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行遇见了互联网,原本波澜不惊的生活开始了滔滔不绝的巨变。”10月18日,在旅游大数据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从懵懂的70年代中国旅游谈到新常态下的旅行,又从新常态下的旅行谈到了互联网带给旅行五大变化。
旅行遇见互联网 生活开始了新常态
戴斌说,当前,旅游已经成为国民的、大众的、日常的消费选项和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仅国内旅游就有5.26亿人次的市场规模和4213亿元的消费规模,预计到2015年年末,国内旅游人次将会达到40亿。作为转型与发展中的大国,旅游领域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意味着旅游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借助于移动通信、互联网和大数据,游客在目的地空前地介入当地市民的生活和休闲空间。过去旅游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市民去逛超市、去逛百货商场、去看电影、去喝咖啡、游客去哪里啊?游客从机场坐大巴到酒店,进景区购物、吃团餐,然后回去了。两个是一个割裂的世界。但今天游客更愿意去哪里,他们不再仅仅去专门为游客准备的场所,更愿意去外滩、去锣鼓巷、去西湖、去随便任何一个地方走一走。
他认为,如果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生活方式每天都需要不断地话题来刺激它,它一定不是常态化的,一定不是成熟的。当旅游进入常态化以后,它可能不再是每天都要讨论的话题。
旅行遇见互联网 旅行的组织方式有了新变化
当旅行遇见互联网,旅游与旅行的组织方式不一定是团队的、集体的组织方式,而是互联网时代下更多的兼容了面向散客和自助的旅游方式。戴斌说,从我国旅游与旅行市场宏观数据来看,国内旅游的97%、出境旅游的65%、入境旅游的85%的游客,已经不再仅仅把自己的行程完全交给旅行社去打理。
他介绍,入境的外国游客和港澳台同胞对内地目的地信息的了解,38%来自于互联网,而来自于旅行社、门市部的咨询和目的地、政府的推广活动分别只有2%-8%。
旅行遇见互联网 时尚开始有了新选择
戴斌说,旅游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一件事情,是一个时尚的事情。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地方美丽不美丽,值得不值得去,已经不再是某个拥有信息垄断权力的精英机构说了算,而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游客的主观感知和评价分享结果说了算。
他举例,一次国际性的研讨会上,有几位目的地推广机构的市长讲各自目的地信息。某市长说该市是多少朝的古都、 GDP多少、市场多大、出过多少名人、获得国家的什么牌子,讲完却没人记住讲了什么。而一位外国游客简单了描述了他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在这个城市的火车上,看到一位农村大嫂解开怀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感到中国人是那么安祥、那么充满母性的光辉”,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网站、邮件、博客、QQ空间、微博、微信,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之多的传播渠道,如此平等的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戴斌说,还有移动通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商业创新,人们不仅可以低成本地获得目的地多元化信息,而且可以越来越方便获得各种各样的旅行信息。流动的信息、方便的获取渠道和低廉的价格,进一步加速了旅行进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历史进程。
旅行遇见互联网 商业开始了新模式
“山山水水和历史文化仍然会是吸引游客到访的理由,但他们更需要全面而深入地体验整体目的地生活环境。”戴斌说,从生活视角来看,异地生活方式从来就不存在一个封闭的旅游世界:公交、地铁、出租车本地人可以乘坐,外地人一样可以坐;餐厅、酒吧、咖啡厅,本地人可以消费,外来的游客当然可以去消费;博物馆、咖啡厅、影剧院、明星演唱会,本地人可以去,外来人更可以去。民航、高铁、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约车平台业务的商业创新,城市和乡村自然而然地就还原成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旅游产业的边界一旦打开了,在资本、技术和创业者的共同推动下,面向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和面向外来游客的旅行服务将会不可阻挡地、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商业创新空间。事实上,旅游与旅行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旅行遇见互联网 观念和思维要改变
如何把外来游客的需求叠加到目的地存量需求上,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场空间呢?如何让面向本地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共资源、商业资源、才能、人才等无形资产的资源为旅游所用呢?戴斌认为,在越来越去中心化的时代,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的民间的力量和社会群体的活力去创新引领旅行和互联网的未来。
他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司法机构观念和思维要改变,既要从市场效率出发支持旅行与互联网领域一切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也要从社会公平着眼,为那些在时代进步和市场转型过程当中受损的群体提供就业指导、产能转型等方面的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