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揽胜--贡嘎大环 [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山巅积雪如画,洗绦着每一个正在仰望雪山的人。雾从山间穿过,去经历一次云端的冒险。每年一次的远行如约而去,选择的还是和雪山的亲近,也许,那种感觉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缺的一种情绪。


      国庆前夕全国多条户外路线被封,能选择的路线不多,事实上,贡嘎大环线入口是封的,多方打探,选择了反穿,后来也证明反穿比正穿更合理。一,两晚4000米海拔住宿,大大适应了海拔,二,翻越垭口雪山群的突然出现,实属震撼。三,沿河谷出去都是面朝雪山的行进,观感爆棚。



     头两天的安排是一堵蜀山之王的风采,当踩上冷噶措湖边的碎石时,我们总以为雪山会像约定好的老友,在转角处掀开幕布。瑟瑟寒风里,只裹着厚重的云层将贡嘎主峰的轮廓藏得严丝合缝。冷噶措的湖面本应是天空的镜子,此刻却倒映着一片模糊的灰白,有些相遇,注定要隔着一层朦胧的纱。

     同样,驱车前往子梅垭口的路上,随着海拔升高,大雾伴随而来。我们像是闯进了天地间的留白。下车站在垭口的观景台,风卷着寒气扑在脸上,伸手却摸不到传说中 “蜀山之王” 的身影。也许遗憾本就是旅途的一部分,就像月亮不会每天都圆满,雪山也有权藏起它的容颜。 那些被雾气填满的等待,反而让心中的向往更加强烈。


     等待的向往没有让我们失望,第三天奋力爬上5000米日达曼垭口时,贡嘎雪山群一览无余的出现,这一刻云层消散,阳光普照,连绵的雪山群如银色的巨人阵列,从云层下拔地而起,峰顶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像是给天地间镶了一道流动的银河。


每个攀登上来的人都在欢呼,声音在空旷的垭口间回荡,却很快被雪山的壮阔吞没。我们站在垭口的玛尼堆旁,任凭风掀起衣角,目光却舍不得从雪山群上移开 —— 那些曾在地图上冰冷的名字,此刻正以最鲜活的姿态铺展在眼前,每一道冰川的褶皱、每一片积雪的肌理,都带着千万年的沉淀,将 “壮观” 二字从书本里的文字,变成了能触摸到的心跳。真正的震撼从不是刻意的寻找,而是当你翻越重重阻碍后,山河突然将所有的璀璨,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你面前。


     趁着老天赏赐的好天气,我们足足安排了一天时间和勒多曼因进行亲密接触,顺着小破石块路走向冰湖。越靠近冰湖,空气里的凉意越浓,直到一片澄澈的蓝突然出现在视野里 —— 勒多曼因冰湖就像被雪山捧在掌心的宝石,湖面倒映着雪山的全貌,连天上的流云都放慢了脚步。冰湖的蓝不是单一的色彩,浅处是透亮的天蓝,深处是深邃的靛蓝,阳光透过冰层,在湖底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是把整个山峰都沉在了湖里。​冰湖上划船队友更是把他们鲜艳的衣着点亮了这片宁静。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攀爬冰川的时刻。湖边到冰川,看着很近,其实需要在湖边没有路的石块上走上近一小时,爬升100米,需要戴上冰爪,上一次近距距离看冰川是梅里北坡,这次是零距离,冰爪踩在冰面上,发出清脆的 “咯吱” 声,冰川布满沙石,并没有远看般洁白,大块冰川边上有冰沟在排水,不小心滑进去,定是场噩梦,冰川整体坡度不算大,偶尔需要有一定攀爬,一切安全为上,主要还是为了体验这难得的大自然的景观,爬到一定高度也就作罢,只是眼前满目的雪山冰地伴随着黑色的岩石山体扑面压迫而来,冰雪寒意侵人心肺,太为震惊了。


     最后一日走出营地踏上归途,网上攻略和图文都描写甚少,不知是天气不佳还是正穿光顾爬山赶路忘记看景,我们反穿的行程我可以给这山谷一个极高的评价,从头到尾,基本在开阔的山谷中前行,视野开阔,地貌植多变到眼花缭乱,尤其过了两岔河,基本面朝田海子雪山行近,比那些整天在树林里穿越,暗无天日的线路不知要好多少,关键是天气给力,让一切美景生动而妖艳起来。也可惜到无人电量低,在高海拔地区已经无法起飞,无法获得航拍带来的壮丽景观。


     傍晚脚步踏出草原的泥土格西草原坐上车,行程画上句号,回望来时的路,忽然懂得:有些风景,不必一眼看透;有些旅程,不必事事圆满。雾霭会散去,雪山会显露,而那些在等待中收获的感悟,终将成为生命里最明亮的光,照亮往后每一段未知的旅途。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