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介绍(二)——原紫竹林华商工会大楼、国民饭店 - 天津 - 8264户外手机版
原
天津紫竹林华商公会大楼
该建筑位于
河北路与
长春道交口。1920年12月建成,总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原为砖木结构,后于2003年11月在恢复原貌的工程中,为了提高防火和抗震等级,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天津华商公会成立于1919年3月,最初名为“天津紫竹林华商公会”。在1915年至1920年间,天津租界地的商业发展很快,吸引了众多华商投资,在租界地内各国均建有自己的商会,当时法租界的华商较其他租界集中,为了与外国在华的商会组织抗衡,在法租界的华商于1919年3月成立了自己的商业协会——天津紫竹林华商公会(当时“紫竹林”有租界俗称的意思)。1945年8月
日本投降,在天津的外国租界地被全部收回,法租界商会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租界地内各商家按照行业加入了各自的行业商会。该建筑后也几易其主,1949年10月后,天津工商联合会曾在此办公,“文革”中公安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迁到此楼,后转给了“民主同盟会天津市委员会”做办公楼。
天津国民饭店
该建筑位于和平路与
赤峰道(原法租界杜总领事路与丰领事路)交口处,正门为赤峰道58号,由
瑞士乐利工程司设计。该建筑建于1922-1923年间,原设计四层,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只建了三层。该建筑为
法国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平顶,大楼正门居中,楼顶部建有中间突出的女儿墙,主立面做横向古典式分隔,一层作仿石效果,突出庄重和典雅。该建筑总建筑面积6047平方米,饭店带院落,院内建有对称的盔顶凉亭两座。院子入口处建有塔司干柱式的古典门楼,门楼券顶有放射型凹槽分块,门楼上镶嵌着精美的锁石,门洞与大楼主体形成完美的整体。2000年金街(和平路)整修,保留了门洞建筑,拆除了围墙,将院子用绿地与和平路隔离开,形成了通透的空间。该建筑历史悠久,1926年11月罗章龙(1896-1995)曾在此主持召开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1933年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再此遇刺并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