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行马 于 2025-10-22 19:09 编辑 
今天被推送了一条抖音,采访仙林和邓真两人攀登贡嘎山产生的质疑和争论,并被称之为“莽式攀登”。在他俩刚登顶的时候我也很为他们高兴,但有些不明白的人一味的质疑什么没有注册,无法救援,或者这座山的死亡率等等。
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贡嘎山真的很难吗?要知道总工会登山队登顶时是1957年,队员们刚刚从前苏联学习回来,在第一次攀登了不到四千米的秦岭主峰后,选择的第四个目标就是贡嘎山,中间两次是慕士塔格和公格尔九别峰,从难度上看都不是一个类型。还要带那么多的地质或气象观测技术人员。他们选择的就是贡嘎寺进山西北山脊路线。当时他们的冰爪没有前齿,在冰川上行走只能用砍冰台阶的方式上下。第一个牺牲的是技术人员而不是登山队员,在攀登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全程修路而是采用了结组的方式,可以说是前两座7500米级的山让他们有些轻视了,毕竟他们的冰爪没有现在这么好用。这一次他们以砍台阶的方式成功了,登顶六人,但下撤过程中发生滑坠,刘大义这一组三人被石头挂住了,师秀那一组三人不幸牺牲。那时的装备和技术与现在相比可以算原始状态。
再看看1981年日本队的情况,当时的日本队比中国队强一点也不算多,队伍里只有一个上过8000米的队长,其它人的经验也不足以应付这座7500米的山峰。他们选择的是海螺沟进山转东北山脊路线,这条路线的难点是大冰瀑布一带,最后上东北山脊后的路线并不算陡,前面太过顺利,临冲顶时有些高兴太早了,一人滑坠后,其它人如果有经验丰富的人带领,可能不会出那么大的事(那个队长当时不在),后来慌乱中又发生七人同一根绳的滑坠。他们在喜马拉雅方式攀登的情况下,最后冲顶只带了一根绳子,这谈不上重视吧。恐怕是在最后一个营地认为不难了,放松了警惕。
1982年日本队沿上一年的路线,出事是因为迷路,不能完全算技术原因,算山难的只有一个人,有一人十多天后爬出来被当地采药人救了,另一死亡是几个月后同一登山队来找出事的那个人,有一队员在4000米左右出现高反去世。
1982年瑞士队八个人攀登,三人登顶,一人滑坠遇难,这在登山界算是可以理解的正常数字。
1994年日本队刚到6000米被雪崩推下来四个遇难。
1998年韩国队也是东北山脊,三人登顶后一人滑坠遇难,这在登山界也算是可以理解的正常数字。
以上数据大家看看这座山的死亡率高真的是因为难度吗?
用数据说话:目前包括1932年首登的美国队,和第二次1957年中国队,仅西北山脊路线就有八次共二十人成功登顶的案例。包括八十年代之前技术和装备远没有现在成熟共有十八人从此路线登顶。
而东北山脊包括国内五人次加韩国队三人共八人次登顶(说人次是指童海军算两次)。
2013年我考察路线的时候海螺沟旅游开发的原因没有考虑,贡嘎寺路线和燕子沟路线进山都看了,最后选择从燕子沟进山转西北山脊路线,因为车已经可以开的比较近。虽然我当年拍摄的照片找不到了,只好用GE的图,总体难度真的认为很难吗?大家注意看有一张真实照片能看出西北山脊坡度不到45度。
至于说注册和救援,请问哪座山是因为注册了就能够救下来,除非用直升机,出事时即使有卫星电话基本只能靠自救,外面的人进山只是“善后”,或者出现“松田宏也”那样十七、八天自己爬出来的奇迹。某本书里说我“党结真拉”出事时大本营的人没有救援能力,我都没有看到过阿尔卑斯方式登山时有人从大本营出发真把人救下来的例子,划重点“直升机”。
还有人指责要是大家都效仿就是玩命,现在国内登山已经相当成熟,每年都会出事是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的事,因为这个原因就封闭真没必要,登山者也是人,也惜命,刚登个半脊峰就选择贡嘎山,他自己也不会这么玩命。各种培训或者教材都不可能鼓励这种情况,个别非要这么做的人,贡嘎山封闭拦住了,他去其它山一样出事,这是教育和观念问题,不是靠封闭就能解决的。登山者选择注册贡嘎山也不可能不掂量自己的能力。
我看到罗罗他们队申请攀登贡嘎山被中登协公示的许可证,问了他们说是现在不收费指没有收费,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很多人申请许可证,同意颁发了没有任何好处,出事了还有可能被问责。像这次仙林和邓真攀登贡嘎山之前没任何名气,哪怕之前去攀登成功幺妹峰,也算是在中登协挂了号。那么对于这一类攀登者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先斩后奏。邓真是子梅村一带的人,那边山峰资源比四姑娘山还好,攀登经验完全可以积累出来,小牦牛不也是在双桥沟山里锻炼出来的吗?还有童海军和小刘也是中等海拔地区长大的,天生就比普通人适应性好,再加上技术的积累。仙林是云南人,那边也算高原,他和邓真搭档本就有一定的优势,说他们“莽式攀登”的依据是什么?只是因为没有注册吗?
攀登技术可以通过学习积累,适应性好是普通人学不来的,算天赋。所以
夏尔巴、
西藏登山学校都是类似路数。
我为什么对“某本书”里让2013年卡我们攀登贡嘎山许可证合理化耿耿于怀?我当时也是想带两个藏族小伙一组去攀登,因注册问题没有成行。总是卡着没有国人去攀登,这座山就永远被封闭,加上超高的死亡率,人为地神秘化了。梅里雪山就是例子,难度更高的梅里二峰已经被登了,主峰完全是因为当年十七人的事故被封禁。
我前些时候和朋友聊起格聂峰,从我2012年攀登后没有第二支中国人的队伍去登顶。那朋友说是国内攀登者心里有压力,毕竟国际顶尖登山家“查理弗勒”是在那里出事的,给人造成了心理压力。我们当年南坡直上的路线并不算难,也没有人去尝试这条相当成熟的路线。有一次川藏队请我之前一起登顶的队员带路,据说只到C2遇到大雾迷路就返回了。死亡率或者著名登山家出事造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红色是童海军他们走的东北山脊路线,蓝色是日韩东北山脊路线,黄色是传统贡嘎寺进山西北路线。
       红色是童海军他们走的东北山脊路线,蓝色是日韩东北山脊路线,黄色是传统贡嘎寺进山西北路线。 蓝色是我当时选择的可能路线,如果从贡嘎寺进山应该是从右边一点的垭口翻上山脊。
       蓝色是我当时选择的可能路线,如果从贡嘎寺进山应该是从右边一点的垭口翻上山脊。 这是平视看西北山脊路线,从燕子沟方向进入。
      这是平视看西北山脊路线,从燕子沟方向进入。 首登传统路线,1957年中国队以贡嘎寺为大本营就是这条路线。
      首登传统路线,1957年中国队以贡嘎寺为大本营就是这条路线。 网上找的西北山脊路线真实照片,压迫感很强但坡度请参考下一图。
      网上找的西北山脊路线真实照片,压迫感很强但坡度请参考下一图。 左侧山脊是真实照片显示的西北山脊坡度,总体不到45度,个别台阶较陡也不可能太长。
      左侧山脊是真实照片显示的西北山脊坡度,总体不到45度,个别台阶较陡也不可能太长。 黄色路线是传统路线,贡嘎寺不算远,但车只能到子梅村。蓝色路线是日韩海螺沟进山东北山脊路线。红色路线是李宗利童海军所走的路线,上山脊后并入东北山脊。绿色路线是我当年选择没有成行的路线,上山脊后并入黄色传统路线。我当时到了那个蓝色三角处,车可以开进燕子沟地图画面外不太远的地方。
      黄色路线是传统路线,贡嘎寺不算远,但车只能到子梅村。蓝色路线是日韩海螺沟进山东北山脊路线。红色路线是李宗利童海军所走的路线,上山脊后并入东北山脊。绿色路线是我当年选择没有成行的路线,上山脊后并入黄色传统路线。我当时到了那个蓝色三角处,车可以开进燕子沟地图画面外不太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