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提升中国城市品质 一线城市优势明显

业界 8年前
2月16日,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2015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排行榜选取了竞赛、场馆、大众体育、体育旅游等四个体育相关指标,依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库,对334个地级行政单位及4个直辖市进行数据统计排名,以挖掘体育及其相关产业对一座城市集聚多方面资源、提升城市影响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综合榜单来看,13个城市包揽了所有四个子榜单的前10名,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局面。其中,北京三个第一、一个第二,上海一个第一、三个第二,京沪在体育活力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异常稳固,占据第一梯队。南京列场馆和大众体育的第三、竞赛第四,广州列体育旅游第三、场馆和大众体育两个第四,两地形成第二梯队,竞争激烈。天津、杭州、武汉三个城市在每个子榜单中均位列前10,归入第三梯队。其余6个城市成都、深圳、青岛、重庆、济南、长春属于第四梯队,在四个子榜单前10中都获得了1到3个排名。

2015年是世界的体育小年,能否主动选择引入赛事对于城市体育活力的显性反映更为明显。如福州承办全国青少年运动会、鄂尔多斯承办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这两个城市在竞赛类榜单和总榜中均位列前35名之内。

职业联赛和大众体育反映了城市体育的覆盖范围和日常态势。11个排行靠前的城市拥有10个热门联赛的48支队伍,占136支职业联赛队伍的36%,显示出极高的集中度。而西部城市在大众体育前103位中的数量(12个省市区的28个),多于中部城市(中部8省的24个城市),至少说明在发展和服务大众体育方面,西部城市并不落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呈现出与其他业态相融合的态势,体育旅游就是其中一项,各地以体育搭台带动旅游经济的模式也日益增多。数据显示,本次体育旅游榜单与2014年全国城市旅游收入排行榜高度一致。在该项得分前90的城市中,东部城市44个、中部城市16个、西部城市30个,这种东部第一、西部其次、中部最后的局面,反映出体育旅游对于地理特色有一定的依赖关系,西部城市依托地理优势,通过各类体育活动,逐步成为吸引体育旅游爱好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也说明西部城市在此方面的强大实力和成长潜力。

体育与城市有着天然的联系,体育能够树立城市形象、城市能够赋予体育更鲜活的生命力。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李中文认为,体育要想有大发展,一定要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大循环中,“体育是很好的媒介和桥梁,城市通过体育可以推介资源、打造品牌;城市是体育很重要的支撑,支撑体育多元发展和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只有把城市和体育更紧密结合,体育和城市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状态,互相借力,互相促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