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濯我心-呼和布拉格一日行 - 内蒙古 - 8264户外手机版

  内蒙古
本帖最后由 逐歌 于 2025-10-21 10:17 编辑

题记:呼和布拉格,蒙语,意为青色的泉水。怎么翻译都不足以表达呼和布拉格的青山蓝天,想起了早年喜欢听的《云水禅心》”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 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唯有清泉濯我心(Qingquan Spring, heals your soul.)方可释意。

群主在群里问,周六或周日有谁去爬山看雪的吗?恰好轮到我周六值班,我立即举手周天+1,结果群主说先定周六,周六就要带队出发。我只好尴尬地说,我周六值班,群主回复,没事,让我后天。自入群两月以来,眼巴巴地看着他们邀山河、吃海川,我却一次也未能遂愿,终于有一个机会,还是相当地激动。

周五群主问周天去呼和布拉格,去不?我第一反应是这么好听的名字,回复轿车能去就可以。他说统一坐他的车,那不是更没有问题。当即定好汇合地点后,我只管等待,到周末。

定在早上900集合,到达昆区国家湿地公园。我的时间相当宽裕,还顺带又在里面溜达了一下。915分左右,群主益达、翔子、于,囡囡,我们5个搭子组建到位,上午快近1200,到达白彦花镇。抵达进山入口处的路程,只能靠越野,轿车压根进不来。我在车上问,内蒙的好多地方名字上都有布拉格,这是什么意思?这显然不是当年陪女儿去的捷克布拉格。群主是包头人,表示还真没琢磨过。我在微信上搜了下,意为有水的地方,也指泉水。呼和布拉格的蒙语,意是青色的泉水,或蓝色的泉水,Qingquan Spring。怎么说都是动听的名字。

从神树往左边河床进山。一路进来有不少房子,也有新建的,但河床里巨石遍布,石头为主,极少泥沙路段,可想象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整座大山经历了什么样的创痛。一小段水泥路后,整块的仝体路段被掀翻,已经无路可走,只好进入还有清水流过的河床。从国道拐进这段路程里,我们拐错过一次弯,这是徒步的路线,经历自然洗涤,年年估计都会有不同,我不知道群主靠什么判断行进的方向,足够精准。

【有求必应神树】

山体不高,岩层看上去疏松,与大桦背的球状花岗石山体截然不同,山体与泥土融合毫无规则,河床两岸反倒是有规则的水流冲刷岩层的痕迹,我在想,是不是若干年后,会形成另一个像西部峡谷一样的景点。

再往前踏过一段冰层路面后,群主说上山口在后面。哈哈,我们又不得不倒回50米左右。望着这个不是路,甚至被泥石流削得中腹空瘪的山洼,高度估计不足20米,但我真的想问路在哪里,如何上去?群主就是群主,一溜就爬上了坡,不时脚下落石飞起,我们只能接受这段小路一个人一个人往上爬。快上顶时,手其实没有着力点。我在群主的拉拽下,得以过了山门。

【已成山洼的入山口】

再往上爬都得手脚并用才行。我的手杖不知道怎么顺的,把自己给伴了一脚,滑了一下,差点就地覆灭。这是真的让我脚软了5秒钟啊。群主一直在鼓励大家,再一点点就有一段大路了,但他真的没有抱歉,因为我们几乎都快走上顶了,也还没见着那条大路。群主又及时纠正了路线,今天的路程不是往上爬,是要向右横切走。估计30分钟后,我们才算走到那条隐约可见路的路。

我其实一直还不知道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因为在地图上导航呼和布拉格,啥也没出来。照群主的横切走法,我们肯定是和山顶走了一条平行线。直到群主说,听,下面有条小的瀑布,一会儿我们就可以见到大瀑布,还真的有水声,我才知道,今天能看到大瀑布。我们5个人,分成了三条横切路线,在这面山上,像体型巨大的羊,淹没在山色中,闯入未知的江湖。越往前,杂草越是茂盛,估计是山体的阴面,未尽枯黄,甚至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也彻底将行走的路淹没,有时连登山杖都探不到路线,我开始慌神。群主让我先往下走,再横切。

20分钟后,一帘瀑布挂在我们眼前。我不知道我们今天的终点在哪里,但我知道,我们肯定得去瀑布打卡,小红书上看到的呼和布拉格也是一川冰瀑,还得飞起辛苦背了一路的无人机。忐忑不安地一段探路后,终于奔上了瀑布连接的河床。

因为地形的断代,瀑布有叠,看上去有三层,每层落差估计20-30米左右,整个瀑布高逾百米了,真的无法想象在丰水期时,它是如何的狂放与桀骜。户外的徒步往往如此,景色正值迷人时,却又往往是威胁安全最高的时候,虽有值得冒险冲动但现实只能嗟叹,心中与美景始终阻断不能见的距离在于妥协也是生存的必要手段。这是它的原生态,接受方显尊重,敬畏方固长久。

就现在这样也好。纤细温雅,仿佛披着头巾的美丽女子,一双深邃的眼眸神秘莫测,看我们来来往往,似一幅笔触细腻的古典油画,在安静的山涧里、光影之中显得古老而迷人,孤独又坚强。

相信群主的无人机运镜,我将遥控器交给了他,事实与结果都证明,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才能如此娴熟运镜,远、中、近与特镜都有了,发视频已足足地够了。

翔子是个在山中一直走在后面的人。他在我们还未拍照尽兴时,嚷嚷肚子饿了,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点过了。我们又一起上了半山腰,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地取材升起灶火,群主拿出一应器具,煮起了烤鱼。三个碗,两个小锅,但却忘了筷子。翔子忙着现场制造,小于忙着寻找材料,囡囡洗金针菇、香菜,我只好照顾一下我寻柴火时不知被什么草割破了右手的无名指,还开始渗血了。

【香喷喷的烤鱼,配料齐整】

一顿饕餮后,我们三个女生是吃得有些饱了。群主益达又看到了新的机位点,于是就有了一张张神作,酷极了。仅看照片和视频,完全无想像我们是怎么走过去的,只见和山成为一体,像与山俱来长出的另一种生命,哈哈,神作。

【横切】

望着山顶,看看山体一层一层嶙峋的横向纹路,无法想象曾有人已到过山顶。群主指着对面左边的斜纹,说从那里上。我真的会谢,只有峭壁,怕只能是攀沿的人才有办法。

我们在机位点想找近路下山,结果我差点卡在一处。囡囡从一条接近180度的石嘴下到河床,表示轻松,我向前探过去,只觉眩晕,果断放弃,走一条自己以为可以好走的路线。看似平坦,反身下了右脚后,左脚不知放哪里,右手与左手也找不到支点,又不得不辛苦囡囡跑上来,指挥如何踩点。左右手交换不知道多少次抓点后,仿佛才找到了手感,总算下到河床。

返程出山到一个垭口时,翔子说要在这里弄个玛尼堆,我们几人在这晒着要下山的太阳,回望我们刚走过路,我真的只有两个字,无路,你无法找到我们从哪里穿出来的。山面小而狭窄,走过的路立马被遮挡,只看见突出的山脊,没有路。

在快到山门时,我已是一路坐滑,跪爬,真的不夸张,甚至差点被自己的背包怼下山,滑了两步,真给吓住了。

路程不长,海拔1400多米,但于我真的算险峻,我甚至有一秒理解了那些绝望的人、自暴自弃的人做出极端的选择,因为看到前方,却看不到路。群主说,你好歹是上过雷达峰的人,也算是高中毕业了。我说这次算什么,算大学不?他说不,只能是高中毕业的实习期。

江湖辽阔,心无旁鹜,往前就有路。

美不胜收,太向往了

回来才发现,这段路程下来,鞋头磨边了~

嗯嗯,就是路不算路
本帖最后由 逐歌 于 2025-10-21 09:02 编辑

【山主体,地质疏松,与大桦背不同】

【天气无比晴朗,湛蓝的天】


【阶梯瀑布】


好地方,游记写的非常棒

谢谢版主鼓励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