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峡穿越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海盗半夜也发“毒”?这个小三峡和我们这里的环江三峡有点像,真的很美!
这次穿越结束,心情很激动。有想法付诸行动,确实很刺激,但也有很多不足,特别是摄像太差,不能反映景点的真实情况,不能给看官赏心悦目,有点遗憾。但是我去过了,心中就不会再有这个念头一直萦绕。也许我们不敢尝试的东西还有很多,就象那位农家的女主人,也许她从来不相信从她家那儿能直接到小三峡。敢想敢走不回头,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驴子,喜欢8264的原因了吧。谢谢各位看官!
还能拍到剩下的四龙标志,表明它曾经开发过。只是“三峡水库”这个名称是否侵权就不要去深究了。
趁着还有点亮光,赶紧赶路。终于到了穿越的终点——小三峡水库
当时我一个人不敢进洞,天又要黑了,只有匆匆离开。
躲军洞景色(转镇雄网)
一转弯,来到著名景点“躲军洞”,不得不详细介绍一下:
躲军洞,传说清朝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尾之际,石达开的部队在四川被击败后,残部经过长途爬涉,来到乌蒙深山,最后选择了“小山峡”来躲避清军的残酷围剿,在躲军洞里,他们信念不变,血战到底,坚持到咸丰十年(1862年),终因弹尽粮绝,义军在岩壁上刻下“天心虽已去,人力可回天”的悲壮诗句殉难,至今还有太平军的两米旗杆置于悬崖峭壁中。后人把该洞定名“躲军洞”。
  
躲军洞在镇雄县翟底河西岸中屯,南距县城20公里。翟底河古名直料河,是乌江的支流。源出贵州赫章古牛车山脊,由西向东折南流。上游称溜沙河,下游称热水河,翟底河居其中段。河流两岸,青山苍翠,绿草茂密,林泉幽深。相传,溜沙河原经高视槽北向流人长沟,罗英秀才(滇东北民间传说中的智者)至此,指河改道,斧劈山峰,削壁千切,于峰峦绝壁间开出数十里渠道,溜沙河即倾泻东南。流水如玉带,玉带若灵蛇,绕右岸崖壁上的躲军洞蜿蜒流过,直下七星关。如斯,俯临翟底河的躲军洞便另有一个美妙的名字——玉带天宫,成为一方名胜。
  躲军洞有上下两个洞口。从上洞口进,石壁上有佚名者题壁诗数首,显然是躲军避祸者所书。既有沉郁悲枪,怨天尤人的控诉,守善不报、家破人亡的悲凉,也很有几首故作旷达,自嘲、自诩的调侃、反讽之作。诸如:“避难在山园,谁人似我闲?家乡久抛别,非仙更似仙。”再如:“天心虽已去,人力可回天,内省原无疚,何化与惧焉。”人洞,沿右侧石壁行,有一平行走道,宽丈余,中高数文,穹顶,有钟乳石悬垂。
  躲军洞曲折幽深,洞中有洞,景中成景,奇峰异石,相辅相成,相互陪衬,相互辉映,造出万千气象。洞中有暗河伏流,不时闻喧声震耳。“暗河生风六月爽,空山幽静听涛声”,别有情趣。玉带天宫,幸而一游,真让人有人于洞天,飘飘欲仙的感受。
河道全是烂泥,一走就陷下去。天又暗得很,看到上空有座铁索桥,怎么也找不到上桥的路。
来到非著名的景点“回波洞”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