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元素08 于 2011-2-17 18:27 编辑
四、李坑游记
在婺源老车站,我们坐到晓起的中巴,第一站直奔李坑,坐车20分钟,一人4元,途中经过月亮弯。
月亮湾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早上8点之前,这时人也最多
月亮湾过过去不远,就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李坑,距村口还有500多米时,发生了严重堵车,路上全是大型旅游车,堵得水滴不漏。我们只好走路到李坑景区,看来今天选择先玩李坑,是无比正确,车过不去,其它景点也玩不成。
旅游团的游客,也纷纷下车步行到村口,人群浩浩荡荡,李坑玩的人,超过我的想象。
李坑景点大门,这里通行,以指纹和卡通行。
介绍一下李坑:形容这里最多的词是:小桥、流水、人家。共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田,后一部分是古民居,中间有一条小溪穿过,是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
李坑村前的油菜花在2月底就开过,现在只是一片绿色。
一条小溪直通里面村庄,溪上有一座小桥,这是中书桥,据说是一位中书(官名)捐建的,这里的廊桥,建得比较简单,但和周围的风景倒也相配。
溪边人满为患,寸步难行,李坑在几个景点之中,商业化最严重的小村,到处都排满了小摊。村前的那一块大土地,我们走了20多分钟,才来到后面的古民居。
李坑印象:由于过了花期,在这里并没有并没有看我想象中油菜花,村前那一大片绿色,让我有点怅然若失,进村时的时间是九点多,正是游客最多的时候,一个小村,它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安静,宁静破坏了,小村的神韵也就没有了。我们在人声,导游的话筒声中,去寻找传说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平心而论,李坑还是非常美的,村中间的小溪,水清澈见底,马头墙、斑驳的砖瓦、高大的门,倒映在水中,有一种特别纯净的美。旅游,有时需要用心去感受,一处风景都有他的内涵与历史,心和景交融了,外界喧嚣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话说回来,如果在一个淡季来这里,并且下着小雨,这里风景就会一种别样的风情!
村里的居民,还是喜欢在溪边洗衣、洗菜,千百年来的不变的习俗,正讲述着小村的变与不变!
每一座大宅,都有一段故事,这故事已弥漫这空气之中,繁华已经不在,精彩却写满了每一座房子。
每一座大宅,都有精致的木雕,砖雕、石雕,精美程度,能看出主人的实力。
在村中心,是两条小溪汇合的地方,左边小溪仍是严重的商业化。左边却是安静的小溪,团队是不来这边,这给了我们片刻的宁静。
在李坑的后方,有一个小山包,登上小山包,可以看到小村全景。从小山包下来,参观了李知诚的武状元的古居,婺源的老房,结构大致一样,一个大门镶嵌了精美的砖雕,然后就是两三米宽的小天井,天井后面就是客厅,客厅也就十来平米,客厅上还有阁楼,四面木雕精美无比,天井上只一两平米的透光,在这老房中,李知诚只是众多人才中一人。
走在村中,还有一种风景吸引着我,就是这里人们,每一个小孩,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几千年的徽州文化,在一本书上,我读了婺源典故,这‘婺’字是一位手执矛盾的少女,这里人,都是这少女的后代。都是大智大勇之传人,所以造就了这里人才辈出。
十一点,结束了李坑景点,下一个景点是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