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梁林路,山西古建筑之旅(四) - 陕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今天我们计划游览崇明寺、南吉祥寺、北吉祥寺、西溪二仙寺和崇安寺。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圣佛山东麓的崇明寺,崇明寺座北面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由山门,中佛殿,后殿,钟鼓楼,瞭望楼,两庑及东西配殿等组成。中佛殿位于寺院的中心,将寺院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后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橡,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北宋仿唐建筑。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陵川县礼义镇平川村的南吉祥寺。南吉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址宋家川,宋淳化三年(993年)敕赐院额,天圣八年(1030年)迁至现址,经过金、元、明、清屡次修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寺院坐北朝南,现存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即天王殿)、中殿和后殿:中殿为宋代遗构,单檐歇山顶,三间见方,檐下斗拱硕大,殿内梁架规整,形制古朴,采用中国现存最早斜拱技术;后殿主体为金代创建,元代重修,单檐悬山顶;山门经明代重修保留元代建筑艺术。东西配殿、钟鼓楼等多属明清遗构,寺内存有宋元碑刻及明代五帝真君木像、十八罗汉壁画等文物。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陵川县礼义镇西街村的北吉祥寺,该寺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原名什柱院,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赐额“北吉祥院”,元、明、清历代屡有修缮,现存建筑66间,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坐北朝南,现存前殿、中殿为宋代遗构,后殿为明代建筑。前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五铺作斗栱,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中殿采用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保留北宋建筑技术。后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寺内现存北宋太平兴国三年至明清碑刻多通,记载历代修缮沿革。建筑群融合宋、明、清三代营造技艺,布局严谨,保存完整。

第四站我们来到了西溪二仙庙,又称真泽宫,该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崇文镇岭常村西。西溪二仙庙,创建于唐乾元年间(758~759年)。金皇统二年(1142年)扩建,后历代皆有修葺。

西溪二仙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整个院落呈长方形,南北长68.93米,东西宽42.3米,占地面积2915.74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拜亭、中殿、后殿,山门和中殿之间的东西两侧设廊,中殿至后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建梳妆楼及配殿,后殿两侧各置耳房三间。

二仙寺除了拥有杰出的建筑艺术,还有四棵千年柏树傲然挺立,为该寺争光夺彩。

今天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崇文镇的崇安寺。崇安寺创建年代无从稽考,唐初原名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命为“崇安寺”。

现存崇安寺为两进式院落群,坐落在县城西北的卧龙岗上,依地势从低而高造三层平台,在最高台上建崇安寺的山门——古陵楼。前有古陵楼后有当央殿;再其后为大雄宝殿。古陵楼左右建有钟鼓二楼,当央殿西有插花楼。

参观完崇安寺已是黄昏时分,风铃响起,提醒我们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我收了画本,一步三回头,却挪不动游走的脚步。

山西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庄重而典雅的氛围、丰富的象征意义等特点,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