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藏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碉楼驮着薄云,

石阶叠着沧桑,

炊烟缠绕山岚,

经幡吟诵晨昏。


石缝间青稞的绿

在陡坡上蔓延,

风搬运着斑斓的经文,

将祈愿还给空谷。


当暮色熔进石墙的暖,

总有一茎野花自岩隙抬头,

在嶙峋的岁月深处,

悄然举起整个夏天。

2025年7月12日下午离开党岭,返回丹巴县城,到达甲居藏寨入口处差不多下午6点了。

老友蔚蓝半个多月前来这时,住的一家民宿还可以,他给了两个电话,说在景区入口处给老板电话,可以带进去,不用买门票。联系了一下,可以带进去的老板电话打不通,另一家老板不在家,父母在,但带不进去,不过他说和景区打个招呼,登记车牌开进去,门票只用30块(原价50块),另外标间给我们优惠价110一间。于是到游客中心报民宿名字买票,开车进寨,买票时才知道所有住在寨子里的游客买门票都是30块。

都说丹巴有三绝:藏寨、碉楼和美女,尤其是有“丹巴自古出美女”之说,一路上到处都有丹巴美人谷的招牌。据说丹巴美女们大都鼻梁高挺,双唇饱满丰腴,眼眸如水波般清亮,肌肤光滑如脂,吹弹可破,体态婀娜,气质非凡。而且一律素颜,穿长袍,挽发,服饰古典朴素,走起路来裙摆轻曳,风情万种!但这两天一路过来,大妈们看见很多,却没看见一个美女。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已跻身国家4A级景区之列。“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名字便如一幅简笔画,勾勒出寨子的轮廓。

车行至寨口,人便如坠入一幅立体的画轴之中,在第一个观景台停车观景,只见藏寨自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大金河谷起,如藤蔓般沿着山势攀缘而上,直抵卡帕玛群峰脚下。山势起伏,寨子亦随之蜿蜒,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藏式碉楼如星子散落于绿海之间。有的孤悬于陡峭崖壁,似欲乘风而去;有的簇拥在河坝平畴,绿茵如毯。而当晨暮之时,炊烟袅袅,自屋顶升起,缠绕于山岚之间,与谷中的灵气、溪流的清响、雪峰的冷峻交织在一起,竟将一种田园牧歌的意境,活生生地铺展于眼前。难怪《中国国家地理》曾将“丹巴藏寨”推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此景果然不负盛名。

丹巴藏族为嘉绒藏族,得名于藏语“嘉莫查洼绒”(意为“墨尔多神山四周的温暖农区”)。至于何为嘉绒藏族,这里简单提一下。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新中国建国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对全国各民族进行识别,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将“嘉绒族”识别为藏族,从此,为方便称呼便称“嘉绒藏族”。我们找的这家民宿环境还不错,4层嘉绒藏式新楼房,显著特征是屋顶四个尖角,墙体用片石砌成,间混凝土墙柱,类似于我们的砖混结构。

院中种了很多花,尤其是多肉类,长得非常好。

房屋外墙都是原色片石,间以白色、褐色与黑色圈涂成条纹,内墙都刷了白色,不过可以清晰看到石缝纹路,传统古朴。

建筑周围有不少果树,老板招呼我们自己摘了吃,摘了个桃子,但比较酸,还没熟。

晚饭前,飞一圈无人机看看,这就是我们住的民宿。

上帝视觉下,一座座造型别致的白色小楼错落在浓荫绿抹之中,小楼大多为三至四层,楼顶四周建有小塔,塔上插着玛尼旗,门前挂有经幡。

7月13日早上天气不错,漫天祥云,空气清冽如甘泉,带着露水与泥土的气息。碉楼依旧错落,但晨光中的一切,都仿佛被重新勾勒过,线条柔和,色彩温润,显出一种别样的生机。

早餐后,大家步行村中逛逛。

转经筒是藏寨必不可少的。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