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文化之旅 一眼望穿三千年!殷墟甲骨文与袁林传奇一日游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绿皮车睡一夜早上到达安阳。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甲骨文的故乡和《周易》的发源地。安阳的名气好像不大,但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影响是名声在外。到安阳必去殷墟博物馆,2024年2月26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殷墟博物馆(新馆)外形端庄大方。


博物馆正面三个甲骨文字,拍照时我猜着认认,“大邑商”三字猜对了后两个。殷墟作为中国首个被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其博物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在考古专题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一片甲骨惊天下,蕞尔一邑震寰宇。”

殷墟是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的铁证,不仅改写了中国上古史,更让甲骨文、青铜器等商文化瑰宝重现于世,若对商朝历史感兴趣,殷墟是不可替代的朝圣地。在博物馆请了导游解说,假如不听解说估计收获至少要少1/3。

跟着导游一到三楼全程听讲一个半小时,讲解结束再按参观路线反向走一遍。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停下来再看看。我对甲骨文的甲骨和上面的文字感兴趣,殷墟是甲骨文的最主要发现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证实了汉字有连续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甲骨文像似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尘封三千多年的商王朝大门,将传说变为信史,让现在人看到了3000年前的社会。仔细看甲骨文字形觉得三千年前文字很漂亮,如刀刻斧凿,锋芒毕露,却又圆润流畅,刚柔并济。突然感觉三千来文字的审美是一脉相承的,也许我不是妄议。

“殷墟”是自古以来的地名,始于汉代(可能更早),是古人对这片承载着商文明记忆的废墟的直接命名,并在两千余年后被考古学重新发现。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妇好墓遗址距殷墟博物不远,也去看了看。妇好墓是1976年发掘于殷墟,唯一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墓,出土1928件文物,震惊世界。妇好墓出土的国之重器:司母辛鼎(妇好鼎)被借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要看得去那里。这一个借字,我想到了刘备借荆州。

等摆渡车时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聊天得知袁世凯的陵墓在安阳,他老家是河南项城,怎么埋到安阳来了。他的袁林还对外开放,知道了到了就去看看,这是计划的景区,感受也是很意外的。

袁林神道按明清帝陵规制,立有石像生(石狮、石马、石虎、文臣武将),但人物形象均为北洋将领,这样的军人装扮守陵,估计盗墓贼会害怕。

碑亭是老朋友徐世昌题写“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刻意模糊“帝”与“总统”的身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