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转山2025.9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ps:一篇碎碎念,单纯记录一下旅程。)

又出发了,出发永远有力量。

2025年9月上旬,在几番纠结后,终于定下了转山行程。期间恰好有西藏文旅补贴,路费和住宿费用也少了一些。

这次计划是在拉萨日喀则适应三天半的海拔,再乘班车前往塔钦转山。个人感觉,时间足够的情况下,班车还是最安全的选择。但拉萨直接摇到塔钦的班车真的太折磨人了,所以选了动车到日喀则,再乘班车,也顺带在那逛逛。

第一天中午到拉萨,从机场出来乘机场大巴,马上就感受到久违的拉萨阳光,能把一切都照得生机勃勃。在拉萨的两天半,还是常规的适应海拔流程,一边逛街道、逛寺庙,一边观察身体状况。

喧闹又静谧的大昭寺。


八廓街,晚上八点,天还很亮的时候,月亮已经挂上啦。


藏式建筑的白墙,窗外飘动的帘子,很好看呢。

手机没能拍出太阳下闪亮闪亮的拉萨河。


自己一个适应海拔的方法,就是在进山前进行一些轻徒步活动来热身。上一次是在色拉寺后山,从山脚徒步到的热卡扎日追寺,景色很特别。而这次去逛了拉萨市郊的甘丹寺,能看到满墙的经书,海拔最高的大殿在接近4000米左右。感觉这个方法还挺管用的,后来几天的行程中除了有时需要调整呼吸外,再没有头痛之类的症状。

第三天乘最早一班的动车去日喀则。徒步和动车/火车的搭配谁懂~


在日喀则逛了扎什伦布寺,逛累之后去了家咖啡店休息,日喀则比拉萨安静些,很让人放松。这有很好吃的川菜!心里也默默记着,下次去珠峰东坡经过这里的时候一定要尝尝那家羊肉。

第四天出发去塔钦。去塔钦的班车是一辆神奇大巴,两次都在车上遇到好玩的伙伴,最后也成为了转山的队友。原本想着大部份人旅客可能都是直接从拉萨出发去转山的,但没想到从日喀则出发的也很多。


路上看到了双彩虹,但没拍到全景。


到塔钦第一天,就看到了戴帽子的冈仁波齐


可能是为了迎接马年,镇子的修缮工程开展地如火如荼,铺沥青路、装修商店之类的。

一路上能看到很多外国旅行团。看起来是印度尼泊尔的游客。

休息了半天,第二天早7点我们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出发了。


天气很好,没有雨雪,一路走到马头明王石附近的补给点才第一次停下来休息,也在这碰到了队友,他们早我半小时左右就到了。吃上泡面、喝上甜茶,休息了大概有40分钟左右。

止热寺前有个分叉路口,往左是去寺庙,而我们计划的住宿是在寺庙对岸。我走错绕了段路,又过河回去了。


直面冈仁波齐的止热寺视角。


3点半左右到达止热寺对面的住宿点,队友比我早一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住宿紧张,我到的时候已经没剩几个床位了,还好早到的队友帮忙订下了床位。大通铺还是有的,但太小了,人多氧气也相对更少。

一晚上半睡半醒之间休息了七个小时左右,没有完全睡着。

第二天一早7点,止热寺的茶馆没有早餐可以吃,简单吃一点点路餐就出发。摸黑戴着头灯走到天葬台的茶馆,吃上了早餐,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一杯甜茶,然后就开始走最难的10公里。

出天葬台不久的上坡路,人菜瘾大,想着抄近路走大石头路上去,走到一半发现好难走,还好身后有一位藏族姐姐上来了,顺带把我拉着上去了,特别感谢。


翻垭口的陡路就是二十步一休息,终于在11点半左右到了垭口。拍了些照片,把两年前在大昭寺时,寺里师傅给的哈达挂上。垭口的紫外线真的很猛烈、风吹的也冷,前前后后待了十分钟左右就往下走了。





后面的下坡路就是单一的风景。最折磨人的事宗堆到塔钦的4公里,眼看着镇子就在前面,
却一直到不了,感觉比翻垭口还累。

晚上8点左右回到了客栈。

两次来塔钦,终于完成了转山。2023年5月第一次到这,但天气不好一直下雪,等了三天都没有进山。之后就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这个心愿。

我对宗教感兴趣,但也明白自己不会有宗教信仰。一直都在问自己为什么要转山,心里理由挺模糊的——就想进去看看,此外再没有准确的答案,甚至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不会来了。但事实是无意识中一直惦记着。

看到垭口就在前方的那一刻,心里终于有一阵触动,之前自己会怀疑自己的体能,也有身边人的不理解,但现在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走到了这里。可能对一些很想去的地方的向往,不需要一个清楚的理由,心之所向就够了,不用问地太明白。

有些事情好像隐隐之中就埋下了种子。旅程第二天在拉萨的时候,去逛了吉崩岗艺术馆,看到一个关于彩砂坛城的介绍。当时就想,转山对我而言确实是一个执念,两年的心心念念、数千里的路程、出发前各种的准备、有意无意的体能锻炼、对高反的种种担心。但要怎么解开?这次能否走完?转完山了又会怎样?这一切直到转完山才慢慢开始释然,就是很平常地走了一段路,一切都很平凡,繁华一瞬也是平凡,或者是不是可以说,平凡的生活里也藏着繁华?


不管怎么说,终于实现了一个心愿。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很好的人,这也是我觉得徒步最动人的地方,常常一个人出发,最后却成了一群人,大家五湖四海地来,不问来处也不问归途,因共同的兴趣,开开心心地同甘共苦一段路,彼此关照,收获一段共同的回忆,就很珍贵。

长歌有和,独行有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