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路→天生桥→万佛寺→瑛姑峡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有人说:“太行山把最惊艳的篇章,写在了南太行。”郭亮挂壁公路的险要,王莽岭(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的云海日出,八里沟的天河瀑布,云台山的红石峡,还有未被开发的“国际双”(双岭路:十字岭+王莽岭),和太行天梯、峡谷,如鸡冠梯、抱犊梯、南北八绝,黑毛沟大峡谷、十八缸、鲤鱼缸、七星潭等,堪称太行山的“颜值担当”,把南太行的雄、险、奇、秀展现得淋漓尽致,南太行,真可谓“气宇无双”。热爱户外的您,见过南太行吗?大美南太行,欢迎您!

双岭附近的梯,你走了几个呢?

今天,带你解锁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瑛姑峡。究竟如何?一探究竟。

2025.08.23日,足迹户外,徒步线路:猫路→天生桥→万佛寺→瑛姑峡,线路约20公里,集古道、峡谷、石林、悬崖、瀑布、寺庙等多样一体的综合徒步路线。
郑州出发→古村沙滩,开启徒步模式,此“地标”对面,走起。

五人小队,爬山虎、听风、大庆,元和me。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对猫路的向往,预报有雨,依然前行,可控,哈哈。
机耕路。

看这大神,看这精气神,看这矫健的步伐,看这堪比中国制造的速度,哪里是徒步?哪里有休闲?哪里是惬意?分明是不当第一,决不罢休,哈哈,努努力,少拖点儿后腿。
河道,乱石路。

遥遥领先,遥遥领先,仰慕一下。
仰望,猫路在即。

猫路,连接着壶关县桥上乡和鹅屋乡、贯穿了谷底与山顶,是一条位于万丈悬崖之上的千年古道,因道路艰险,狭窄处仅容一脚,需像猫一样小心行走,故而得名猫路。1979年,鹅屋和桥上两个人民公社共同将原始的羊肠小道修砌成了可以挑担子行走的石阶,井然有序中带着原生的味道,既有景区步道的安全,又有野线的趣味性,如今已成为户外徒步爱好者的热线。
猫路的历史由来,相传杨六郎(杨延昭)在壶关与敌军对阵时兵败,被追兵逼至一处悬崖,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形势危急。正在焦急之际,忽然发现一只野猫在崖壁上跳跃前行。杨六郎遂带领兵士,沿着猫的行走痕迹攀越悬崖,竟然奇迹般地逃出了绝境,成功摆脱了追兵。因此,这条路便得名"猫路",意思是只有猫才能走过的险峻路径。
猫道,最窄处仅20公分,最大坡度超过60度,部分路段需要手脚并用,其险峻令人望而生畏又跃跃欲试,猫道是对体能与胆量的双重考验。你来你不来,我都在这里等你,寒来暑往,一年四季,像山爱着流云,从不奢望云会停留:像大地爱着行人,只是默默提供前行的路。我的等待,与你无关,却因你而有了方向。你瞧,这迎风飘扬的丝带,是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邀请,既是路标,也诉说着无数先行者的足迹与你同在。
此刻,天灰蒙蒙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垭口处休息一下。

左,左边山峰尤为突兀,兀自站在那里,像天地间一个巨大的、沉默的惊叹号,一种不容置疑的、冷硬的存在。
前,对面的天生桥,山影入了禅定,被天地间一团氤氲的湿气所消化、再重塑。

右,右边山势悄然矮伏,让出了一条生命的缝隙。队友躬身前行,低头,专注于脚下每一寸的不平稳,找准每一个落脚点。

猫路拔高结束,接下来是绕山顶平坦的机耕路→公路左→天生桥。却总有不寻常的人,走不寻常的路,左下小路,好似这小路生来就不是为了脚步,而是为了抉择。自己的选择……
荆棘丛生中的小确幸。

赚1+小时的外快,纳入正轨,天生桥,我来了。

天生桥属于峡谷(断层崖)地质遗迹,形成于寒武纪-奥陶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此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石桥——天生桥,造型优美,蔚为壮观,站在桥上遥望远方,峰峦叠嶂,俯瞰深渊,震撼人心!
[视频来自网络]
雨总是来的猝不及防,好像在桥头等我,雨中的天生桥,别样风情。
天生桥不止风景优美,还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天生桥,相传西汉王莽军追赶刘秀,把刘秀围困在鹅屋村,走头无路的刘秀进入村后玉皇庙内,见一位老者靠坐在殿前的台阶上,慌忙的刘秀询问可有藏身的地方!那老者说:“孩儿不必惊慌,你骑上我家拉磨的毛驴,定助你离开此却。”身心俱疲的刘秀顾不得多想,骑上毛驴,道谢后从后门离开。

但没跑多久就被王莽部下包围,寸步难行,危难之下毛驴怪叫三声,来的人马纷纷陷落崖底,霎时电闪雷鸣,身边山崖崩裂下塌,围上的人纷纷陷落崖底,剩下的马匹受惊,纷纷逃离,毛驴也顺势冲上山顶 。

此时刘秀惊叹毛驴之神,回望所过之处形成的天桥,与山势相呼应,气势恢宏。思量过后,刘秀没有原路返回, 而是顺着山顶小路向玉皇庙赶去。
返回庙院内时,不见老者身影,走入正殿看到神台玉皇大帝的塑像,送还的毛驴,变成了殿前的石兽!遂惊叹,赶紧叩头拜谢。刘秀经此次脱险后,时来运转,逐一扫平各方势力,最终统一大汉王朝。此石桥也被后人称为鸿运桥、转运桥、天生桥、天桥等等。
[注,天生桥是个小环线,有些地方需要脚手并用,行走在崖壁小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天生桥→万佛寺,约6公里的公路,可以选择乘车,10元/人,也可以凑步数,中间经过老鸦砣村!
万佛寺,是一处隐秘而奇特的古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鹅屋乡沙岗沟村附近,以其险峻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宗教文化吸引着徒步爱好者和探险游客。
万佛寺建在一座孤立的石峰顶端,四周均为悬崖、从下而上,仅有一条陡峭的石阶小路可通达,远望如“云中仙阁”。
万佛寺,据传始建于元末明初,原址为悬崖石窟,后因战乱损毁,现存的寺庙为后世重建,规模较小,但仍保留部分古佛龛遗迹。
寺庙由石砌而成,面积仅约百平方米,供奉佛陀、观音、财神、龙王等多种神佛,融合佛、道、民间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