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经典徒步线路白石洞、红叶柿岩、老虎头、禹王山穿越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白石洞风景区是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境内景区。白石洞山系属原山山脉,位于博山西域城村以西,方圆约九百亩,主峰诲拨585米。白石洞山系均为古代寒武纪和奥陶纪沉积岩层,以石灰岩分布为主,地质结构形式基本一致。

  进山门沿青石曲径拾阶而上,自然植被交错遮日,千年银杏沐浴金风,白石洞悬于百丈悬崖,洞口白石镶嵌,长寿泉细流涌出,祠殿台阁依崖而立,建筑独特,香火飘飘,实为天然仙境。

  白石洞,又名过雨岩。《山东古迹名胜大观》记述:“山多白石,搀岩欲坠,洞在半山,有龙神祠。林壑幽深,间以枫树。每逢岁寒霜叶松涛,点缀其间,诚佳境也。”又记:“县城西北十里,西域城西,柿岩以北,参政赵进美(明崇祯间进士),易名过雨岩”。

  白石洞山谷东西走向,谷深3余里,山顶至谷底60余米。山峰山谷植被茂密,过山门进山峪,沿石阶盘道而上,映入眼睑的是一片翠绿。盘道两边皆是野生的山榆、山荆、翠柏,互相交错,编成篱阵,林叶茂密。石阶盘道,顺山谷走势曲回而上,时而有亭阁出现,时而有怪石迎客。越向上行,两边树株越密,树荫越浓,峰回路转,前后游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高喊一声,回音荡耳。诗人写道“一登白石洞,景物信天然。”

  白石洞山林资源丰富,除了繁多树种外,还盛产中草药材,有益母草、远志、柴胡、车前子、半夏等几十种。动物以兔、鼠、蛇类较多,獾狐少见。常见的鸟类有喜鹊、麻雀、啄木鸟、斑鸠及其他鸣鸟多种。




  沿石阶攀上三余里,前面出现一道陡峭石壁,形如张屏,高达三十余米,长约六十余米,倾度90度以上。石质白色,形似刀劈,上面多是洞穴,石壁顶端,短松如盖,根出石上,缦岩而生,在石壁下瞻眺,只见石壁直立云天,有危危欲倾之感。石壁下有一大洞,高5米,深7米,洞外水池蓄满清波,洞内深处有一小洞,一涨清泉从中涌出,注人洞外水池中,泉水甘凉清例,终年不涸,是优质天然矿泉水。



  庙宇其间现有大小石碑十六块(包括残碑)。以乾隆八年立“求雨碑记”为最早,以后嘉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均有重修的碑记,还有数通当代重修碑记。在玉皇阁下的山崖上有民国六年摩崖石刻“土”字。白石洞峪口有石碣一方,上镌山东省书法协会主席高启云题写的“白石洞”三个大字。山上陡壁间有当代园林学家陈从周所题写“白石洞”石刻。


  白石洞景区内有较大石洞七处,其中最大的是有泉水的石洞,小洞不下百处。尤其是半山腰石壁上随处可见大小不同的洞口,形态奇异。



  白石洞庙内外及石壁前古树多株,庙中月亮门外有一株古老银杏,胸径一百三十五厘米,高达三十米,树龄六百年以上。庙外有国槐一株,胸径一百二十七厘米,高达二十五米,树龄五百年以上。另有一株国槐胸径七十九厘米,树龄五百年以上。毛株最大的一株胸径八十七厘米,树龄四百五十年。元宝枫最大的胸径六十七厘米,树龄三百年。黄连木最大的树胸径六十七厘米,三百年树龄。流苏胸径六十三厘米,四百年树龄。还有朴树、山 植、柿树、苦木、鹅耳枥等近四十个树种,胸径三十厘米以上的大树有一百余株。




  红叶柿岩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海拔691米,总占地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富含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吧,素有“鲁中之肺”的美誉。红叶柿岩旅游区拥有探索求知的中国国家地理的营地,曲径通幽的的竹林,四季长涌的炉神涌泉,如梦如幻的时空隧道,惊险刺激的玻璃水滑道和具有“鲁中小九寨”之称的五彩潭等知名景点;电视剧83版《武松》、《绿水青山带笑颜》均在此取景。景区规划建设齐长城文化长廊、七彩琉璃栈道、琉璃公园、中国鲁菜博物馆等,打造“齐长城脚下的琉璃生活村”,通过“山色、水意、火韵、土味”四大生活主题,将多元文化融入进了景区设计。

  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2021文旅风尚榜乡村振兴示范项目、2022《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佳案例,项目所在地(和尚房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红叶柿岩古时称为鹿岑,四面环山,群峰夹峙,沟壑相连,更有柿林千树,高下扶疏,山泉水响,林木幽深,为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坊间相传,有一年深秋时节,孙禹年与孙廷铨等人悠游山林,见满山柿林,红果累累,金叶掩映,深谷生辉,孙禹年就对孙廷铨说:“鹿岑柿树众多,高山上下参差,与其称之‘鹿岑’,倒不如叫‘柿岩’为妙。”孙廷铨连连称赞,并赋诗《柿岩赠禹年》一首,其中有“嚖嚖初蝉静处分,石门小筑掩斜曛,山从屋上岚烟合,水抱村流涧响闻”句,诗中“石门小筑”就是孙禹年的石楼宅院,而后两句则将柿岩景色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后,“柿岩”便代替“鹿岑”之名,开始流行于世。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