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一寨两国,姐告口岸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九月的风掀开瑞丽信笺,  

芒果香飘入车窗,  

一块1960年的界碑,  

将一个寨子一分为二。  


古榕把根扎进两国土壤,  

枝桠撑起同一片阴凉,  

缅甸美女的笑容穿过栏杆,  

中国帅哥的手机扫向对面的二维码。  


傣语和汉语在井台边,  

淘洗同一桶月光,

秋千悠悠荡荡,

忽而银井忽而芒秀。


学校的铜铃摇醒黄昏,  

此刻炊烟正练习越界,  

看夕阳把“中国”“缅甸”的影子,  

焊成一枚暖黄的印章。  

瑞丽市一寨两国景区离芒市不过100公里,一个半小时车程。2025年9月21日中午离开芒市后,到达一寨两国景区差不多1点半。瑞丽为热带气候,这季节天气还是很热,稍作休息便买票进入景区,票价40块。

“一寨两国”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1960年中缅勘界时被国界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形成“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一寨两国”的隔开本质上是现代国家主权划分与历史人文延续性妥协的结果。国界线虽在地理上分割了村寨,却因柔性管理和深厚的文化认同,成为中缅友好关系的缩影,展现了“边界线可以划分领土,但无法割断人心”的独特人文景观。

景区大门进来就是中缅友好地球村,缅甸风情的红砖建筑。

缅甸有七省,七邦,景区的布局也是按照此划分的。

往里走到两国交界处,中缅瑞丽段的国境线是弯弯曲曲、犬牙交错且没有明显的界限的,有时一条小沟渠或是一个田埂,就是两国的国界。最初是没有围栏的,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由于中国教育条件比缅方好,很多芒秀村民都将子女送到中方一侧的小学就读。每天清晨和午后,这些“小留学生”们就背起小书包,很自然地跨过国境,每天数度往返于两国之间。

如今打造的一寨两国景区在国界边境线处设置了不少打卡点,如这个一秋荡两国,坐在秋千上荡起来,荡过来在国内,荡过去就出国了。

边境线栏杆外有很多缅甸的姑娘、妇女在卖东西,都是傣族人,普通话都很流利。

缅甸那边的房子也没啥区别。

这口水井曾经也是两国老百姓共用的,如今只是用来参观了。

缅甸的边防警察的服装和我们保安服差不多,值班室就是个简陋的棚子。

这就是71号界碑了。

中方边检站。

缅甸居民的院子,还有辆越野车,手机长焦拉近看得是辆丰田。

缅甸是翡翠大国,景区也有翡翠原石卖,这玩意不懂的看看就好。

很多买东西的缅甸小姑娘年纪都不大,主要是卖烟,还是中国产的高档烟居多,至于价格,那是便宜的你不敢想象,有人试抽了,说是真的。付款的话,一样的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即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