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登山事故的点评,涉及武功山、金银山、哈巴雪山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大家可以根据标题搜索相关视频:
十八天的深山搜救,
武功山穿越途中,49岁女
驴友的生命终章
一名当过5年兵的24岁小伙攀登金银山,途中出现失温和高反。
22岁男大学生轻信网上轻松登顶雪山攻略,硬上
哈巴雪山不幸遇难
分析与点评:
武功山,当事人参加户外团队,虽然走的是夜路,但前后都有资深人士保护,仍然迷路受困,在长达11天的时间里无法自主原路返回到大路待援。当事人缺乏基本的野线自主活动常识,完全没有事先熟悉地形和线路,缺失定位和通讯设备,当事人和其他团队成员缺少手台等应急通讯设备
金银山,当事人参加商业团队,依赖保姆式服务,但仍然命悬一线,皆因当事人缺乏高海拔攀登常识,缺乏装备常识,缺乏风险意识,缺乏个人状态预案
哈巴雪山,当事人缺乏高海拔攀登常识,缺乏天气窗口和关门时间相关常识,缺乏对路线的了解,仍然选择自主攀登高海拔雪山,当事人遇难皆因个人能力不足、路线不熟、天气恶劣等多重问题叠加所致
建议在更容易的低海拔野线上积累自主攀登经验,积累迷路处理、导航管理以及个人状态管理经验,培养一旦与向导或团队失联后的独立应对能力,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遇险后的独立生存几率
以前户外没火的时候发生山难事故大家都很关注,还有事故报告之类的。现在玩的人多了 事故都看麻了
很多人缺乏空间感,无法在大脑中构建地形的三维模型,离开队伍或向导半步就能出事
是啊,以前写登山报告都尽可能详细,就是为了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去年我开始重回内网后,看到事故想找相关的详细报告或者报道,几乎都没有可用于分析的细节的报告。一方面短视频自媒体之类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都不想把细节公开出来,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大家看短视频自媒体带来的是美景或者“我也能”的即视感,这类自媒体确实没有义务谈危害,但事故率明显上升是不争的事实。
是呀,我在发抖音视频的时候,记录登山过程的时候,不光有美丽的风景,还会记录危险和有难度的地方,提醒观看的人不是有腿就行的,结果被平台以该行为存在风险为由被限流了。所以,大家为了流量都是只发好的,危险和难度一点都不提,最多嘴上轻描淡写的说一下,让人觉得我上我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