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道拐,这段路最初是由马帮商客和当地村民为了避开江边的险滩而开辟的.如今,虽然马帮已消失,但陡峭的石阶和马蹄印仍刻着岁月的痕迹.途中偶尔会遇到驮物资的骡子,叮咚的铃声在山谷中回荡,仿佛与过去的时空交错.
小小队员,6岁半的小女孩“小葡萄”,被这一段磨的没脾气,最后给她安排了一匹骡子,驼她上来.上来后,在比她大几岁廷哥和诺诺的嘻戏挑逗中掩面偷偷哭了起来.大人们轮流安慰……在接下来的行程里,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我特意引导她和我走在一起,我们玩词语接龙,脑筋急转急转弯,摘蘑菇,认植物等.避开了妈妈呵护和例外几位小朋友的影响.他表现出果敢、坚强、独立的特性.其实她很棒的,除了刚开始骑骡子这一段,全程80来公里,她都走了下来.在上坡过程中,比大多数成年人都快.能感受到到一股傲气,坚韧的精神.
爬完28道拐,终于到达山顶的小卖部.这里是一位当地老人经营的简易休息点,提供矿泉水、红牛和简单的零食.老人说,这个小卖部已经开了10来年了,最初是为了给过往的马帮提供补给,如今则成为徒步者歇脚的重要站点.在这里喝一瓶冰凉的矿泉水,仿佛能感受到马帮时代的艰辛与坚韧.
继续前行,便到达茶马客栈.这座客栈建于上世纪90年代,保留了茶马古道上的传统建筑风格.客栈的老板是一位热情的纳西族大叔,他会向游客讲述茶马古道的历史和马帮故事.在这里喝一杯热茶,听一段往事,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马帮络绎不绝的年代.
途中还有一个由当地村民搭建的简易咖啡摊,提供现磨咖啡和手工饼干.还有一些当季野生水果,摊主是一位年轻人,他说自己曾经在外打工,后来回到家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徒步者感受到虎跳峡的温暖.在雨中喝一杯热咖啡,望着远处被云雾遮挡的玉龙雪山,别有一番滋味.
继续走在陡峭山腰小路上,山路逐渐平缓,雨也渐渐停了.云雾散开的片刻,玉龙雪山的山脊露出真容,宛如一幅水墨画.再经过一段缓上坡马路,终于看到了中途客栈(Halfway)的标志——那个著名的“天下第一厕”和面朝雪山的“爽死你阳台”,这个名字直白得可爱,雨天里却成了最治愈的角落.坐在藤椅上看雨雾漫过对岸的山,远处的金沙江只剩一条隐约的银线.原来“爽”不一定是大汗淋漓的畅快,也可以是风雨里的片刻安稳:知道前面还有路要走,但此刻,能和雨、和山、和疲惫的自己好好待着,就够了.
客栈的木质结构透着岁月的温暖,阳台正对玉龙雪山,脚下是深邃的峡谷.尽管天气阴沉,但云雾缭绕的雪山反而多了一份朦胧的美.赶紧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虽然不如晴天的震撼,但雨中的虎跳峡更显苍茫和原始.
晚餐是客栈的招牌土鸡野生菌火锅,热腾腾的汤锅驱散了雨天的寒意.队友围坐在一起,分享路上的见闻和笑声.入住的是标间,简单的木床和厚厚的被子让人感到踏实.窗外雨声淅沥,反而衬得房间内更加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