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小环线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万里石海万里长

                       百世英雄百世梦

     
                 鳌太穿越,即秦岭鳌山太白穿越。

鳌山——太白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多公里,穿越行程在150公里以上。秦岭穿越是中国十大艰险户外线路之一,鳌太穿越更是秦岭穿越第一顶级线路。整个穿越中,海拔高度也由起点太白县塘口的1740米上升至鳌山标志塔3475米,经太白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3767米,需用时4--6天,这条线路穿越的难点,不仅在于需要长时间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途中需翻越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峰多达十几座,且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到现在为止统计遇难者有六十多位!
   

      自从接触户外圈以来,鳌太线就是我心中必须走的第一条重装线。
       去年的七月,本想成行,结果队友变卦了。只好跟他走了格聂
        想了想,也挺好。第一次重装4千多米高海拔,就拿它来拉练吧!看看我的身体对高海拔徒步有何影响。结果是有一点头疼,吃饭不多。问题不大,可以吃药克服。

      7月25号,我晚上到达了太白县。宾馆会合了河南驴友小李。

      
       大白县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一个县城,夏天十分凉快。现在六七月份,街上,山脚下挤满了游客的车子。
      
       到达宾馆已经凌晨了,我们计划三点半出发。
身体十分疲惫。只好睡了不到三小时。

       来太白的路上,我就通知先到的小李让他在太白县买打火机,结果他告诉我买不到打火石的火机。我头脑马上晕B。靠!这为我们这次大鳌太穿越失败埋上了伏笔。
      
         临出发的时候,司机大哥给了我们两个防风的电子打火机。

          3点半,我们坐车出发。司机姓袁,是个健谈之人。问我们认识   夜色   吗?还有    安文龙  。他们两人经常带队都是座他的车子。哈哈哈,竞然碰到了太白县专门拉驴友的资深老司机了。
  
           到达23公里入口处已经4点半了。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选择23公里进山。
           现在的鳌太穿越十分困难了,政府在所有的进山口都在24小时轮值,所以选择离县城最远的进山口上山。
      


         
      一下车,天已经蒙蒙亮。看到山上白雾茫茫,应该**了雨。两人只好硬上呗。

      先发现路口已经被政府人员做了手脚,堆积了树木,上面还有牌子写着劝返语句!懒得照相,翻过去了。
       他娘的,结果又走了几十米,又一个高2米高铁栏杆挡住我们的去路!
       只好在侧边慢慢的挤进去。

走到半山腰,雨大了起来。两人只好上雨衣了。



      练驴坡果然名不虚传,一进山,就开始拔升。而且没完没了的。


        河南的小李体力不错,只能跟在他后面慢慢上,
心里暗然发苦,这几个月怎么不加强锻炼呢!
      
   

慢慢摇,我们上到了适合扎营的小草甸了。猛然发现一顶扎好的帐篷在地里!风绳也完好的扎着。

     
        我们2人谁也不敢去翻开看一下,估计是驴友为了下撤减重扔下的吧!
      
         两人继续拔高,终到了3生3世的记念木牌!


      照完相,继续往鳌头石出发!
   

   
     终于干上鳌头石,可惜大雾还没散去,后面的鳌山大梁看不到。
   
     

山上的松树很好看,我在广东都没有看到这种树木。

   


     一路的拔高,我们上到大梁了。
   
     我拿出打火机,试了下,完了,两个都打不了火了,想烧水都不行。

     只好告诉同伴,我们需要撤了。他也不服气,说我们的干粮能撑到大爷海。
   
      只能再走呗,可没走多远,他的雨衣也磨破了。

     再走了一会,更倒霉的事又发生了,他的背包袋
也断了。什么事啊,连二连三的!
  
    老天爷就是让我们下撤啊!

心情太糟糕了,我们只能把营地选择在旧导航上,打开轨迹,选择了东沟下撤的路线!

  
   


     晚上7点多到达了旧导航架,遇上了日落。那就.拍多几张吧!
   

这天还是有收获的嘛!赶上了这么美的日落!

  
    古人言,晚霞行千里!往后几天这么好的天气是可以安全走完大鳌太的。

     可惜我们的装备不给力,还共用一个双人帐。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日出而至!心情大好,看来今天没雨,可以赶路了!

玛呢堆上留影

  
     八点,收拾完东西,吃完早餐。继续赶路,轨迹

显示下撤东沟有二十公里,但是都是下降路线。难度

不大。第一天,我们从23公里上到旧导航架扎营,
为十公里多点,但爬升接近二千米。
   

一路的石海下撤,跳跃式的走法,并不觉得累。

  
  路上继续拍拍拍!


   
     队友心情不好,只能趴下歇歇。谁让自己不准备好火机啊。
   
   


  

回望大梁,依然不舍,白干了2千的爬升!心里苦啊!浪费了几年的等待,可惜了我的一千块的高铁票!结果我只能走个鳌山小环线。

   
      什么运气啊!走吧,山永远在那里。还有机会来的嘛!
  


   
   手机全程飞行模式,只看路线,不记录我的轨迹。

队友在作记录。

      山高路远的来了,就.多照几张吧!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