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户外装备选购指南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这两年户外算是火了一把,入局的新的户外品牌变得很多,但是整个市场感觉在萎缩,好多好的品牌开始退出市场。大家可以去找一些老炮户外玩家看看他们在倒腾什么,然后再了解下这个产品是不是严重的库存货,如果不是的建议可以入手试试。还有需要注意得是今年进口品牌估计够呛,需要注意关税问题,如果觉得可以还是尽早入手比较好。

选择户外产品,产品的面料和设计大于品牌,有些品牌溢价太高,不适合新手入局。像我这样10多年前入户外的人开始一般会去户外实体店看看,当初很多户外店多是标配始祖鸟,而且那时候的鸟的价格大概是普通户外同级别的10%到20%价格,作为普通消费者买一件北面冲锋衣和一件始祖鸟的冲锋衣价格差别不大,而且还有海淘,以前的STP还有别的海淘网上多能够淘到价格不错的鸟衣。但是现在的价格确实有点高高在上了,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吃得消消费的。而且鸟的渠道被卡的要死。想要再3000块钱买到ALPHA SV就等于做梦了。

下面三件rab就是很好的替代,也是用的Gore-TEX Pro面料,具体型号根据用途和出品时间上的区别少许有点差异:

QWH-26和QWH-23的区别就是:26属于春季款,40D面料更佳透气轻便,23属于秋冬款,80D面料更佳侧重于防护型,攀冰的时候可以当铠甲用,省的羽绒挂破了。QWH-24和23/26的主要区别就是裁剪不一样,上面的更佳适合需要搭配安全带的时候使用,也就是攀冰和爬雪山时候,24更佳适合徒步一点。双侧手袋也比较高,可以有效的避免背包腰带的束缚。

我自己户外多年也认识了很多搞户外的朋友,针对户外的发展历史大家也可以看到各家实体店的选品,鸟贵了后很多户外实体店就主打凯乐石,对就是那个凯乐石,目前来说算是国内户外一哥的江湖地位了,不过就产品力来说现在最明星的产品也就一件冲锋衣拿得出手,在别的产品上越野系列的产品也有发力,但是价格确实有点高。1500左右的好的冲锋衣真的找不到。有个朋友在开户外店,选品就针对质量和价格都还可以,有普通大众市场的品牌就瞄准了英国的RAB,还有另外一个英国牌子茅台也是很牛叉。我自己买RAB比较多就按照RAB的产品线路给大家讲解下如何选购一套合适的户外装备。虽然不是最便宜的,但是肯定是目前户外产品线里面最具竞争力的。

由内到外的推介给大家内衣篇户外内衣我个人倾向于速干内衣,加科技的产品也很多,但是本着实惠的原则速干可能更佳靠谱。性价比方案高一点买个UTO的内衣就可以了。普通的跑步速干长袖和短袖多可以,只要干得快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在运动中保持排汗能力,让躯干和贴身的衣服保持干爽。实在出汗量太大没法保持干爽就降低速度,尽可能保持身体干爽为前提。按照我自己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我的选择尽可能是薄款,如果有滑雪和北方的朋友可以选择中厚型。

RAB的速干衣其实也很不错,短袖内穿外加个薄抓绒其实也够了,我这个也是基于我自己杭州周边地区的秋冬经验分享,我属于走的比较快的类型,上坡心率一般在150左右的,尽可能不超过160,超过170的话走一段路我就要爆了,所以我尽可能在自己的爆点下降20的心率,这样能够保持长久的运动也有足够的热量能够支持我穿的比较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和保暖需求增添衣物,如果走的慢心率120的话我可能需要穿厚一点的中间层才会感觉足够保暖。

这件138G的重量完全可以替代巴塔C2,透气足够,速干新面料适配快速运动的贴身层。

如果想要好点可以买个巴塔的C2江南地区C2足够透气和快干属性,如果北方地区可以选择C3。巴塔的王牌内衣就这十年来讲还是第一位的,虽然科技可能没有别人吹的那么天花乱坠,但是就速干而言还是一哥地位。

如果是对自己好一点可以试试羊毛,羊毛的缺点就是贵,使用寿命不是很长,野外长期使用耐操性能不足。还有速干能力没有薄的速干衣的效果好,外加羊毛在热的时候是真的难穿。杭州动不动35度以上的高温穿羊毛户外是受罪。羊毛还是适合高海拔低温地区使用,我冬季用羊毛会比较多,夏季不太喜欢用。

这件可以当C3用

我自己还是喜欢穿速干内衣。出去最多的也是穿巴塔的C2,不过今年我入手了OR的速干长袖和,觅乐的速干长袖把我多年的用下来的破羊毛内衣给替换掉。

中间层中间层普通的就抓绒,棉服和羽绒。

棉服在户外湿冷的时候更有优势。例如下雨,下雪天时候的保暖需求。以及不需要极端保暖的情况下使用。我自己有4件户外棉服作为保暖层使用,60G,133G还有两件估计是150G以上.一件RAB户外冲锋衣带60厚度的棉,在江浙地区应付山里-5度以下的温度一点问题也没有。动态保暖问题也不大,自带腋下拉链可以小范围调节温度,就算静态在雪地里面煮面条这样背风休整一个小时内完全够用。这件衣服以前写过就简单的介绍下,大家可以去翻阅以前的文章。

这类薄的棉衣60G厚度中间层保暖也是最近这个十年流行起来的,以前好像也是鸟带起来的风潮,不过现在价格3000左右确实没法穿,但是户外穿着确实比抓绒轻便点,而且对付潮湿的天气的时候也是有足够的保暖,江南地区下雨天的湿度外加冲锋衣透气性能的下降很有可能会把汗液闷在冲锋衣内测,就是下雨天外面湿里面也湿的情况,好多新人以为冲锋衣不防水,其实就是冲锋与的透气度不足造成的内层结露。这个时候很容易把中间层搞湿透了,要是穿错中间层感受也就自己知道了。所以根据环境选择出现装备很重要,如果你在多雨的地区或者打算应付多雨的线路可以试试中间层改为棉服。

133G的是棉大衣,我是作为日常穿留着的,也可以作为户外休闲旅游时候的主要保暖衣。体感要比冲锋棉衣舒服多了,而且更接近于生活穿着。


133金标P棉,这件是大衣款式,我穿体感和140g/700蓬松度的羽绒服差不多,可能它偏长点包裹的躯干更多,款式和我讲的一样更佳偏重于日常,如果大家看个日出出门旅行还是很不错,内穿个抓绒的话应付-10度以内的温度搓搓有余。

150G以上有2件,一件是三合一冲锋衣,我在有一年穿着去百丈岭看雪,穿棉衣在山里静态待了1个多小时一点问题也没有,山脚下等人也等了好久一点保暖问题也没有。关键还是好打理,随便扭扭捏捏的放包里就可以了一点也不用担心什么。还有一件就是巴塔的派克大衣,我以前冬季的主力保暖衣服,-5度以内没问题,就是湿冷的5度以内的冬季在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室内也是足够,要是大家没有野外户外出行的需求,想要更多的兼顾生活的话这类派克棉服不错。其实就和鸟的买菜差不多,以前是谍影重重里面的硬核冬季冲锋衣,现在冬奥会后修改了下设计普遍成为了休闲款式。


他们没有这类衣服,大家可以自己去选择其他品牌,我的巴塔是海淘来的1500块,国内估计4000加吧。放的链接是我自己去年入手的棉裤。打算冬五台的时候保暖的,侧边拉链设计可以快速穿脱,像五台山这种天气说变就变得冬季户外首选,这裤子也适合杭州地区得冬季露营发呆,-15度得户外发呆还是没问题得。

羽绒更适合干冷的环境使用,比如北放地区和高海拔地区。极寒天和高海拔地区首选克保暖度最高的羽绒(也就是最轻的重量能够得到最高的保暖效果)目前我有4件户外羽绒服,大家也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来选购羽绒服。

100G 700蓬松度的羽绒服,适合日常携带,轻便足够保暖,不过夜的单日出行备用保暖衣服足够,就算出问题被困野外一晚上-10度以上也不是太大问题,本身穿了3件外加一件羽绒服的话硬杠一晚上也不是不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当然尽可能的避免野外过夜,要过夜还是要带帐篷睡袋。

两款经典排骨羽绒:QDB-45含绒量135G,900蓬松330G的重量主打高性能,轻便是主要的功能特点。QDB-12含绒量150G,700蓬松度 466G主打性价比和耐用程度,最关键的还是疏水羽绒。别的户外羽绒服用疏水羽绒起码3000左右的价格。我自己的那件就用了快10年了,掉绒也还好,蛮坚挺的。好的羽绒真的可以用十年以上。QDB-22是12的新品,产品稍许参数的变化。

160G800蓬松的 RAB经典断货王,休闲和高山多不错,不过这件我送给我外甥了,我自己入手了190G左右的带戈尔白标的面料的-27,防风和耐磨应该更好,也能够应付杭州周边山区最冷-15度的低温,早期看日出不是很大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这件衣服我是为了应付冬季五台山的,我打算冬五的时候这件外面穿那件60G的棉服冲锋衣应该能够扛得住五台山突如其来的-30度的极寒温度,应该够我2小时内撤退到安全位置。还有关键的是戈尔这款面料也能够应付冰寒的天气,-5度以下我试过,有是雪掉衣服上会结冰,这款面料更厚会更耐用点也更加安全点。

断货王也到了改型号得时候了,新款得面料应该更佳环保点,有了无氟处理,这里参数应该有错误,新老参数差不多,就是面料稍许改进。QDB-27还是我讲得占了戈尔得光,价格贵一点,性能自然也好那么一点点了。就看你打算外传还是搭配冲锋衣,其实搭配冲锋衣问题不大,要是打算在寒冷得时候外传就需要有点特殊功能需求了

Rab男士900蓬鹅绒240g QDB-44和上面的逻辑一样,这款大奖产品主打的就是轻量化,功能极致的保暖需求537G有保暖度和普通800G以上的羽绒服差不多,在高海拔地区这个差距就是巨大,意味着你能上去别人不行,爬高海拔最后10米的坡喘不过气来的情况很正常,这个时候差300克左右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爸爸在边上用手扶着背的感觉。

Rab 800篷鹅绒 QDN-69这件算是断货王的高绒版本,增加到300G的充绒,想要去大西北和新疆的朋友可以关注下,现在北疆已经在下雪了,国庆遇到低温寒潮的时候备一件这个会让你热的冒汗为止,而且需要去乔木拍晨雾的时候你可以站着不动,人家会抖的发颤。

300G650蓬松的羽绒服,我应该好久没有穿了,23年我大舅子11月份去四姑娘山我叫他带上我的羽绒服,这小子到大本营就不动了,回来我问他这衣服给力吗?小子就说穿着在大本营感觉还热的很。这件留着我一直是打算去西藏和大东北去穿的,还有冬季的新疆地区,入手到现在唯一次还是10年前杭州有一次-12的低温,我穿这件在没有空调的山区玩毫无感觉,估计东北的-20度更加干燥的情况下应该更加没有问题。

这件是最适合冬季自驾游出行了,极寒地区大东北漠河,哈尔滨再也不是什么梦了。还有大西藏的冬季羊湖边上你还在瑟瑟发抖?根本不可能的事情,450G的羽绒就是正义。而且这件衣服也可以给家人们作为保暖被子使用,我的派克羽绒服就给我小女儿当睡袋用。

400G的派克大衣,19年入手的,穿过一次川西旅游我在折多山高反后整个人虚弱的很,就穿这件扛过来的,你们可以理解发烧的人裹着棉被。其实400G真的很像棉被一样,裹着我一点也不怕冷,第三天身体好了后去子梅垭口4700米的高处领队穿了200G的羽绒我看着他在打抖索,有的女队员直接躲在车里不敢出来了,我穿着这件羽绒服还把手套借给同伴还热的要死,这衣服特别推介大家去东北或者去大西北自驾游喜欢拍照的人带上,站在垭口的风口上是一点问题也不会有的。

抓绒的最大特点就是既保暖又透气,特别是高排汗量情况下的动态保暖我自己也是主打用薄的抓绒衣服作为中间层使用,南方山区爬升坡度大,运动强度高需要更好的散热透气。综合多年使用下来抓绒还是最舒服。而且抓绒使用下来耐用度也是最高的,10年多前的抓绒衣还是好好的没多少丧失功能。

抓绒最大的优点:

1.便宜,性价比超高;

2.柔软,舒适度好;

3.透气,动态保暖首选;

4.快干,疏水性很不错,

5.抗造,易打理。

抓绒面料之王Polartec,大家在选择抓绒的时候就看这个面临就可以了,好一点的牌子400到600左右就能够买到一件

抓绒我自己有3件:

100G左右的薄抓绒,十多年了,一直是我以前内穿的主力中间层,不是别的棉衣和羽绒不好,主要是我爬山开始注意节奏了,可以适应三者保暖最差的抓绒的包温度,我可以用速度来调节身体的热量,不是开始的菜鸟时代速度一快马上歇菜,现在连续1个小时保持高心率一点问题也没有,2小时候的连续爬升控制合理心率的情况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200左右带绒的抓绒,这类现在比较主流,也就是以前的毛猴,还有一类的就是外面是软壳内测是毛猴,像以前始祖鸟的大力神。我自己去年入手了一件,虽然防风性能没有软壳好,但是真的热的时候外穿还是没多少问题的,防小一点的风问题不大,真的恶劣了话就外穿冲锋衣,这类抓绒比以前的抓绒有更多锁死空气的地方,搭配好外穿的衣服能更好的保暖。虽然防风性能没有以前传统的好,但是轻便和足够的透气,户外保暖和透气上面我可能会更加趋于透气,真的保暖需求就不是户外产品了,平时的生活产品可能更加保暖。300G的抓绒我也有,就是羊羔绒的抓绒服装。这类就是接近于休闲娱乐了,24年1月的时候我去云南旅游我就穿了件,透气度十足啊,在大风的情况下散热很快,可能更加适合室内静态保暖,要做到风很大的时候也保暖需要有额外的技术加持,我自己另外一件抓绒背心就是可以做到防风。

总结好了讲了那么多,下一期再讲解下背包和冲锋衣吧。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