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顶住了 - 跑步|越野跑 - 8264户外手机版

  跑步|越野跑

7月立flag后被打脸的感受还心有余悸,这个月跑团聚餐、定跑量时心里一哆嗦,“这个月少点,130K吧”。

8月一开始就持续下了一整周的雨,心想这下达标又无望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心里想着这件事,每天就总能找到出去跑步的理由。

实际上是得益于发现了燕子岗这个宝藏体育场。跑步的人,对田径场都有执念,尤其是今年我想继续提高我的PB,希望能提高几分钟,突破415。夏天的速耐训练少不了。

很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隐藏在闹市中的燕子岗体育场,早上7-9点,晚上7-9点都免费开放。尤其是晚上,太阳下山后,这才是正宗的夏天训练时间。这里似乎是标准的400米跑道,包括询问工作人员后也是这么说。但我跑起来后感觉似乎短了一点,反正我每次在这里跑,显示的配速都要比平时的高。看小红书,有up主说这个跑道只有350米。

但也不管了,快乐表、快乐数据,快乐就好。

在田径场的加持下,这么热的天,这么多风雨,这个月居然顶住了。一共跑了135公里,不仅成功达标摘星,最后还富余了几天,也不去凑整150K了,休息几天,力气留给9月。

骑行也不能少,有记录的通勤距离是176公里,爬升也有1600米,平均1%的爬升率。把运动渗透进日常的生活中,不知不觉,距离有了,爬升也有了。

健身时间保持着最低限度,每个月都是8-9个小时。我不喜欢那些把自己练得很夸张、很大、很壮的那种,更偏爱紧致、纤细。因此无论在健身房,还是家里自重训练,都是轻重量、多次数的训练模式。

我的方法是找到一个重量,比如20kg,在这个重量下第一次做时,能顺利完成16次,做完后是不算很轻松,有点累,但感觉还好的状态。于是就维持这个重量,分多组,每组休息不超过40秒,累计做到力竭。

至于力竭的标准,为了方便,我会定一个总次数。小肌肉量的部位,例如肩,我一般要求自己累计做到50次;大肌肉部位,例如背、胸、腿等,我会累计到100个。

跑、骑、健三项训练时间39小时,和上月一模一样,看来这是我每月能拿出来,投资到自己健康上的合理时间了。平均每天超过了一个小时的训练时长,应该是足够了,下一阶段,等气温降一点下来,要提高一下强度。

连续几个月坚持夏训,我发现高驰的训练量评估还挺好用的。其基本逻辑是计算短期负荷(最近7天)与长期负荷(最近42天)的比值。按照高驰的建议,维持在100%~150%之间,能平衡好训练提升和受伤风险。

我的骑车是记录在行者码表上,相当于高驰缺失了这块的训练数据。个人体感是要长期超过150%并不容易,往往伴随的是晨脉升高、厌跑情绪还有肌肉酸痛。

有时候不想跑了,就搬出高驰这个数据来瞄一眼:你看,高驰都说训练量差不多了,维持住就好,不要再加量了。

明明就是不想跑了,明明就是懒了,但人嘛,需要自我安慰。


马上要进入年末的赛季了,今年计划跑一场50公里的越野赛,准备好资格,跑步这么久了,明年,希望能摸一下100公里越野的赛道。

计划了10月第二周的连山50公里越野赛,2000+的爬升,见坡死的我愁容满面。9月要多做一些爬坡训练了,9月就不卷跑量了,重点在爬升上,初步定个目标,累计爬升3000米。

大湾区全运会显然对年底广东的各项路跑赛事有影响,今年全马的重心就不在广州了,参加一些外地的比赛,目前锁定的是10月第三周的长沙马拉松。

9月是最后一个训练月了,要坚持住,要加油。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