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行记:山河深处的细节与心动 - 宁夏 - 8264户外手机版
2025年国庆,三辆车承载13人同行,一路欢声笑语满溢。行程里藏着有趣的天气韵律——夜晚细雨润路,白日晴空朗照,祖国大好河山在烟雨中晕染出朦胧意境,让我们切身触摸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

我们走过官鹅沟的灵秀、青木川的古朴、昭化古城的沧桑,攀越剑门关时挑战了惊险的猿猱道与鸟道;还探访了翠云廊的古柏、拦马墙的遗迹、千佛崖的造像、皇泽寺的人文与炎帝陵的厚重。一路赏景抒怀,在山河壮阔中共度佳节,目之所及皆是美好,满心皆是难忘。

第一部分概述
D1:首站便进了官鹅沟的绿意与水汽里——我们踩着栈道走了大半天,时而穿过挂满苔藓的石缝,指尖能触到石壁的湿滑;时而停在湖边的木亭里,连呼吸都带着草木与流水的清甜。

D2:青木川。白日里满是古朴韵味的青木川,一入夜便换了副鲜活模样。待暮色漫过古镇的飞檐,灯笼先亮了起来——木楼檐角的红灯笼串成了蜿蜒的光带,商铺的暖黄灯光从雕花窗棂里漏出来,连青石板路都被映得柔软,原本沉静的古镇,瞬间浸满了热闹的烟火气。

D3:昭化古城。走进昭化古城,像一脚踩进了时光的褶皱里。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侧的明清木楼立得端正,雕花的窗棂、挂着铜铃的门檐,连墙角蔓延的藤蔓都带着古朴的劲儿,仿佛每一块砖都藏着旧故事。

D4:踏入剑门关,最先被震撼的是那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两侧峭壁如刀削,灰白色的岩石直插云天,中间一道窄窄的关隘横亘其间,风从谷口灌进来,带着山的厚重与历史的沉响,仿佛还能听见千年前的战马嘶鸣。

68元挑战猿猱道:攀猿猱道是此行最惊心动魄的体验。窄处仅容半脚掌落脚,双手必须死死扣住崖壁上的铁链,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云雾,抬头是几乎垂直的岩壁。每挪一步都得屏住呼吸,风刮过耳边时,整个人像悬在半空,可当爬到中途回头望,云雾在脚下流转,远处的群山如卧虎般连绵,瞬间懂了何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若说猿猱道是险,那鸟道便是“险中藏趣”。虽比猿猱道稍宽,却也需手脚并用,沿途能摸到岩壁上的青苔

走下栈道,还能去关楼里看看——木质的城楼带着岁月的斑驳,城墙上的箭孔依旧清晰,站在楼上远眺,整个剑门山脉尽收眼底,方才攀爬的险路已缩成一道细线,满心都是征服后的畅快。

D5:走进翠云廊,像闯入了一片藏在川北的“绿色隧道”。脚下是铺着落叶的青石路,头顶是交错的古柏枝叶,光线透过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连风穿过林间都慢了半拍

这里的古柏最是震撼——树干粗得要两三人合抱,树皮裂开深深的纹路,像刻着千年的时光;有的枝干斜斜探出,如巨龙探爪;有的则笔直冲天,枝叶遮天蔽日。仰头望去,浓密的绿层层叠叠,连天空都成了零碎的蓝,走在树下,仿佛能听见古树与岁月对话的声音。

我们沿着步道慢慢走,偶尔会遇见挂着铭牌的“名柏”:有树干中空却仍枝繁叶茂的“帅大柏”,有枝干如凤凰展翅的“凤凰柏”。停下来摸一摸树皮,粗糙的触感里藏着厚重的历史,据说这些古柏最早是张飞植下的“张飞柏”,千年来守护着这条古蜀道,如今仍绿意盎然。

D6:走进拦马墙,像是踏上了一条被时光封存的古蜀道。没有喧嚣的人群,只有脚下青石板路延伸向深处,路两旁的古柏比翠云廊更显苍劲,枝桠交错着遮住天空,阳光只能透过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晃动的光斑。

D7:千佛崖 它始凿于北魏晚期,主要开凿于北朝至唐代,现有54窟、819龛,大小造像7000多躯,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宏伟的石窟群。其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汇萃了从南北朝、唐、宋到清代的石刻作品。

D8:皇泽寺。她是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该石窟造像不仅展现了唐代高超的雕刻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文化与社会风貌。

我们的足迹遍布多处佳境:从官鹅沟的碧水叠瀑,到青木川古镇的烟火旧韵;从昭化古城的三国遗风,到剑门关猿猱道、鸟道上的惊险与壮阔;在翠云廊、拦马墙的千年古柏下感受岁月沉淀,于千佛崖的摩崖造像、皇泽寺的历史遗存中触摸文明脉络,最后在炎帝陵的庄重氛围里致敬先祖。每一处风景都刻进眼底,每一段体验都记在心头。

如今旅程圆满落幕,可那些关于山河、欢笑与感动的记忆仍在心头萦绕,让人走了还想再回来。
第二部分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