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登山——北师大登山队攀登雀儿山纪实 ( 附高清纪录片 多图 持续更新中)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本帖最后由 郭昱 于 2016-1-13 03:06 编辑



    大约在200810月份的时候,还在念大四的我受朋友邀请到北师大参加他们的登山报告会。那年,北师大的学生第一次攀登雪山,他们当年登山报告书起了一个响亮的题目——起飞。也正是那一次报告会,让我第一次了解了登山。让我意识到,原本遥不可及的雪山,也并不是那么的不可接近。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拍北大、人大这些学校的登山队,他们登顶的成功率更高,队伍建设也更加成熟。我告诉他,因为这里,是我登山之梦起飞的地方。
    2015年,我第二次跟随北师大的登山爱好者们攀登雪山,并将攀登的过程用镜头记录下来。这一次,他们选择的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雀儿山。雀儿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主峰海拔6168米,山势险峻,四周有十余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是川藏交通要道,当地素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的说法。攀登雀儿山困难重重。首先,登山者们需要换乘几次交通工具,辗转数日才能来到雀儿山脚下;从登山大本营到冰川末端的1号营地之间有800多米的高差,中间需要穿过又长又陡的碎石坡和落石区;从1号营地出发上冰川,不久之后就要经过危险重重的裂缝区,在这次攀登过程中,我就两次掉落到了冰裂缝中;穿过裂缝区之后,挡在登山者面前的,是两道巨大的冰壁。因为遇到大雪和强风,北师大的登山者们今年并没有登上雀儿山的主峰,队员们止步在海拔59006000米之间的地方。
    为什么要登山?这是几乎每一个登山者都曾被问及,也都曾问过自己的问题。登山的体验远不能用美好二字来形容,有些人登山,是为了看不一样的风景,有些人是为了磨砺自己,有些人是为了攀登过程本身,也有人是为了征服未登峰的荣耀。但为了这些,登山者们时时刻刻都要冒着缺氧、高山病、冻伤、失温、落石和滑坠等种种致命的风险。今年出发之前,一个年轻队员在聊天的时候问我,他并不是很热爱雪山、热爱攀登,可他为什么就觉得非去不可呢?我想不出更好的答案,只能告诉他,这或许是流淌在他血液中的东西。登山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无论过程怎么九死一生,不管它带给你怎样的伤痛,总有人义无反顾地走上这条道路,并且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停下攀登的脚步


本帖最后由 郭昱 于 2016-1-13 03:06 编辑

↑夕阳下的雀儿山主峰。
本帖最后由 郭昱 于 2016-1-13 03:07 编辑

↑队员们向着C2行进。
本帖最后由 郭昱 于 2016-1-13 03:07 编辑

↑队员们在冰川上行进。 ↑队员们在冰川上行进。

像北师大登山队学习。

    早在半年多前,队员们就开始了体能和技术训练。每年山队招新的时候都能吸引很多小伙伴,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能留下的只是少数。 ↑2015年1月,登山队在北京密云进行冬训,队员们在学习冰坡行走。 ↑2015年1月,登山队在北京密云进行冬训,队员们在学习冰坡行走。 ↑2015年1月,登山队在北京密云进行冬训,一名队员在练习沿绳下降。

西师的来帮顶,不知道今年有没有机会去雀儿山。已经等了大二三和奥太娜

    开春以后,山队全面展开体能和技术的训练,一周跑一次25圈。5、6月的时候,队员们在北大参加巅峰户外学校举办的高校登山培训课程。学习了结组、修路、裂缝救援等技术。
    给巅峰户外学校点个赞。近几年来他们一直在义务为大学生进行登山培训,这些培训拿到社会上基本都要3000到4000块钱一个人。系统的培训让那些有登山梦的学生们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进行攀登。
    培训技术的同时,巅峰户外学校的老师们还讲解了登山的风险控制和登山环保的知识。学好技术不难,但有一个好的意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开始的时候就将这些正确的意识教授给年轻的攀登者,对今后登山的大环境绝对是一件益事。 ↑3月20日,队员们在北师大西操场跑圈。 ↑6月6日,队员们在北大参加巅峰户外学校举办的高校登山培训课程。 ↑6月6日,一名队员在北大参加巅峰户外学校举办的高校登山培训课程。


    大学生登山受的限制比较多。一双能上6000米的高山靴价钱怎么也得3000+了,再加上冰爪、安全带、盔、锁、扁带、包、羽绒服、冲锋衣。。。。。。光置办一套装备的费用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就算能用协会或者各地登协的技术装备,自己需要购买的东西也不少。协会和各地登协的技术装备也都比较有限。    因为机会难得,队员们在训练的时候都非常刻苦。 ↑6月8日,队员们在爬楼梯锻炼。因为出汗多,味道大,没人敢和我们抢电梯。 ↑6月6日,一名队员在练习攀岩。 ↑6月12日,队员王小燕在攀岩后下降。

其实你们应该能登顶的,尤其是最后阶段,感觉还是不能吃那苦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