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徒步避免高反的方法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本帖最后由 读书毁三观 于 2025-11-7 12:06 编辑

2025年10月3号,我们去党岭徒步,我的队友出现了轻微高反。而在前一天,也就是10月2号,一位叫林月的女生在党岭也出现了严重高反,直到10月27号她才醒来,昏迷了25天。
因为这件事,我觉得需要写一篇关于高反的科普常识给广大驴友们。

很抱歉,高反无法避免,只能适应,以及学会在遇到严重高反时的应对策略。对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来说,更高的高原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生存的禁地,更不用说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

为什么我们比高原地区的人更容易出现高反?
哺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只需要两三代时间,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随着时间推移,身体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强。比如北极熊已经完全适应极寒地区的生活,可是让棕熊到北极生活肯定会饿死。而北极熊是由棕熊演化出来的。

受到战争、部落驱赶、zz需求等等原因,古代部分人被迫迁移到条件更恶劣的高原地区生活。他们一开始过得也很辛苦。渐渐地,他们的皮肤更耐干燥,身体的耐寒能力和耐缺氧能力也比平原地区的人更强。其中之一就是他们体内的血红蛋白比平原人高,并且体内产生的一氧化碳也更高 ,使得血管的扩张比平原人更大,血流也更通畅。

当然,任何改变和适应都会有代价。我会在下一篇文章告诉你们,为什么尽量不要去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原徒步。

如何判断自己有了高反?
谁都会有高反,只是症状轻重程度不同。比如睡眠不踏实、睡眠质量下降、呼吸急促这些都是轻微高反。

但是,一旦你有以下症状,那你就要警惕了。比如,情绪不稳定,变得急躁、对队友说话的口气粗暴恶劣,这些都是高反症状。

你只是蹲下去一会,站起来立刻感到天旋地转,这也是高反。当你感到头晕、头痛、恶心、有劲使不出、呼吸困难,出现幻影,这些都是严重高反,绝对不能再拖。

高反严重错误的方法:
一、不让队友吸氧:
理由竟然是为了让对方适应!

天啊!这种人我见得多了。他们经常会用东拼西凑的知识来脑补出他们自以为有效的方法。明明队友已经呼吸急促,面露痛苦表情,TA就是不让队友拿出背包的氧气罐吸氧,还说你要坚持住,要让身体去适应。

我当时真想对TA说,我适应你MGB!

当你在高原地区徒步,身体感到极度疲惫乏力,整个人有一种使不出劲的感觉,并且伴有头晕、恶心,该吸氧就吸氧。你又不是打算往后余生在高原生活,为什么要适应低压缺氧的环境?

二、没用的药
红景天:我每次带队去徒步,总有人问我红景天有没有效果?我一律都说没用。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权威依据证明红景天对于治疗高反有显著效果(请杠精不要截图你在哪里看到的信息发给我看,谢谢 !)。

三、人参
真实经历,我有一次带队去北太行徒步,有个50多岁的老哥告诉我,去高原徒步之前可以吃人参,能预防高反。我问他原理是什么?他说人参可以补气,气血充足就可以避免高反。

所谓补气补血,补肝补肾,以型补型,都是老一辈人的无稽之谈,请勿相信。

、让身体适应
当你来到高原地区,比如四姑娘山镇、党岭村、阿布吉措这些地方的客栈住宿时,如果你感到不舒服,请立刻,毫不犹豫地返回低海拔地区,比如回丽江大理成都。不要想着我在这里适应一晚,第二天就会好了。如果你第一天就感到很不舒服,这就说明你的身体属于对高反比较严重的少数人。你需要适应的时间比别人更长,并且要逐步提高海拔。

高反有效方法:
一、立刻往低海拔方向下撤
这是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这时候已经感到头晕乏力,请毫不犹豫地坐越野车、摩托车或骑马,为了你的生命,不要省这点钱。

更不要为了逞强,为了证明给别人看你很行。不行就是不行,该撤退就要果断撤退。你一定要明白一个真理,你人生中认识的驴友、旅伴,有99.9%都是过客,你不要去向过客证明什么。不值得,也没有意义。

二、立刻补充葡萄糖
有些人说喝可乐、红牛。这些功能饮料其实也是在高原徒步时必备的。但是可乐和红牛里面含有的都是果糖,不能直接进入细胞供能,它还需要肝脏合成为脂肪和葡萄糖才能被身体利用。并且,果糖大部分会在肝脏优先转化成脂肪。

当你出现严重高反,消化系统也会变得脆弱,这时你需要快速补充能量。而葡萄糖是最易被人体快速吸收的。

我建议经常去高原徒步的朋友都备几支含量50%的葡萄糖口服液。本来我想发一些截图,又怕别人说我做广告。哎,现在写一篇文章都有这么多的避嫌。

三、提前过来
去挑战珠峰都要提前几个月去适应当地环境,并且做模拟训练。同样的,你去其它高原地区徒步,降低高反的症状最好也是提前适应环境。随着你要去的地方越高,需要提前过来的天数也越多。不过,我今天要说的是适用于大众的。比如我们通常会去到的雨崩、他念他翁、长坪沟、阿布吉措、南宝牧场、党岭、稻城亚丁七藏沟乌孙古道这些3000多到5000米海拔的山。通常提前两三天过去适应环境会更好。

有些人总是爱算经济账,说我提前几天过去,住酒店和吃喝每天就是几百,太不划算了。这种看似精明、实则糊涂的人,我们就不要去劝太多了。

四、住好的客栈和酒店
现在的人出来徒步,喜欢住青旅或那种低价的大通铺,我是强烈反对的。如果你只是普通旅游,为了省钱可以住。但若是徒步,尤其是在高原徒步,请不要住这种廉价客栈。青旅、大通铺几乎都避免不了过于吵闹、打鼾声、床板的响声、呼吸声、鞋臭、空气污浊等等影响睡眠质量的干扰。

更糟的是青旅和大通铺的床普遍只有1.1米到1.2米,翻身都困难。

睡眠好,身体才能快速恢复。睡得好,同时也会胃口好,吃得更多,消化吸收也更好。这些都是有助于降低高反对身体的影响的。

五、尽量不要重装
重装会导致身体更疲劳,肌肉撕裂的情况更严重,耗能更高,身体恢复速度也越慢。你要明白,你去高原徒步,是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平原地区看不到的风景。不要总想着去证明什么,或是所谓的挑战自我。你一生中认识的人大部分都是过客,无需向过客证明什么。

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8米,明天世界上又冒出个9848米,你是不是也要去挑战?

还有些人重装是为了省钱。拜托,你目前缺钱就不要出来旅游,不要徒步,留着钱让日常的伙食更好,买更多书学习知识,这些都是比在高原徒步更重要的事情。

钱是用来花的,不用总想着省钱。你平时在城市里做牛马,天天省钱,难得出来旅行一次,还要省钱吗?

六、关于药物
目前主流推荐乙酰脞胺,这个是已知对治疗高反有效的药物,其原本是用来治疗青光眼的降压药。当然,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请仔细查看说明书。

七、延长睡眠时间
你从平原地区到了高原地区,通常都会面临睡不踏实,睡不够的情况。这时你可以延长睡眠时间。所谓的一天要睡够8个小时,这些都没有强有力的依据。如果你运动量大,那就睡9个小时,10个小时都可以。如果你睡眠质量差,也要适当延长睡眠时间。

那如果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呢?那也要继续躺着,感受全身放松的状态,不要刷手机,不要想问题,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躺着,也是休息。

现在很多户外组织,为了避免赶夜路,通常会让队友清晨4、5点钟就起床徒步。有些甚至为了看日出,3点钟就要出发。遇见这样的队伍或者活动,要果断退出。

请一定要记住,精神饱满的状态下走夜路,都比头脑昏沉地在白天徒步更安全。何况西部地区通常都在20点过后才天黑。

八、不要饮酒
无论是徒步前还是徒步后,都不要饮酒。

1、酒精会让身体脱水,无论是啤酒、红酒、威士忌还是白酒,都会造成身体脱水。
2、酒精会降低身体的恢复速度,这在高强度徒步期间是大忌。
3、酒精由肝脏代谢,会增加肝的负担,影响身体供能。
4、酒精会抑制生长激素,并提高皮质醇,不但影响肌肉恢复,还会降低免疫力。
5、酒精会降低身体的反应速度、协调能力、思维判断能力。

因此,徒步期间请勿饮酒。

九、锻炼心肺能力
我经常会听到一种极其诡异的谬论,说去高原旅游和徒步之前,不要锻炼。因为身体越好的人,高反越严重。我问TA原理是什么?TA说身体越好,耗氧量越高,所以高反就严重了。

我……

这类人正如我上面说过的,都喜欢用他们东拼西凑的知识去脑补一些想当然以为的结论。这类人本身不坏,但是由于他们的蠢,常常会闹出一些惨剧出来。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嘛:就怕蠢的人灵机一动。

十、逐渐提高海拔
当你设计一次高原徒步活动,除了我前面说到的先提前几天过去适应环境,还有一点就是逐渐提高海拔。你不能今天在2000多海拔的虎跳峡徒步,明天一下子就去干海拔最高4980米的他念他翁,身体就很容易出现严重高反。

本文作者:小可爱
写于2025年11月7号

不错。出发前葡萄糖兑黑咖啡装满一保温瓶。至于酒嘛…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有些人花高价买香港的海拔适,其实就是乙酰唑胺,国内药店比海拔适便宜的多

对的,他们会相信香港的药比国产的更好。其实药物原理和原料都是一样的。
经常做有氧运动的比单纯健身只练肌肉维度的要更适应高海拔。首先是肌肉越多的话基础代谢高耗氧量就会增加。而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长期有氧运动还能提高血红蛋白,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
日常时不时补充维生素、补铁会有点用吗?(非保健品)

也是有用的。因为中国大部分人的日常饮食都是营养不均衡的,尤其是缺蛋白质和钙。还有些人平时青菜水果吃得少,也会缺维生素。
不错不错,顶上去
其实吧,整点地塞米松片,效果也是挺好的,短期服用没啥影响,当然别有禁忌症就行。
只有一个方法最有用,逐步适应海拔。高山攀登皆如此。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