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九江自由行,白鹿洞书院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下着小雨,开车去白鹿洞书院。车几乎开到门口了,却有保安拦着,说不能进,要乘坐摆渡车才能进,下着雨,不想徒步,也懒得搭理他,就把车倒回去,走另外一条路到约2公里外的摆渡车站,停车收费5元后,再转乘免费的摆渡车回来。

白鹿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府,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是历代文人学子景仰的“圣域贤关”。


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年),河南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白鹿洞、栖贤寺一带读书。他在白鹿洞养了一只白鹿、并常随白鹿外出走访与游览,因此,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隐居读书的山坳因四山环合,俯视似洞,称为白鹿洞。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李渤任江州刺史时,在白鹿洞创建台榭,杂植花木。


唐永泰元年(765年),颜真卿贬官待命于星子五里牌,遂家舍于此,其裔孙颜翊率子弟30余人前往白鹿洞,治学授经。南唐昇元四年(940年), 李善道、朱弼等人在白鹿书院置田聚徒讲学,称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庠(xiáng),白鹿国学,匡山国子监,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齐名。宋初,扩为书院。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理学家朱熹复建白鹿洞书院,修缮屋宇,整修溪桥,筹措学田,征集图书,聘请教师,招收生徒,亲自讲学,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自此,白鹿洞书院名声大震,逐渐发展为“天下第一书院”。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影响后世几百年。

白鹿洞书院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思贤台、状元泉等建筑及景点。




书院的外围,有独对亭和枕流桥,还有一些摩崖石刻。


一直下着雨,鞋子早就湿透了,参观完白鹿洞书院,就在海会镇找民宿住下了。这里是靠近庐山东门,计划明天游玩三叠泉。

傍晚时候,雨停了,出来走一下,周边是稻田,后面就是庐山,云雾缭绕的庐山。

庐山汤太宗温泉,也是一卡通里面的,可以消费一次。今天逛了一天了,有点累,正好去泡泡温泉。

汤太宗温泉是在庐山的温泉镇,早上就从温泉镇经过,现在又绕回去。我只在路边买了条短裤,就进温泉了。

小山坡,大大小小很多露天池子,放的不同的药包,祛湿的,健胃的,美颜的,很多种,水温也有高一点的,低一点的。人又不多,每个池子都可以独享,所以每个池子都可以尝试泡一会。周边有树,天黑之后,待着不动偶尔会有蚊子叮咬,所以找了一个明亮的池子,多泡一会。服务也挺好,不时有服务员过来提醒,不要连续泡太久,还帮忙递茶水,提醒二楼休息室有免费水果,我中途去休息区看了一下,只是水果种类比较少。

水上乐园也开放,小孩子玩还可以。

泡了一个多小时,晚上8点多离开,回民宿休息。感谢江西文旅,300块钱一张卡,就游玩了这么多景点,早就回本了,还泡了温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