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中矩的轻型背囊----- DEUTER ACT LITE 50+10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在正式报告之前,首先感谢8264与deuter 在众多的申请者中选中我,让我有机会体验这款型号为33750 的DEUTER ACT LITE 50+10 穿越系列背包
     
呵呵,相对8264里的山友来说我连菜驴都算不上,只是个爱好者,我是一个骑友,但我也喜欢爬山。通过我们当地的户外群,逐渐认识了一群登山的朋友,周末不骑车的时候就跟着大家一起去徒步,去登山,去宿营。慢慢的也添置了一些东西,包、垫子、炊具、睡袋帐篷等等,越来越多,35升的包终于放不下了。一直琢磨着该添个大点的,起码可以装2、3天出行的东西,于是申请了这个包。
我对包的认识很肤浅,大部分知识来自身边驴友在饭桌上的传授,所以体验报告中有什么表达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指导,谢谢。
首先相关背景资料

---------------------------产品信息------------------------------

  
-产品型号:  33750 ACT Lite 50+10  穿越背包
-产地: 越南
-重量: 1580 g
-规格: 76*30*24
-拉链: YKK
-扣件: YKK
-负重: 建议负重 17.5 kg
-容量: 50+10 L
-颜色: 午夜蓝
-制造商网址  http://www.deuter.cn/
-材料:防破裂尼龙织品Ripstop210 / Duratex Lite
官方介绍:ACT Lite系列现在更运动型和时尚感,并且在技术上专为纯粹追求最轻量化主义者而设计,双扣式可以拉伸的前间隔提供了更多存储你的装备空间。前工具环也可以轻松地外挂其它装备。该款修长的背包与坚实的腰带设计,当徒步或登山时足够空间让你的身体移动。
详细资料:拉伸前间隔。坚实多层结构髋带与‘前拉’式腰带功能使髋带容易扣合上。新款背负的负重能力更好了。 软边肩带, 可移除轻便双条X铝架 ,顶盖贵重物品袋,内置湿衣物收纳袋,侧网袋,冰镐环,拉伸前间隔,压缩和稳定带,双层底部面料结构。

       --------------------------体验人信息---------------------------------

   

    ID:kingmacro
    性别:男
    年龄: 35
    身高:1.74m
    体重:75kg
    脚码: 42

户外经历:户外运动爱好者,爬山、骑行、游泳、腐败游样样喜欢,2002年开始第一次登驼梁,2009年开始骑行,目前以骑行为主,保持每周一次单日100公里的骑行。

    体验经历:   

1、Kolumb哥仑步)33351两栖鞋体验报告
  
http://u.8264.com/sup-reportinfo-id-1260.html

2、我的猛龙------OSPREY raptor 14 背包体验报告

http://u.8264.com/sup-reportinfo-id-1353.html

    --------------------------装备设计评述---------------------------

    按照背负、包体、顶包的顺序介绍吧

     背负:     

我把它分成5个部分分别介绍:
①VARI-QUICK快速调节系统,可以方便地调整背长,细节图如下:
背部有十个档位可以调节,调节的方法也很简单,包裹住其中四节,粘上就可以了
在很多的网站介绍中都对这个系统推崇备至,认为很好的解决了背包的适用群体,适合大多数人背负,但是在试背的时候(在刚接到8264通知的时候,我跑到当地户外店进行了试背,并聆听老驴们的教诲,呵呵)发现即使身高,体型差不多的人对档位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崔哥1.70米是从上边数空2个档位,而我1.74米需要从上边数空4个档位才舒服,空2个档位就觉得咯背,腰部也不贴合,估计是和腰部的曲线有关,刚才上网查了一下,同样的背包,有位驴友1.69米是最上边4档。
所以虽然是可调节系统,买之前最好还是去实体店试背,曲度不大,不建议芙蓉姐姐购买。
还有一个疑惑,十个档位的缝合处都没有加固处理,包重了会不会出问题,等待检验。

  ②Deuter特有的Aircontact system拔热透气系统

以下是官方网站的介绍:
1.透气垫是用特殊的可吸入中空凸起泡沫材料制成:气筒通过可吸入空气接触系统有效地使空气流通。
2.时尚背带:里面是由柔软的空气网孔线状泡沫状材料制成,外面则是硬泡沫状材料附着其上,PE增强和提高装载量。
3.VARI-QUICK系统可以方便地调整任意背长(40+10或更长)。
4.铝框架结构保持身体运动时,包可以有扩展地运动。
5.肩带采用空气网孔线状制成。
6.耐用的背带使背包保持最佳位置。

背负填充材料----多孔透气材料的细节图
我这里现在已经是北方的冬季,穿着较厚,这个透气效果留待以后检验。

铝框架结构:由3根铝制支柱构成,但横向放置的短柱与官网图例中的形状明显不同,没有头窝的设计,就是一根直棍,我试图拆下来拍照,没有成功。
呈X型支撑的2根铝质支柱形状为轻微的S型,设计成脊背的形状,官网介绍可以将铝柱微弯成合适的形状。
呈X型支撑的2根铝质支柱抽出的细节图:
水袋孔细节:

水袋孔下的提带进行了加固处理。

肩带:

还算厚实的肩带十分的简洁,上边除了水管扣以外,再没有其他可以外挂的卡扣和织带。我喜欢在包上挂个手台、水瓶什么的,相当的不方便。

水管扣细节:
胸带扣:
白色的小卡子是我水袋的配件,卡在胸带上正合适,这样水管就不用再胸前乱晃了。

腰带:
厚实的腰带,前拉式收紧带可以使背包合理的紧贴髋部,减少背包晃动,减轻背负强度。
腰带上的小包:

容量挺合适,我装了一袋牛肉干、一袋奶片、两包豆子,当然同时装卡片机和手机野没问题。

腰包只有右边有,左边只缝了一块布,不知道做什么用。腰包和布片只有上下两条边缝合到腰带上。  

前拉式收紧带的带子确实有点长,有网友也说过这个问题,但是正好可以塞到腰包和布片后边。

包体:

主仓:桶装主仓  设计宽大简洁,如升包后可以装载更多物品。

睡袋仓:比较大,有隔仓拉链与主仓分隔。

仓内的标签:

这个码是作什么用的?

袋鼠仓:在背包前部,大型网状结构放入杂物相当方便,我放凉鞋和雨衣用。

袋鼠仓扣件细节:

这里并没有进行加固处理。

侧袋:背包两侧有大型网状侧兜设计,并配有收紧带

1.25升的矿泉水瓶可以放下
收紧带细节,包体正面有4个外挂环
细节:
包体上的绣标:
包底的双层耐磨材料: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包底有个明显的瑕疵,挑线。

水袋仓: 很大,3升的水袋装进去,空很大的空间

顶包:  顶包上有4个外挂环

内置钥匙挂钩,单拉链
顶包是固定在主仓上的

   顶包内侧有贵重物品仓

细节:顶包拉链
细节:压缩扣,走线相当的不齐
细节:顶包上的绣标

随包的标签:
没有保修卡,没有办法在官网注册,能否给保修卡。
  
----------------------------郊外装包实验------------------------------
包收到的晚了点,错过了出行的团队,调整计划,周六骑行,周日带全家郊游扎营,顺便做个装包实验
装包物品:

负重情况:

-5棉睡袋  2000G

冷山2AIR帐篷 2500G

TRACKMAN加厚自充垫   1400G

或六角垫       550G

山瑞D1   

急救包    云南白药、敷料,碘酊、气雾剂、创可贴、黄连)

抓绒一套   

火枫的105炉头 K7锅 彩板加气罐

雨衣+地布   

饮用水  3L水袋   

4餐 饼+牛肉+挂面  (压缩饼干备用)

小刀+手机+相机+零食+防雨罩+其他杂物  

含包重量在15.5-16.5公斤左右。(一公斤差在带哪个防潮垫上)

装包实验:
首先是六角垫,侧面的压缩带比较短,六角垫无法外挂,只能内置。拆开帐篷,分层装包
问题是内装了六角垫,水袋就装不进去了。而且棉睡袋占得体积也很大,2日的东西装了这么满。
  
只好把六角垫拿出来,幸运的是加厚的充气垫可以外挂在侧面。回家后上网看技术贴,原来也可以这样挂六角垫
这样挂行不行呀,老驴们指导一下,毕竟袋鼠仓扣没有作加固处理,不会把那个扣拉掉吧?
我不喜欢窄窄的充气垫,不舒服,容易滚下垫子,我还是琢磨着换个羽绒的睡袋吧,轻又小。
  

----------------------------实地体验------------------------------

林州高家台——仙霞谷——南水段——东垴坪——山西省平顺县东寺头乡南凹村——张家凹——苇池凹——朝阳沟——石板岩。

全程25公里,探路,穿越,有两次爬升过程,高差约1000米,中等强度。本次活动领队为邯郸山川户外的会长,林州远征户外驴友智多星全程义务向导,一并感谢。

沙棘果
     一天的穿越本来没有必要带大包,我原来的35升的就足够了,但考虑到本次只给了3个周末的时间供体验,已经错过一个了,询问群里的驴头,本月的宿营安排靠后,其他都是单日的穿越。而且发现我35升的小包竟然比这个50+10的还要重近400克,所以本次穿越带上了这个背包,为了保证体验效果,我主动要求带双人份食物和水,以增加重量。

本次负重情况:

山瑞D1   

急救包    (云南白药、敷料,碘酊、气雾剂、创可贴、黄连、葡糖糖粉)

抓绒一套   

炊具(火枫105炉头 K7锅 彩板 塑料饭盒加气罐)

雨衣+地布  

泡沫坐垫   

饮用水  4.3L

2人份合计4餐 饼+牛肉+挂面+三人份羊汤

小刀+手机+相机+干奶片+葡萄干+牛肉干+防雨罩+其他杂物  

实际称重为13.7KG,含包。

装包图:
  
  
  
  难看的攀爬,最下边的那个就是我,在这个攀爬过程中,有一次抬头向上望,觉得包顶后脑勺,没敢多体验,迅速通过攀爬段后,试了试后仰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包打的很小,都顶头,装满了会不会影响就大了,下次宿营会重点体验,也请有经验的朋友指点一下。
荆棘丛中穿行,进山的时候拿掉了背包罩,目的是测试一下轻质材料的耐磨性,中午熬羊汤的时候检查了一下背包,还好,没有挂伤的痕迹。
中途休息的时候,检查了一下,背后是干的。
更多的照片看我的相册吧。
    DEUTER ACT LITE 50+10 背负舒适,与背部形成良好的贴合,在本次单日穿越中,有涉水路段,跳跃,攀爬、荆棘丛穿行,在各种动作中能够较好的保持身体的平衡。
     --------------------------------总结------------------------------
   这是一款中规中矩的轻量化背包,颜色、整体设计都比较沉稳,没有很花哨的东西,非常简洁,外挂点也比大多数轻量包要少,身材修长,适合2-3日的徒步、穿越活动。
    轻量化的设计:实际量了一下,只有1.6KG,比我的35升包还要轻,采用了很多的轻质材料;
    舒适的背负系统:符合背部曲线的X型支架很好的贴合在背部上,在本次穿越中背包能和身体稳定的结合,背负舒适;
    良好的耐磨性:在户外店中做了比较,本款与多特中的重型背包相比,面料略显单薄,但在本次穿越中大多数时间是在树林和荆棘中穿行,表现良好,没有损伤。
   有两个疑惑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验证:一是可调节背负只是简单的粘扣,可调节的档位也没有进行特别的加固处理,在负重较大情况下,会不会有问题;二是在包装满的情况下,攀爬过程中。头部活动是否会受到限制。
   几点建议:
  1、质量控制有提升空间,例如包底的跳线,我在担心以后会不会变成个洞,头包卡扣处的走线不齐等等;
  2、在肩带上增加几个外挂扣或者织带,很多大厂的轻型背包上也有,并不增加多少重量,能有很大的方便;
  3、侧边压缩带增加5CM,就可以挂泡沫垫;
  4、送防雨罩。
很全面翔实!
MCDOWELL: 很全面翔实!
谢谢您的鼓励
看得出来LZ是用心体验和评测的,赞一个!
看你的装法真的很不专业,后边的图片怎么没看到防潮垫
76389547: 看你的装法真的很不专业,后边的图片怎么没看到防潮垫
哦,是这样的,一日的穿越没带防潮垫和帐篷哦,前边的是内置了哦,我刚刚开始徒步,好多东西正在学习过程中,请多指教
好包啊。除了肩带上没拉环是个弱点,其他都挺好,特别是那重量,让我这个用2.6kg 70L大包的人,垂涎欲滴啊。

直觉,楼主的那个棉睡袋还可以好好的压一下,冬天的东西,都装在里面,已经不错,无论2天还是5天,除了吃的有增减,其他都差不多啊。
http://u.8264.com/sup-reportinfo-id-1461.html  也请楼主支持下我的评测吧
非常用心的报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