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古建筑探秘之旅,第四站:晋城高平铁佛寺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5-9-20 19:26
倒序浏览
906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2 12:38 编辑
在山 西
晋 城
高平市一处寻常巷陌间,藏着一座被称为“冠绝天下,隐世瑰宝”的国保单位。这座占地仅72平方米的铁佛寺,以二十四诸天造像的震撼视觉与精妙工艺,向世人讲述着彩塑艺术的巅峰故事。跟随
淮南
户助户外群
晋东南古建筑探秘之旅,我们来到了高平铁佛寺。
铁佛寺,《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位于高 平市米山镇米西村上西门街铁佛寺巷内,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曾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归安过铁佛一尊,遂以此为寺名。
该寺保存有700多年历史的元代建筑和500多年的明代彩塑。之前一直隐匿在村子里,貌似一个农家小院,2019年才被重视并保护起来。
过去高平铁佛寺是不开放的,随着
2024年游戏《黑神话:悟空》点燃“古建热潮”,高平铁佛寺火热出圈,2024年8月24日,高平市文物局发布公告,决定实行有限式开放参观。
告别釜山村,经过23公里行驶,8:40我们到达铁佛寺停车场。
停车场周边的墙上,也充满了《黑神话:悟空》的元素,其中一面墙上壁画是《西游记》中,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
菩提祖师手下
学艺的情景。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1 14:28 编辑
按照路标的指引,我们沿着
西门街向铁佛寺走去。
街道两边的墙上,挂着铁佛寺中佛像的壁画。我们一边看,一边拍了下来,回到家可以细细欣赏。第一、二幅图是散脂大将和深沙大将。
韦驮天和大功德天。
东方持国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1 14:27 编辑
大梵天和金刚密迹。
鬼子母天和摩利支天。
崇宁真君和帝释天。
罗刹天和日宫天子。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1 14:40 编辑
来到铁佛寺巷道口。
铁佛寺巷道的墙上贴着几张高平的古建筑宣传图。
第一张是铁佛寺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后面依次是开化寺、二郎庙、崇明寺、仙翁庙、玉虚观、董峰万寿宫、游仙寺、建南济渎庙、大周古寺庙建筑群、古中庙和姬氏民居的
图片和文字介绍。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1 15:48 编辑
铁佛寺门口的文保碑,高平铁佛寺
于2019年10月被列为第八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到达铁佛寺入口,铁佛寺虽然不要门票,但要提前三天在晋城公众号网上预约。
铁佛寺是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平实验教学基地。
进大门后,迎面墙上是“
在高平遇见古今美好
”宣传画。
山西高平,这片上古神话与历史烽烟交织的热土,有着“中国古建博物馆”之誉。22处国保单位星罗棋布,每一处都是文明密码的载体。
开化寺壁画流淌着北宋市井烟火,二郎庙金代戏台凝固梨园绝唱,羊头山石窟镌刻北魏禅意......漫步其间,青砖灰瓦藏着榫卯智慧,斑驳彩绘蕴含东方美学。当数字技术扫描塑像肌理,文创设计激活传统符号,这些千年古建正以22种姿态,书写“土木史书”的当代篇章。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1 19:06 编辑
走进铁佛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释迦殿、天王殿、东西配殿、厢房等。
铁佛寺之名,据正殿门枕石题记记载:“金大定七年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重修铁佛寺殿”。
令人扼腕的是,铁佛寺之前是有一尊元代铁佛的,
据说在1958年
那个特殊时代
大炼钢铁运动中,
被融化成了铁水。
铁佛寺的天王殿大门紧闭,想必里面也没有什么文物了。
只有东配殿里在放映铁佛寺的宣传片,有时间可以在这里全面了解铁佛寺的一切。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9 11:36 编辑
高平铁佛寺正殿和天王殿的梁架、屋面等均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金、元至明地方建筑风格过渡演变的实物例证。
正殿木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平面形制长方形,悬山式屋顶,筒板布瓦
屋面
,绿琉璃勾滴剪边
,排山玲铛脊,滴水内则为祥凤。正垂脊皆为手工捏花绿琉璃脊筒,正脊立面图案以脊刹区分,两侧各饰游龙两条行于牡丹花中。
正脊两端那对色彩斑斓的琉璃
对峙
龙吻,张着大口,昂首翘尾,仿佛欲冲天而起,威猛中透出古雅。
正脊
居中设脊刹,刹座由相背而设的吞口与七间牌额组成,牌上书“释迦宝殿”
另一侧有“
大明嘉靖年
”款
;吞口上站狮驮宝瓶,在宝瓶顶部共拉设铁质风绳四条,风绳下端于前后瓦面上专设的望砖系接,用以稳固脊刹。
斗拱(似元代遗构),正殿檐下斗拱按位置分为前檐斗拱,金柱头斗拱、后檐斗拱三类。按形制分为前檐柱头斗拱、平身科斗拱,金柱头斗拱,后檐柱头刻斗拱四种
。
整个正殿通檐七架
梁用三柱。
垂脊前段置垂兽,形为跑狮,兽前岔脊之檐后向山口45度转折起翘,形似翼角。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2 11:17 编辑
踏入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尊庄严肃穆、高高端坐在中央的释迦牟尼佛彩塑。他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沉静而威严,身后精致繁复的背光仿若太阳的光芒,直直冲向屋顶,似在诉说着佛法的宏大与光明。
释迦牟尼
佛之两旁,文殊、普贤菩萨
彩塑
静静站立于莲花宝座之上,只可惜岁月无情,头部遗失,损毁严重,宛如美人脸上的瘢痕,让人在惋惜之余,更添几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比世界闻名的断臂维纳斯的残缺之美,也不遑多让!
正殿两侧内分布着24尊二十四诸天护法神
彩塑
。这是位于西侧的12
尊彩
塑。
这是位于东侧的12
尊
诸天护法神
彩
塑。
这28
尊
彩塑,被称为“木骨铁魂”,
独创性采用铁丝铁线塑形,强化衣纹褶皱的立体感与动态张力;
诸天造像高逾两米,或怒目圆睁、或袒胸赤足,突破传统佛教造像程式化束缚;
历经五百年仍保有朱砂、石绿等矿物颜料,金箔贴饰与悬塑背光形成
“
满壁风动
”
的视觉效果。
在主尊核心区域的
背光
,是一组高达6.5米的悬塑群像。该组造像以金箔勾勒的流云纹饰为基底,顶部中央是燃灯古佛。悬塑最高处呈现展翅俯冲状的金翅鸟造型——迦楼罗,其鸟首下方延伸出两条弧形龙须。
燃灯古佛
左右对称分布十二圆觉菩萨。
现存建筑遗存中,
殿内梁架结构为通檐七架梁用三柱,前檐入口处设柱,柱上龙形图案沥粉贴金,分外精美。
金柱上留有“大明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一日记开光了毕”的墨书题记,佐证其彩塑群像完成于明嘉靖年间,历时五年精雕细琢。这一历史断层,使得铁佛寺更凸显出彩塑艺术的核心价值。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2 11:39 编辑
使铁佛寺闻名于世的正是环绕佛殿的二十四诸天泥塑造像,以其张扬的肢体语言,夸张的面部表情、繁密的装饰手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东、西两侧对称排列的二十四尊诸天像将恭敬肃穆站立的文官像、女立像与动态、表情夸张、肢体张扬的将军像、金刚像、六臂像间隔摆放,这种对称而富有变化的排列方式遵循了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的节奏规律。下面是
正殿造像布局示意图。
游戏《黑神话:悟空》中赤尻马猴身上戴的面具原型是位于西侧北起第九处(B9)的散脂大将(左图)。造像额头上方有一个兽首配饰,满头红发竖立起来。双目圆睁,眼球周匝红色,嘴巴大张,似乎在发出威慑的怒吼声。该像双手保存完好,左手持一柄较小的斧钺,右手作虚抓向
内上抬。
位于东侧北起第九处(A9)的深沙大将——紧那罗王(右图),头戴窄小的帽盔,有复杂的配饰,两目圆睁,龇牙咧嘴,一副凶悍的模样。该像两手均残,躯体表面有不同程度脱落,但仍难掩初创时威猛雄姿。左胯部半弧形扁平状物,极像弓袋,其上还裸露一截较长的钢筋。钢筋如果是造像初创时的“筋骨”,那么有可能是作为表现箭矢的支撑物而存在,弓则随双手的残失而不存。
所有造像中最令人惊叹的,当属位于西侧北起第十二处(B12)的崇宁天——关公(左图)。此尊造像为中年武将形象,赤红的面部,胡须采用真实的毛发进行镶嵌,头顶卷翅金鏊,饰火焰纹头光,飘带绕肩腹而下,身着金甲胄,披长袍,腰系玉带,沙鱼尾护裆口,脚蹬云头履,身躯微倾,袖口后飘,充满动感。整尊彩塑神态庄严,挺身侍立,威风凛凛。
位于东侧北起第十二处(A12)的昭惠天——杨戬(右图),昂首挺胸,他的造像是一个青年的武士形象,头戴晋贤冠,胸前有护甲,战袍中间有腰结,脚蹬战靴,双脚分开站立,身体微微前倾,昂首挺胸。法器为三尖两刃枪,左手持枪,胳膊微微上抬起,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面部彩绘柔和,胡须与对面崇宁天不同,是一笔一笔勾画上去的。身穿华丽的铠甲,外罩布袍,两肩披帛环绕,身侧布带飘扬,透露出英武儒雅的气质。
铁佛寺二十四诸天中,位处正殿四角的四尊神像,对应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为东侧北起第三处(A3)东方持国天王(上左图)、东侧北起第十一处(A11)南方增长天王(上右图)、西侧北起第十一处(B11)西方广目天王(下左图)、西侧北起第三处(B3)北方多闻天王(下右图),呈现高度相似特征。四天王均头戴高大华美的大帽冠,面部表情极富表现力,或龇牙咧嘴、或双目圆睁,甚至有嘲弄戏谑之情,这在一般天王造像中是极为罕见的。四天王镇守主殿四角,其名号、属性与东南西北四方位置吻合,这种布局与其他寺院所见的诸天排列次序明显不同。
回复
因心一牛
9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9-22 12:34 编辑
东侧北起第四处(A4)日宫天子(图1),与西侧北起第四处(B4)月宫天子(图2),
为一组男女相对的诸天造像。男像面部特征与着衣形式均为仙风道骨的道教帝王相。右手臂的衣装上,还发现有一截带茎的莲花残存物,应为手中原持之物。日天与月天一直是以对应组合的方式出现,在人物形象上,则是一男一女,与日月的各自属性相合。
西侧北起第二处(B2)摩利支天(图3),
与东侧北起第二处(A2)大辩才天(图4),
为一对六臂女身菩萨装造像,头部均不存。两像着衣形式大体相似,均裸胸部,短衫自左肩斜向右胁,下半身均有短裙覆长裙,肩部表现披帛。六臂有不同程度残损,所执法器皆不存。
东侧北起第一处(A1)大梵天(图1),
呈中年帝王威仪,头戴天冠下丰润面庞垂落八字山羊须,广袖长衫通过细密堆塑呈现丝绸垂坠感,云头履从及地长裙下微露。与之相对的东侧北起第十处(A10)娑竭罗龙王(图2),双目含威,交叠的双手与繁复天冠形成庄重仪态,长衫褶皱深浅交替,在斑驳朱砂与石绿色块间依稀可辨当年华彩。西侧北起第十处(B10)阎魔罗王(图3),双目圆睁,嘴巴裂开并露出牙齿,其凶悍并略带一丝戏谑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西侧北起第六处(B6)鬼子母天(图4),体态优雅自然,流露出母性的慈爱。左手上举持物,右臂自然下垂置于右胯部的高度,手已不存。
太行山南麓的煤铁之乡孕育出铁佛寺彩塑的独特筋骨。金代匠人突破传统木骨泥胎技法,在木质框架中嵌入细密铁线,以冶铁重镇的金属智慧重构彩塑工艺边界。当阳光穿透古寺窗棂,二十四诸天造像展露精微细节——铠甲鳞片由铁线勾勒如织,丝绸飘带随铁骨延展若飞,金属与矿彩的碰撞赋予静态造像动态张力。古上党地区作为冶铁中心的技术积淀,在此升华为彩塑艺术的创造性转化:铁丝替代传统木条强化结构稳定性,铁线游走如工笔白描精准控制线条韵律。这种将地域产业优势注入艺术表达的实践,令72平方米的方寸空间迸发出超越时代的工艺之光。如
西侧北起第七处(B7)罗刹天(左图)。东侧北起第七处(A7)大自在天(右图)。
传统彩塑中的塑是绘的重要载体,绘是塑的最终体现。中国唐代就有“塑容绘质”之说。绘是整堂彩塑制作工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直接影响到整堂彩塑的最终视觉效果。铁佛寺就是运用增加空间层次的施彩工艺,彰显人物性格的色彩搭配,形成了塑与绘的完美结合。
西侧北起第一处(B1)帝释天(左图)。
东侧北起第六处(A6)紫微大帝(右图)。
文官与女性神像,例如西侧北起第八处(B8)的大功德天(上左图),面部采用贴金技法,使无彩金色与矿物颜料形成视觉平衡,在暗色背景中透出莹润光泽;东侧北起第五处(A5)的金刚密迹力士(上右图),则以青灰、赭石分层晕染,肌理间保留笔触痕迹,配合怒目獠牙的造型凸显威慑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西侧北起第十二处(B12)的崇宁天(关公)(中图),朱砂打底的赤红面庞与鎏金铠甲相映,在透入殿内的天光中流转着庄严气象。这些彩绘沿袭了唐代“塑容绘质”传统,通过矿物颜料叠染技法,使武将与青年神祇的面部显现出符合年龄特征的质感——西侧北起第三处(B3)北方多闻天王(下左图),与西侧北起第五处(B5)韦驮天(下右图),其面部白彩历经岁月仍泛着珍珠般光泽,细腻如生。
回复
精选推荐
念青东看海线
胆子太大了去叙利亚访古
老年队骑行中卫寺口子
鬼斧神工的石林奇观扎尕那
五台山大朝台纪实
环博格达峰,眼睛在天堂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