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山野初冬游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与秋风队长的第七次出行


2025年11月9日,又到了愉快的周末,这次秋风队长组织大家到店子徒步,今年雨水多所以选择有水的路线,可以看溪流、瀑布。周五立冬,刚好看看店子山野的初冬景象。这次的路线是白石崖-上宫寺-黄野-白石崖,队长说以前走的是穿越,这次是将两条穿越线路重叠到一起,第一次走成环线。

早上七点半集合出发,我是第一次去店子,一路上真是山路十八弯,把我的小伙伴阿敏都绕得晕车了。我们这次出行的队伍与以往比起来是很庞大的,总共八辆车35人出行,在人烟稀少的乡村看起来是有一些壮观的,路上有驴友开玩笑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家娶亲的车队。车辆行驶了四十多分钟到达了白石崖村剧场,这是我们徒步的起点。大家下车后,整理行装,在剧场前广场稍作休整就出发了。

顺着剧场右边的水泥路开始进山,走了没多远遇到了小溪流,队友们的脚步都慢了下来,有矫健的男队友一步就跨了过去,大多数队友还是小心翼翼地踩石过溪,先拿登山杖尖在水里扎稳,鞋尖踩稳湿滑的石面,确保安全后身体才会向前借力跨过溪流。接着往前走,上山的路像被溪流缠了身,刚绕过一汪清浅的滩涂,前边就又横出细流——路边碎石缝里渗出来的水,顺着坡势淌成银亮的细线。越往山野深处走,溪流越密,有的从崖壁垂成细帘,有的在谷底汇成浅潭,在水流大而急的地方形成了小瀑布,溪声叠着脚步声,把山路都衬得鲜活起来。

大家出发的时候担心山里冷穿得都很厚,开始行走后慢慢热起来大家陆续开始“减负”——将厚重的外套脱掉装起来,使自己前行的脚步更加轻快。今天的徒步路线并不难走,一开始的几公里是慢上坡路段,没有什么难度,三三两两的人群不紧不慢地走着,没有游览名山大川匆匆打卡的拥挤与急促,都是闲庭信步的惬意与和乐,对我来说这才是周末山野游的真正目的——放松自己。山路蜿蜒,高大的树下被厚厚的落叶铺满,有的半卷,有的焦了边,从青黄到浅黄,从深红到深绛,看上去并没有让人悲秋的凄凉,反而有一种沉静的安详,是另一种无法言喻的美,踩上去沙沙作响,虽非干枯落叶的脆响,但这柔和的声响却格外动听。

几公里的缓坡路段结束要开始拔高了,我觉得这个坡度大约有75度,不太好走,队友们大多呈“之”字行爬坡,这样可以缓解上陡坡的劳累。走几步休息一下,根本不敢说话,不然会喘不上气,此时的心率已经达到了180+,不停的喘着粗气。爬坡的途中盯着脚下只看眼前路,偶尔抬头确认方向,心无旁骛,终于到达了第一个山梁。坐在这个山梁休息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对面半山腰上的上宫寺。上宫寺,又名上古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184-220年),坐落于海拔约1000米的黄野组东侧,相传唐太祖李渊之女曾在此出家,故又名“皇姑寺”,现存皇姑坟石塔等遗迹。1958年后寺庙遭毁,现存铁铸佛像残躯及皇姑塑像基座。2006年当地村民倡议重修,2007年建成融合两寺的新大殿,供奉如来佛祖、皇姑等神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法会。寺院东侧存有记载地界的莲花石铭,西侧保留皇姑庵墙基及三处墓冢。

继续出发前往上宫寺,我们是从这个山梁横切到对面寺庙所在的位置,一路上有引路的红布条和村民踩出来的小路,因此一路上上下下并不觉难走,没过多久就到达了上宫寺,这时刚好是中午12点多,大家开始享用自己带的午餐。因为上次出行在山顶吃到了白开水带的烩面吃得太香了,这次出行提前和他商量好,我带牛肉和青菜,他给我们煮烩面,能在这荒郊野外吃上一碗牛肉烩面甚是满足。队长带了他一早做的烩菜、自制的德国酸菜和凉拌猪耳朵,和大家分享,德国酸菜一口下肚,那个酸爽真是美味极了。海波和威武俩人带着菜煮火锅的,还有别的队友煮方便面,大家的午餐都丰盛极了。有队友说,这荒郊野外的吃嘛嘛香,队友们纷纷表示赞同。这次吃饭时间长一些,吃得比较从容,我吃完烩面还吃了火锅,很是满足,同时也佩服他们能背着那么多食材和调味品上山。

吃饱喝足大家收拾完垃圾后,准备拍合影,搞笑的白开水从房檐下搬来一匹马骑上,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第一次对他印象深刻就是之前出行合影时,他用登山杖插了两坨牛粪搞怪,搞笑的人不管任何时候都在搞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