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张家口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张家口这个城市起步较晚,唐建雄武军城,明朝设宣府镇,是现在张家口市宣化区,民国十七年设了察哈尔省后,宣化成为了省府所在地;而今天的张家口主城区是在桥西区张家口堡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始建于明宣德四年,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驻军城堡,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开通而更加兴盛,张库大道是从张家口通往外蒙古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的一条草原商道。




解放后,撤销了察哈尔省,张家口成为河北省的一个专区,1983年改为河北省的省辖市,张家口的经济不太行,排名处于河北省末尾,因地理区位条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我想来想去,除了当年詹天佑先生代表中国人建了第一条自己的铁路以外,这个城市好像真的没什么可以讲的,这次要不是来都来了,我可能都不会对它有所了解。




车到张家口火车站时天已全黑,火车站位于张家口市站前西大街,前身为张家口南站,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铁路北京局管辖的一等站,是京包铁路、张集铁路和丰沙铁路上的重要站点,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站房以雪国境门为设计理念,站场规模6台16线,是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交通保障设施。




出站后天降大雨,我订的酒店离车站很近,打着伞走过去,鞋和裤子还是湿了。这里应该算是城乡接合部,四周的建筑不是太多,好在酒店楼下有个小吃馆子,点了盘回锅肉盖饭,味道尚可,就是油太大。




次日醒来,雨不但停了,还艳阳高照,我这运气真可好。骑车出门,直奔位于中兴北路的张家口博物馆,这是个国家二级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新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于2023年建成开放,馆设张家口古代历史、近代历史两个基本陈列和张家口的古往今来、贸易历史两个专题陈列,馆藏文物4000件,是张家口的一家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博物馆虽然有个三四层,但展厅不大,展品也不多,由于这里一直都飘荡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边沿,整个古代史的展陈比较模糊;近代的布展有了一点起色,因有铁路、有工人,察哈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的地方,抗战时期这里是抗日同盟军的大本营;还有两个专题展厅,着重介绍了张库大道的商道和帝都北大门的重要性。




张家口图书馆在博物馆的对面,成立于1949年,前身为察哈尔省立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于2021年建成对外开放,馆设少儿借阅、文学借阅、综合借阅、报刊借阅、地方文献借阅、创客空间等功能区,拥有阅览座位2000个,馆藏图书70万册,年接待读者80万人次,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图书馆要亮堂得多,很新很漂亮,我特别喜欢中堂那个阶梯上的布置,让人放松。




据说张家口地质博物馆很牛,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给这个馆创造了条件,地质博物馆位于张家口市世纪路,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于2019年正式开放,馆设地球、矿物岩石、古生物、资源与利用、地质环境5个常规展厅,及临展、4D影院、科普活动等功能区,馆藏展品1300余件,我上上下下地看完所有展厅,做得果然好,展品丰富,布局合理,比张家口博物馆要做得好得多。




地质馆的北边一点点,是张家口市政府所在地,政府南侧有个小公园,叫做市民广场,应该是张家口市民的心尖尖了,广场占地130亩,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站点,曾举办冬奥火种汇集仪式及火炬接力活动,广场上有冬奥会知识、民俗文化、雪如意、儿童乐园等区域,是河北省六个冬奥文化广场之一。




我早上逛的这些区域应该是张家口市的新城区,而老城在更远的北部,我扫了个电单车骑着去看张家口科技馆,居然有八公里远。科技馆位于张家口五一大街,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于1990年建成,科技馆共四层,内设防震减灾、人体健康、冬奥与科技、数学、力学、机械、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等展厅,拥有展品展项118件,通过常设展览、科普大篷车及青少年科技活动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这个馆老了,展品也相对陈旧,但还是有些家长带着孩子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