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茶香走近千年茶马古道--大黄旗飘扬古道,野趣喇叭河,偶遇大群羚牛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本帖最后由 盛开的格桑花 于 2011-8-27 13:28 编辑

        在雅安的山水之间,蜿蜒着一条被一双双沉重的脚印踩出的小路,它纵贯千里,走出了一条关于“茶”的生命线,这条路,就是穿越千年岁月的“茶马古道”。从初创到繁盛,再到沉寂,茶马古道一直承载着雅安千年茶文化的厚重,静守着雅安美丽的山水风景。2011年8月18日,由“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组委会主办,雅安市旅游局、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局、成都商报承办的“穿越千年古道,探寻茶马秘史”茶马古道徒步穿越主题旅游活动的18名体验者,穿着由瑞典品牌Pinewoodpinpai盘雾赞助的快干衣裤和鞋子再次踏上了这条千年古道,开始了一段充满趣味的旅程。这次活动我客串了一下8264的记者也加入了这次神奇之旅,跟大家一起去探秘茶马古道。



本帖最后由 盛开的格桑花 于 2011-8-25 16:05 编辑

"马古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经济文化交流意义,被学术界称之为"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是与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海上之道、西域之道、南方丝绸之路、唐蕃"麝香--丝绸之路"相并列的第五条国际通道。
  "
茶马古道"形成于两千多年前,其衰落仅仅半个世纪;"茶马古道"东起云南四川,会合于昌都地区,穿越整个西藏中南部,通经南亚、西亚诸国。数千公里沿途,荟萃了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且文物遗迹众多,历史积淀深厚,蕴藏着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被国内外旅游专家称之为"世界级的旅游绝品"。
  大致说来,
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这么两条:一是从云南的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奔子栏、德钦到西藏的左贡、邦达、然乌、察隅或昌都、洛隆、边坝、嘉黎、工布江达、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一条是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或从康定甘孜德格昌都),与上述线路重合,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或经阿里西行克什米尔。在两条主线沿途,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蛛网般密布在这一地带的各个角落,将滇、藏、川"大三角"区域息息相关地联络在一起。
  
四川雅安茶马古道[url=http://www.57uu.com/chuanzhangxian/]川藏线[/url]的起点,也是最早向西藏输入茶叶的原产地,雅安茶马古道的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被称为最早的"
茶马古道"的"牦(旄)牛道",即:由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崍)、雅安、严道(荥经),逾大相岭,至旄牛县(汉源),然后过飞越岭、化林坪至沈村(西汉沈黎郡郡治地),渡大渡河,经磨西,至木雅草原(今康定新都桥、塔工一带)的旄牛王部中心,便与雅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藏族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伴随茶马互市、茶马贸易的兴旺而开通的商道,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
茶马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与吐蕃交往时期,茶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主要由雅安云南等地传入吐蕃。
  五代及宋时,内地战乱频仍,需要从藏区采购很多战马,同时,中央政府为了籍助茶叶贸易加強与藏区各部路的政治关系。于是正式建立起了"以茶易马"的互市制度,使茶叶输藏成为政府专门管理的一项重大国策,从而保证了茶叶能长期、稳定地供应藏区。宋朝在熙、河、兰、湟、庆等州设置专门的茶马互市的市场,实行茶叶专卖的"引岸"制度。这一时期在
四川的黎(雅安汉源县)、雅(雅安雨城区)设立茶马互市口岸,专门供应藏区茶叶。由于当时所易三马的主要产自青海一带,故大量的川茶是从川西的邛崃、名山(雅安名山县)、雅安雅安雨城区)和乐山等地经成都、灌县(都江堰)、松州(松潘),过甘南,输入青海东南部,然后分运至西藏青海各地。这条茶道一直延续至今,经由这路输往藏区的川茶被称为"西路茶"。
  元朝仍重视茶叶向藏区的销售,曾一度设立"西番茶提举司",由官府统购茶叶,在碉门(
雅安天全县)等地互市。因官府加价过高,难以为继。元朝官府不得不放弃经营,改由商人自行购销,按引纳税,听其销往藏区。
  明朝,为了加強与长河西、朵甘思各部的关系,缩短运距、方便茶运,明太祖命
四川官府劈山开道,开辟了自碉门(雅安天全县)经昂州(岩州,今泸定岚安镇)逾大渡河至长河西(康定)的"碉门路"茶道,并于昂州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成化六年(1476),又规定乌思藏、朵甘思各部朝贡必须从"四川路"来京。于是,四川不仅是边茶的主要生产地,而且成为了"茶马互市"的最主要贸易区。形成了黎(雅安汉源县)、雅(雅安雨城区)、碉门(雅安天全县)、岩州、松潘五大茶市口岸。明代的茶马古道分为"南路"(黎碉道)和"西路"(松茂道)两条。"南路"茶道中,由雅州至打箭炉(康定)段又分为两路:一路由雅安经荥经(雅安荥经县),逾大相岭至黎州(雅安汉源县),经泸定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炉,因其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为"大路";另一条是自雅安经天全(雅安天全县)两河口,越马鞍山(天全县二郎山),经昂州,过大渡河,至打箭炉。因系山间小道,故又称为"小路"。由这两条路上运输的茶,分别被称为"大路茶"与"小路茶"。
  清代,茶叶输藏规模及汉、藏茶道的开拓又有长足发展。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虽停止茶马贸易,但却十分重视茶叶输藏,清廷放弃了对藏区茶叶供应的限制,使茶叶大量输入藏区,由于清代茶叶输藏规模扩大,促进了
茶马古道沿线市镇迅速兴起和繁荣。雍正时置打箭炉(今康定)厅,"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为闹市焉。"使边茶市场由雅安碉门(天全县)深入到藏区,从此打箭炉成为南路边茶总汇。
  清末由于印茶入藏,使汉、藏经由
茶马古道而进行的茶马贸易受到冲击和影响。为抵制印茶,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改良茶种,整顿茶政,在打箭炉设立分公司,并在理塘巴塘昌都设立售茶分号,保证内地茶叶迅速销往各藏区。内地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
  如今,
茶马古道沉寂了,岁月掩埋了当年由骡马、牦牛踩出的小道;但是,宋代曾在这里设立的"茶马司"和由民政部特批向藏区专卖边茶的茶厂以及天全县紫石乡境内的古道遗迹在今天仍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雅安仍是追忆茶马古道的宝库。
出发前的准备


长鸣的背包上醒目的8264网址
   下午一点在成温立交桥集合后,大家统一上车,派发了pinewood品牌的速干衣裤和鞋子,一路向雅安地区名山县出发

  
第一站是蒙顶山,坐缆车上山
       蒙顶山一向被认为是世界茶文化圣地,祭拜植茶始祖是一种传统,因此在18日的启动仪式上,体验者们一大早就开始了采茶、炒茶的体验活动。待活动开始后,又与蒙顶山茶马文化表演团的团员一起穿上了背夫们穿过的汗褂子,背上了沉沉的茶背子,拿起了丁拐子,完完全全的还原了一段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生活,更通过体验者代表焚香祭拜茶祖,以表示对茶文化的重视。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寻访将贯穿在接下来的5天行程中。接过队旗的体验者代表更表示,这次活动定会是人与历史邂逅,人与自然融合,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的一次体验,是全国所有喜欢户外运动者积极响应参与的一件有意义的大喜事


本帖最后由 盛开的格桑花 于 2011-8-25 17:45 编辑


哈哈,此人是不是很像背夫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