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念人已远,他翁心未变-记2025年国庆他念他翁穿越(上)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新疆的三大徒步线路陆续被封,我不得不把脚步移向滇藏。


国庆的他念他翁加梅里北徒步,成为近几年我的固定行程。


9月30日,结束了洛克线穿越后,我和副队杨益鹏来到香格里拉和其他44个队员相聚。


10月1日,满载近50人的大巴在清晨的细雨中开往德钦。


10点,队伍到达德钦后,换乘10辆越野车,驶向拉岗村,他念他翁的进山口。


在九九八十一个弯后,这个海拔3500米的崖壁上的藏族村寨,终于呈现在眼前。


大家放下悬着的心,背上登山包脚踏实地的上山。




2公里的机耕道后,开始剧烈爬升。


因为车子到达有先后,队伍没能统一时间出发,加之体能出入较大,即便中途三番五次的休整,队伍依然拉的很长。


在爬升700米海拔,徒步7公里后,先头队伍6点便到达营地。


我扎好帐篷后,返回接人。


小雨一阵接着一阵,队员都穿上了雨衣,不太容易辨认,而且国庆的队伍较多,我一边快速的下坡,一边时不时叫喊,“有行者无疆的队员吗?”


暮色中,有几个重装的队员步伐蹒跚,需要帮助,我和何胜先后背上来几个包。


最后两个队员在晚10点才被马驼到了营地。


最操心的是一个重装的聋哑队员,真的应证了一句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我们在一字泵营地四处寻人不着,最终请马帮到下方的营地,一个个的掀帐篷,才发现了他。


国庆的第一个夜晚,把我折腾到11点,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10月2日,今天的目的地是切坛营地,7公里的距离,爬升600米,强度不高,但海拔不低,队员对高海拔的适应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
沿着河谷行进3公里后,上山脊线,右下可以前往加米措三海子,饱览湖光山色。

在岔路口,我们切瓜慰问每一个队员,人多瓜小,只能薄薄的一片润润嗓子,也稍稍慰藉一下远离的心。


有三分之一的队员选择了下河谷看海子,加米措也名副其实的为胃口大的队员加了米。


加米措由三个海子组成。


第一个挑型状,像一条绿绸;第二个光艳照人,色彩斑斓;第三个颜色深邃,富有底蕴。



看完加米措,后队的伙伴已陆续上来,大家同往龚拉垭口。


部分队员在4900米的海拔下,出现高反症状,我和何胜上垭口后又充当起背夫的角色,为行走艰难的伙伴排忧解难。


垭口下方,意外的生长着2株雪莲,这在西藏比较罕见,滇藏线更多的会看到类似雪莲的雪兔子。




翻过垭口,下几个平台便能看到今天的营地。
本以为今天到达营地早,可以烧水沏茶,和小伙伴们海阔天空的聊聊江湖,不想一个队友找过来,询问他的包。

原来我们请的协作不够厚道,把他的包放到垭口便返回拉岗了,而包的主人则以为能给他背到营地。


队友让我去找当地的马帮,讨价还价上山去背回这个包,可当地人态度坚决,要1000块的劳务费,一点不松口。


这似乎挑衅我们军中无强将,我和副队看不过去,收了400元,一起去山上拿包,当晚餐后消食。


随着商业的渗透,这条线上的很多藏民跟淳朴渐行渐远,一边瞅着钱,不失机会的抬价,一边瞅着姑娘,插科打诨。


晚上一个女队员反映协作借背包的机会,对她动手动脚。


但愿这不属于康巴汉子的豪放,而我们也不接受这种豪放。


如果户外还是一场修行,愿路上的人,依然心怀和善。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