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人潮下的中天山孤寂,风雪与共,秋色为盟——我的狼塔C+V反穿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狼塔C+V线是国内户外圈公认的顶级
徒步线路,以其极致的挑战性和震撼的荒野风光闻名。
它由狼塔C线和狼塔V线组合而成,在
新疆中部天山腹地走出了一个壮观的"V"字。
线路全长180km-200km,一般徒步时长约11-12天,累计爬升约8000m-10000m,线路起点北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白杨沟,线路终点
乌鲁木齐县农大林场,整个线路需连续翻越9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达坂(山口),数十次横渡冰冷刺骨的冰川河流;行走于惊险的“空中栈道”;途经纵深上百公里的无人区。

行程主要看点:
1)绿湖(中天山海拔最高的
高山冰湖)、
2)
河源峰(狼塔,海拔5290米)
3)广袤的高山牧场、蒙特开增冰川等
一般来说,最佳徒步季节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此时气候相对稳定,河水水位较低。
狼塔C+V线的旅程,可以大致分为狼塔C线和狼塔V线两个阶段。
狼塔C线(前段):这是整个穿越的开篇和基础,需要翻越白杨沟达坂、库拉阿特腾达坂等数座高山,“空中栈道”的险峻和频繁的“冰河横渡”。此段路风景苍凉雄浑。
狼塔V线(后段):衔接C线之后,风景更加“原始和多样。核心亮点包括:绿湖:被誉为"狼塔之泪",是海拔约3500米的高山冰湖,雪山环抱,湖水碧绿,是途中最珍贵的风景之一。途经的乌兰、夏热牧场是清代土尔扈特部"东归"后的草场,为旅途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的认知往往都具有局限性,对于狼塔的CV的了解一直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上。总想当然的认为,一条商业队马可以行走的线路,又有什么好看的呢?没准人还多,虽然知道狼塔CV以高强度、频繁淌冰河,并且以虐闻名于户外圈。
对于徒步驴友来说,应该都有过走狼塔和鳌太这种“国内顶级”户外线路的向往吧?我也一样这样想,只是我考虑的更多的是:找一个合适的季节,尽可能等人少的时候去走,享受徒步、享受风景、更享受行程中那“独一份”的孤独。

今年以新疆夏塔将军桥事故为导火索,新疆的徒步大线,全面封禁。要想走新疆的线路,例如南天山北线、狼塔cv这种,一般人是走不了的,大家绝大多数也都是一般人。

出于对于户外的热爱,既然大家都做那一般人了,我就做那不一般的人吧!今年八月底暑期休了5天高温假,连上两个周末,总共9天 ,去了趟新疆,走了个南天山北线+天狼之路。回来后对新疆的徒步线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9月一过,转头就是国庆8天小长假,国庆除了人多,确实很适合徒步。我这个人吧!打骨子里就不喜欢扎堆随大流,大家都往川西、甘孜、西藏跑的时候,想来想去还是再去新疆吧!问了问,之前去过狼塔cv的驴友知了天,从他那得知,国庆的狼塔非常漂亮,完全不逊色于他走过的博格达和乌孙,非常值得一去。 那就走狼塔cv,别人都走不了的时候,我去走,成功了那就是包场,走不成功,那就临时换线路,“明知山有虎,偏去明知山”,不就是我经常干的事情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也不一定死心。反正新疆那么大,总能找到可以去的地方。 考虑到此行进山可能困难重重,加之,行程的强度和难度,这次组队只计划招募最多三名队员,且只能是一起走过线的。帖子往群里一发,不少人私下咨询,经过再三思索后,最终确定三人出行。

这次狼塔cv行程预计7-8天完成,行程160-180km,每日三顿开火,带少许路餐。每次出去外线长距离重装,我感觉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准备的物资,22顿饭的食材,购买分袋打包好后,抽真空,断断续续就花了两三天时间。水果、奶粉、固体冲饮等也得准备些。
国庆假期如期而至,9月30日,背上行囊,顺利抵达机场,托运时26斤多,加上乌鲁木齐那边的食材(冯伟火车过去的,一部分物资已网购至那边的酒店),这个重量加上其他物资算下来进山的时候预计30斤,公共物资方面,我比冯伟多三斤(高压锅、炉头、碗筷等),冯伟比腾颖多两三斤的食材。每个人习惯不一样,我这种属于能精简的就尽可能的精简,毕竟线路摆在那里,背太多了,全程下来下撤的概率只会加大。
19:35的航班晚点半小时多,2025年10月1日00:45飞机顺利抵达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冯伟和顺风车司机顺利早已抵达机场。起先设定的出发点为一号冰川,百度导航显示可以通行,高德导航显示需要绕行吐鲁番(600km的样子)。本着试试看的态度,先按照百度导航走,要是无法抵达徒步起点,那就再绕吐鲁番去巴州那边看看。

02:30车子距离起点不到40km的地方,被公路检查站拦下,说是前方道路塌方,任何车辆禁止通行。再次导航选择备用方案,此时开过去巴州得绕行650km,预计下午两点抵达。想了想现在黑灯瞎火的找别的车也不现实,最后加价1100,走吐鲁番高速绕行至巴州和静县进山。原计划晚上三点露营也只能改成车上将就一宿。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过去,14:00顺利抵达和静县时,司机竟然说气烧完了,之前在加油站没加汽油,他没想到这个国道二三百公里竟然没有加油站。一番打听只能驱车前往35km外的巴伦台镇加油,既来之,则安之吧!这个司机也是个老六,只能先去巴伦台,再折回来去登山口。正好在加油站附近,找个饭馆吃了顿饺子,饱饱进山。
D1:阿巴线起点(3400 m)-无名垭口(3950 m)-无名沟谷营地(3250m)
行程6km

16:20顺利抵达徒步起点,看了看两步路,最终决定放弃从原计划的冰达坂进山,采用三号进山口,无名沟谷进山。下午还算顺利,安全顺利抵达登山口。车一停立马将三人所有装备和物资放于路边,开始整理物资和装备。经过一番整理后,终于16:41正式进山。

沿着河谷草甸朝着达坂深处走去,踩在金黄松软的草甸上,阳光依旧明媚,背着沉重的行囊,行走于高山峡谷间,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今天行程不算多走两三公里翻过垭口,下沟谷便可露言。通常来说,万事开头难,重装徒步也是如此,行程开始的几天背负是最重的,大家速度都提不上来,能做到求稳即可。

提包上肩,顿时犹如“泰山压顶”,铁板压于双肩的沉重感,片刻间,仿佛喘不过气来。呜呼哀哉!上次背鱼30斤重装,想想还是上次,看了看滕颖和冯伟,这两虽然公共物资比我少几斤,但是他两的私人装备重啊!滕颖来句“别人狼塔 C+V都是四五十斤,我们这三十来斤,我已经很满足了"。也是对于户外徒步重装,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尤其是对于有强度和难度的长线,能尽可能的轻,那牺牲一点点露营舒适感又何尝不可?大老远的过来,谁又不想顺利完成计划的行程呢?

走了不到一小时,开始了今天碎石翻垭口模式,一般对于高原垭口往往都是各种碎石堆积而成,必须时时刻刻谨慎小心。估计是老天对我们的考验吧!刚费劲爬上垭口,天突然变得阴沉,并飘起了小雪,看了看手表17:20,新疆八点半天黑,时间还早,估摸着今天应该不用夜路了,营地就在前方的峡谷里,大概两三公里的样子。翻越今天的垭口时,大家都足够小心翼翼了,本想着下河谷的路会好点。可是……。此处省略一万字,全覆盖积雪的乱石坡,是真的难下。

最终结果就是,我20:20下到沟谷,勉强没有走夜路,滕颖据说是跛脚了好多次,登山杖都弯了,冯伟和她一起,没出啥大的状况。21:00顺利会师,想着取水方便,尽可能找到流动水源,又往前走了大概一公里顺利抵达营地。

放下包,滕颖和冯伟去旁边小沟打水。我这边搭好帐篷,开始做饭,今天牛肉炖红绿萝卜、每人一杯牛奶。虽然今天路极其的难走,好在爬升少距离短,大家也算是初步适应了。今天比较失策的一点就是;登上垭口时,应该及时穿上雪套的,当时嫌麻烦,穿上雪套不至于最后鞋袜全部湿透,今天晚上只能靠体温慢慢烘干了。

D2:无名沟谷营地(3250 m)-三屯河营地(2550 米)
行程31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