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秘境大环线,找寻灵魂深处的自由(七)人类历史的文明之光——都江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站在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上,
望着岷江水咆哮翻腾,
两千三百年的时光仿佛在此凝固,
我们看见人类文明最热血的模样。
青桐雕像的沉默,
在历史喧嚣里低垂着斗笠,
竹笼里的石头把江水凝成浪花,
时间却在竹笼里漏下沙粒。
世代俯身劳作的影子,
把蜀道走成平野,
江流浸过石堰周围的脚印,
那是人间世代不息的坚韧灵魂,

2025年7月10日下午离开青城山后,驱车到相距只有十几公里的都江堰。刚停好车,就是一场暴雨下来,等雨停风住,花80大洋买票进入景区。
盛夏雨后乍晴,熏风蒸热,步入都江堰景区内,一望便是人头攒动的游人之潮。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但到了都江堰附近,肯定还是要进来一观的,感受下这项人类历史上现存最古老且持续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的风采。

关于都江堰,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里不详细叙述,只简单提一下。
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景区大门进来过卧铁喷泉小广场后,就是堰功道。道的两侧安置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这些雕像代表了从秦汉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治水建堰有功之臣。正是这些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都江堰至今仍然保持着青春活力。


在堰功道的旁边有一棵树龄约1800年的古银杏树,相传为三国时期西蜀名士张松手植,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该树不高,估计七八米,树干基部呈两干并立状,形似鹤足,民间赋予“白鹤仙”的美称,树冠有经人工修剪呈巨伞状。


这个树桩是商朝时期的,距今已有3000年。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总体结构见下图。

从景区入口进来后先到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




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离堆顶上建有观澜亭,可以观望飞沙堰头及宝瓶口瑰丽景观。



碑亭,里面有块都江堰荣列世界文化遗产两周年纪念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