么多分支派系。在广东福建湖南江西这一路旅行,去过的寺庙大部分属于禅宗及其分支宗派,少林寺就属于禅宗的曹洞宗派。仰山栖隐禅寺,由沩仰宗开山祖师慧寂禅师创建,大门牌坊上直接写“沩仰正宗”四个大字。后到庐山游玩,净土宗也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庐山龙泉寺,又名龙泉精舍,由净土宗始祖慧远大师创建,寺庙大门上直接写上“净土源宗”四个大字(下图),跟其他宗派以示区别。同样是中国佛教,不同的派系,信仰和理念会有不同,包括信仰的佛都有不同。到普通寺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了,禅意生活馆有斋饭,已没菜了,所以也没吃。

在杨岐普通寺停留不算长,也就半个小时吧,然后回萍乡市区了。
围观欣赏美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