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秦岭私藏!白石峪穿黄峪13.1公里环穿:访千年古刹、采板栗尝八月炸尾果,还能嗦地道油泼面 - 陕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陕西

9 月的秦岭,褪去盛夏的燥热,漫山绿意间藏着沉甸甸的惊喜 —— 板栗缀满枝头,八月炸也进入尾期,沟谷里偶尔能寻到最后一批裂果甜香。这份「白石峪穿黄峪顺时针环穿指南」,带你踏过 13.1 公里山野,从海拔 526 米的白石峪口起步,到 1206 米的黄峪寺古村歇脚,再沿溪谷下撤至 621 米的水库,800 米累计爬升既有徒步的爽感,又能循着古迹触摸千年历史,累了还能在古村嗦一碗热乎油泼面,堪称秋日徒步「性价比之王」。




一、路线总览:13.1 公里的「历史 + 野趣」双体验

全程距离:约 13.1 公里(前半程 6 公里寻古探幽,后半程 7.1 公里下撤)

累计爬升:约 800 米(按各节点海拔差核算,坡度平缓处多,新手友好)

核心节点海拔:白石峪口(526m)→福慧禅寺(50m 处,530m)→翠微寺(0.2km 处,580m)→七盘子瀑布(1.5km 处,744m)→孤独塬(3.7km 处,1014m)→黄峪寺村(6km 处,1206m)→黄峪沟沟道(7.8km 处,1006m)→平沟口竹林(8.1km 处,974m)→中途平台(9.1km 处,海拔约 872m)→黄峪沟水库(10.9km 处,621m)→起点(13.1km 处,526m)

必体验亮点:唐代翠微宫遗址寻踪、千年古寺听禅、9 月板栗采摘 + 八月炸尾期尝鲜、黄峪寺村农家油泼面补给、水库芦苇荡拍照




二、分段徒步攻略:一步一景,步步有故事

【前半程:6 公里寻古探幽,野果初现】

1. 起点:白石峪口(0km,海拔 526m)

西安市区自驾约 1 小时到白石峪口停车场(导航「白石峪口」,10 元 / 天停车费),峪口立着青灰色路标,脚下碎石路刚过脚踝,踩上去带着山间的微凉。9 月的峪口两侧,板栗树已冒出带刺的「小刺猬」—— 青褐色的板栗球挂满枝头,再过几天就能成熟;而八月炸已接近尾声,峪口附近基本难寻,想尝鲜得往沟谷深处走。

2. 福慧禅寺(0.05km 处,海拔 530m)

刚走 50 米,右手边就是始建于明代的福慧禅寺,清康熙年间重修的痕迹还留在寺内古碑上。院内两株百年古柏遮天蔽日,走累了可在树下石凳歇脚,听守寺僧人说古寺故事:以前这里是山民祈福的地方,碑文中还记着当年重修时村民捐粮的往事。

3. 翠微寺(0.2km 处,海拔 580m)

行至 0.2 公里,海拔悄悄升到 580 米,眼前就是本次徒步的「历史重头戏」—— 翠微寺。这座寺院的历史脉络需仔细厘清:其直接前身是唐太宗李世民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 年)敕建的翠微宫,作为皇家避暑理政之所,宫址位于隋代太和宫旧址上。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后,这座皇家宫殿逐渐荒废,直至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 年)被正式改建为寺院,始称「翠微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翠微寺与严福寺并非同一寺院的前后身关系。据史料记载,严福寺初名「翠微寺下苑」,始建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 年),原址位于山外董村,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才正式更名为「严福寺」。如今徒步路线中所见的翠微寺,是基于唐代翠微宫遗址脉络发展的寺院,而现代严福寺则是 1990 年在白石峪口重建、2023 年又更名为翠微寺的传承脉络,两者虽同属终南山佛教文化体系,但历史沿革各有清晰脉络。

寺内玻璃展柜陈列的唐代陶片、瓦当,以及遗址处清晰可辨的柱础、石阶,都是当年皇家宫殿的遗存见证。玄奘法师曾在此驻锡译经的传说,更让这片山林多了层文化厚重感。

4. 七盘子瀑布→七盘子(1.5km 处,海拔 744m)

从翠微寺再走 1.3 公里,海拔爬至 744 米,耳尖先听到水声 —— 七盘子瀑布到了!10 米高的水流顺着岩石往下淌,9 月水量虽比盛夏小,但水雾更柔,站在瀑布下能祛掉爬山的热意。瀑布左上方就是「七盘子」,七道弯道绕着山走,路面窄处得踩石块过,建议放慢脚步:路边板栗树越来越密,青褐色的板栗球鼓着肚子,再过 10 天,风一吹就能掉下来;而八月炸藤蔓已少见熟果,偶尔能在落叶堆里发现一两颗漏捡的裂果。

5. 孤独塬(3.7km 处,海拔 1014m)

过了七盘子,2.2 公里后抵达海拔 1014 米的孤独塬 —— 为秦岭少见的黄土台塬地貌,其历史典故含三重核心:原称 “虎头塬 / 骨头塬”,传古时白虎拖人畜至此享用,积骨成痕;后因谐音与地貌寂寥感,演为 “孤独塬”,且地处唐代翠微宫 3.7 公里范围内,或与皇家游猎文化有隐秘关联。上世纪 70 年代,十几人生产队在此定居耕作,留下磨盘、梯田遗迹;1970 年代村民搬离后,台塬归于寂静,添 “孤独” 之意。

6. 翻三座山梁→黄峪寺村(6km 处,海拔 1206m)

从孤独塬出发,土路顺着山梁起伏,三座小山梁不算陡,但部分路段有碎石,用登山杖撑着走更稳。登顶最后一道梁时,视线突然开阔 —— 山坳里的黄峪寺村就在脚下,青瓦屋顶藏在果树间,海拔 1206 米的村子,是前半程的终点,也是全程唯一的补给站。




【黄峪寺村:补给 + 历史双打卡】

爬了 6 公里,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找农家院嗦油泼面!农家院都在村里零星散布,一碗面 15元,面条煮得筋道,浇上滚烫的菜籽油,蒜香混着辣椒香直钻鼻子,再配一碟凉拌土豆丝,连汤都能喝干净。老板还会免费续热水,要是想换换口味,还有玉米糁粥、凉拌野菜,都是地里刚收的新鲜货。

吃饱了别着急走:顺着村后小路走 5 分钟,有片农田是翠微宫遗址的核心区,春天耕地时能捡到唐代碎陶片;站在田埂上能俯瞰黄峪沟,9 月村边的板栗树正好进入成熟期,对着板栗球敲几下,带刺的壳就掉下来,剥出的板栗又甜又面,能当路上的零食;至于八月炸,老板会笑着指认藤蔓:“今年尾期了,能捡到几颗算缘分!”





【后半程:7.1 公里平缓下撤,邂逅水库】

1. 黄峪寺村→黄峪沟沟道(7.8km 处,海拔 1006m)

从黄峪寺村沿村道向北走,前 1 公里为平缓土路,过了村口荒地后,两侧景观转为成片的板栗林山坡 —— 棵棵板栗树枝繁叶茂,青褐色的板栗球挂满枝头,风一吹便有熟透的果子砸在地上,踩碎的板栗壳在路面铺出零星褐色斑点。进入黄峪沟沟道的路段(约 0.8 公里)需特别注意:下坡时可将登山杖调至合适长度,支撑身体重心,避免急走。

沟道里植被密,八月炸藤蔓还缠着板栗树干,但熟果已很少,要是运气好,能在藤蔓根部捡到最后一批熟果,果肉甜度比月初更浓,但数量较少;相比之下,路边掉落的板栗壳倒多了起来,预示着板栗采摘季正当时。

2. 平沟口竹林(8.1km 处,海拔 974m)

从黄峪沟沟道继续下行 0.3 公里,这段路是后半程陡坡较集中的区域:路面混合碎石与湿润泥土(9 月晨露多,泥土易滑),需格外小心。建议采用 “之字形” 路线缓慢下降,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向后移,每一步都踩实后再迈下一步;若同行有伙伴,可相互提醒路面障碍(如凸起的树根、松动的石块)。

抵达海拔 974 米的平沟口竹林后,满坡的竹子长得密,风一吹沙沙响,林下有几块大青石,正好歇脚。此时已经走了 8.1 公里,体力消耗不小,掏出自带的能量棒、水果,要是之前摘了板栗,也能剥几颗垫垫肚子;至于八月炸,别特意找,遇到了就是惊喜。

3. 中途平台→陡坡下降(9.1km 处,海拔约 872m)

从平沟口竹林沿溪谷前行 1 公里,抵达一处开阔的中途平台(9.1km 处,海拔约 872m)。平台地面较为平整,可容纳 5-6 人同时歇脚,此处是后半程的重要 “预警点”—— 往前开始进入持续陡坡下降路段,路面不仅碎石密集,还因溪谷渗水常年湿润,部分区域长有青苔,极易打滑。

安全重点:建议在平台停留 5-10 分钟,检查登山杖锁扣是否牢固、鞋带是否系紧;下坡时务必 “降速不降压”,双手紧握登山杖(双杖支撑更稳),脚踩碎石缝隙或干燥路面,避免踩光滑的岩石表面;若遇到较滑路段,可侧身行走,用脚掌外侧接触地面,减少打滑风险。

4. 黄峪沟水库→终点(13.1km 处,海拔 526m)

从陡坡下来后,继续沿溪谷走 1.8 公里(全程 10.9km 处),海拔降至 621 米,黄峪沟水库突然出现在眼前!1970 年代建的水库,水清亮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9 月岸边芦苇泛着黄,下午 3 点左右阳光斜照,水面会闪着金光,站在堤坝东侧拍照,青山、芦苇、水库能全拍进镜头里,出片率超高。

从水库沿堤坝外侧小路走 2.2 公里,海拔慢慢回到 526 米,最终回到白石峪口停车场,13.1 公里的环穿就完成了 —— 全程下来 6-7 小时,累但满足,口袋里装着摘的板栗,要是运气好还能留着几颗八月炸尾果,这就是秦岭秋日的限定礼物。





三、9 月徒步实用指南

1. 装备建议(按海拔温差选)

衣物:速干衣 + 薄皮肤衣(海拔从 500 + 升到 1200+,温差约 5-8℃,山顶风大,外套别忘带)

鞋子:越野跑鞋或防滑徒步鞋(后半程黄峪沟道石头大、陡坡多,9.1km 处陡坡青苔易滑,高帮能护脚踝,防滑鞋底可减少摔跤风险)

必备品:登山杖(翻山梁、下黄峪沟陡坡必备,建议带双杖)、双肩包(装 1.5-2L 水 + 补给)、防晒帽 + 墨镜(山顶紫外线强)、驱蚊液(沟谷蚊虫多)、创可贴 + 云南白药喷雾(应对崴脚、擦伤)、手套(摘板栗 + 抓握岩石辅助,9.1km 陡坡可防手滑)

2. 野果采摘「三不原则」

不摘未熟果:板栗青壳没裂、八月炸没开口的,口感差还浪费(尤其八月炸尾期,未裂果基本无成熟可能)

不破坏树木:别扯藤蔓、别折树枝,捡落地果更安全(八月炸尾期以捡为主,板栗可适度敲落成熟果)

不盲目食用:不认识的野果绝对不碰,尤其红色、白色小果子

3. 安全与应急

信号:孤独塬、黄峪沟道全程信号弱,提前在两步路 APP 下载离线地图,标记关键节点(黄峪寺村、平沟口竹林、9.1km 中途平台)

结伴:尽量 3 人以上同行,出发前把路线发给亲友,约定每 2 小时报平安

雨天:黄峪沟道石头遇雨极滑,9.1km 处陡坡青苔会加剧危险,建议延期;若遇突发雨,立即在竹林或 9.1km 平台避雨,待雨停后观察路面无积水再前行

陡坡防护:下黄峪沟陡坡(尤其 9.1km 处)时,禁止奔跑、跳跃,若感体力不支,可蹲坐缓慢下滑(需垫外套防磨)

4. 补给小贴士

黄峪寺村是唯一补给点,油泼面、热水管够,但种类少,建议自带 1-2 根能量棒、1 个苹果(9.1km 平台可补充能量)


四、结语

9 月的白石峪与黄峪,藏着最舒服的徒步节奏:走慢些,能看翠微寺从唐代皇家宫殿到千年古刹的历史变迁;停下来,能在板栗林山坡采满袋清甜的果子,若运气好还能尝一口八月炸尾果;歇脚时,能在 9.1km 平台调整状态,从容应对陡坡挑战,累了再嗦一碗热乎油泼面。13.1 公里的路,不是赶路,是和秦岭的秋日对话 ——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留意安全,这条路线定能给你带来满满的秋日收获。




两步路ID:沉默2019(查看相关轨迹)

户外有风险丨出行需谨慎

安全第一丨量力而行

心存敬畏丨方能远行

秦岭是我家丨环保靠大家

请文明游玩丨随手带垃圾下山






围观欣赏美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