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一样两个人的装备 另一种思路的轻量化

装备综合 8年前
2个人,4天徒步,露营3晚,算一个小长线了。这次的线路跟我以前所有走过的都不一样,因为这次是带着女朋友去。所有的装备选择以舒适为第一考虑,我并非不能负重,最终装好包却依然比较轻量,还是要思考一下轻量的手段与目的。

两个包都是花岗岩,我的依然雪豹58不用头包,给女朋友准备的是花岗岩陆森45,陆森系列的现在用的人应该还很少,我又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年初在展会上见到陆森系列就准备收一个。陆森系列确实已经失去很多花岗岩特有的外观特征,不再风格突出,背负和雪豹58的还是一个套路,树脂背板加透气垫,依然舒适轻量,只是调节肩带长短的设置繁琐了一下,是通过魔术粘贴来调节,调的时候很难一次对准。陆森的负重和透气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4天行程,1个58L的雪豹,1个45L的陆森,2个并州牧背部加厚蛋槽分别内置了,我的雪豹里面还是一条棉睡袋,事实证明包足够装下,全程没有一点外挂。

帐篷我选择了可能很多人嫌重的自由之魂新繁星,我有很多种更轻量的帐篷方案,我为什么要选一顶1.95千克重的帐篷呢,很简单,我是带女朋友去徒步,舒适性第一,其他统统往后考虑。所以这顶空间宽大的双人帐篷成了首选。事实呢,两个人用过一顶帐篷,一个人分摊的重量还不到1千克,试问是1个人用1个1千克的帐篷更舒适还是2个人用1个2千克的帐篷舒适?我很早以前就说过,合作是轻量化的一个途径。

第一天是我女朋友搭建的帐篷,我没有动一下,她从来没有搭过帐篷,事实上搭建的非常好。因为这个帐篷确实比所有的挂内帐再披外帐的帐篷更容易搭建。我们总是在想当然的认为,很少去实践。

第一天的天气并不好,断断续续的下了下雨,第一晚的露营地偏离了线路,在一处山腰的小溪旁,晚上了下了阵雨,空气中水汽含量特别大,结露是必然的,而且结露非常多。两人用新繁星依然感觉空间足够的宽敞,空间大了才能谈舒适性的问题。

晚饭依然在门厅里面做的,虽然盛夏,晚上还是觉得有点冷,在帐篷外做饭有点吃不消。帐篷门厅的一大作用就是用来做晚饭,省了挡风板,挡风板我好像从来就没有用过。

第二晚的营地在湖边的沙石地上,有内帐的情况下我是坚决不用地布,于是花了点时间把地面平整了一下,把大一点的石子清理掉,平整后的营地没想到躺着跟草地一样舒服。砂石地面DAC地钉确实打不牢。

结露依然严重,这是必然,山谷里的湖边,水汽含量特别大,结露真不要怪帐篷。白天晒干就行了。

拼帐是一个轻量化的途径,前提是要有一个默契的搭档。拼帐的话有不少装备可以只带一份,没必要带的东西坚决不带,这才是基础的轻量化思路,而不是首先想让装备轻下去。很简单的例子,地布就是完全可以不用带的东西,营地灯也是没必要带的东西,挡风板也是没必要带的东西。

两条睡袋分别是凯乐石的-5度棉睡袋和遇青鸟的夜莺-6无拉链睡袋。这两条在只会看填充量重量的人眼里绝对是不合格的睡袋,先不说我用的这条1.4千克的棉睡袋会被嘲笑,另一条填充560克鸭绒,总重量1.1千克的睡袋更是会被认为皮子太重。

这条凯乐石-5度棉睡袋是我迄今为止睡过的最舒适的睡袋,棉睡袋就比羽绒睡袋舒适,我在寻找好的羽绒睡袋的程中一直没有忽略过棉睡袋,原本这条睡袋我想的是走常规周末线路用,也不在意重那么点,反正路短,睡的舒服更重要。这次走年宝玉则因为一开始的想法就是以舒适性为第一,索性我也就带了这条,于是每晚上都睡的特别舒服,都能睡到太阳照帐篷没法睡了才起,晚上温度能在10度以下,这条睡袋正正好,不冷不热。以为常规线路我想会用这条睡袋更多。

这条遇青鸟夜莺-6度睡袋在南京户外展看中的,是一件获得展会奖的装备。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拉链,用这条睡袋跟盖被子一样,进出特别方便,掀开被子钻进去再盖好被子。迄今我用过的最舒适的羽绒睡袋。

两条睡袋我都没有带收纳袋,都是直接塞包底,备了1个三峰的15D面料防水袋准备下雨时候装遇青鸟的睡袋,防水袋平常还当收纳袋用,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凯乐石的棉睡袋我是有心想试试淋湿了后还有多少保暖水平,防水袋也没有备,塞包底了包也不用防雨罩,我想的遇到下雨背包挡点雨就算了,结果是就第一天下了点雨,不足以淋湿睡袋。

睡袋直接塞包底是一个很好的装包方法,对包底的空间利用非常好,我会一直这样装包。

走长线晒睡袋是必不可少的,连续用两天,特别是遇到潮湿的天气,睡袋就会感觉到潮湿。

垫子毫无疑问要用我自己设计的背部加厚蛋槽。

这是我们工厂生产的体积最小的蛋槽,内置装包没有压力,谁说泡沫垫就要外挂呢?

在高原,还是泡沫垫好用,拿出来就可以用了,不然吹气放气这两个步骤就太折腾人了,而泡沫垫里好用的还属我设计的背部加厚蛋槽,体积小方便打包,正常的都可以内置包内,腰背位置加厚设计,兼顾到舒适和保暖。

说吃的啦!我自己去户外就特别注重吃的,特别是晚餐。这次带女朋友更是不能马虎,方便面冷食是坚决要杜绝的。我按3个晚餐的标准准备的蔬菜,晚餐必须有两个蔬菜,主食大米。

这是在兰州菜市场买的蔬菜,然后装收纳袋装包,这次试验了秋葵和茭白两种以前没有带过的蔬菜,其中秋葵放两天后有一半烂了,茭白放两天略有干枯,不过不影响。荤菜在兰州的一家牛肉面馆买了半斤酱牛肉用真空包装了,另外还有6个鸡蛋用鸡蛋盒装了。

炉子是比较重的PRIMUS一体炉,锅是一套比较重的爱路客不粘锅加一个小铝锅。用这个重的一体炉理由很简单,我的锅大,我的锅大是因为我要炒两个蔬菜。PRIMUS的一体炉太稳了,不止是说支撑稳,而且是性能稳,以前我也有过很多炉子,用坏了的用坏了,不喜欢的送人了,直到用了这个炉子之后我就只有这一个炉子了,极为可靠,从不掉链子。

爱路客的这套不粘锅虽然重,一个大号锅、一个中号锅、一个煎盘、一个通用锅盖,我却每次都带着,就因为锅厚炒菜好用,想吃的好就忍不住用这套锅。也用了有三年多了,不沾涂层也有一些脱落,不过依然好用。

高原煮米饭不好熟,不过也不是熟不了,经过几次高原煮米饭的摸索,我也算找到了方法。用重物压住锅盖就可以的,在5000米海拔以下我实测有效,可以把米饭煮熟,当然这就要求炉子的支撑稳定性足够,太轻量的一体炉不太能胜任,这也就是为什么用PRIMUS的一体炉的原因,足够的支撑又比分体炉轻很多。

另外一个小钛锅专门烧开水用,不沾油花。小钛锅做这个工作就很对位。还可以兼顾煮茶,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后就是烧开水煮茶喝,每人喝够一升才够。

特别讲一下为什么我如此重视晚餐以及晚饭后喝水。有时候我看到一些朋友说晚上睡觉冷,可是看他的睡袋防潮垫没问题,那很可能就是因为晚餐吃的不够多,没能够补充白天消耗掉的能量。晚上要想睡的好,晚餐吃好吃饱是基础,睡袋防潮垫再好也只是减缓身体热量的散失,它们并不能提供热量,只有吃进去的食物才能提供热量,如果白天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在晚餐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充,那睡袋再好耶要打折扣。所以到了营地,不管再累再困也要吃好这顿晚饭才能入睡。

喝水的重要性更不用多说,白天的跋涉,身体一定是在缺水的状态中,很多朋友在户外徒步过程中白天一次排尿都没有,这已经足够证明身体有多么缺水,白天在徒步过程中是不会频繁的喝水,人们也不愿意背太多的饮用水,白天出汗量又特别大,能让水分不过度流失就很好了,只有到了晚上扎营后才有了足够的补充水分的机会。特别是在高原徒步,应对高反的好方法就是喝开水。我的习惯是扎营后至少要喝够一升开水,喝到尿是清的为止。

很不情愿的讲讲穿。我是很不接受将户外服装列入装备,户外服装也是普通服装,而且还大部分很难看,穿衣还是舒适合体为主,只是户外有些时候注意一下排汗的问题,事实上运动系列的服装都可以。穿衣的第一要素是身材,身材不行穿什么都像地摊货,身材好,怎么穿都像大牌。

依然没有冲锋衣,我已经试验了冬季高原长线没有冲锋衣,第一天下了很多阵雨,只靠皮肤风衣挡雨,冲锋裤带了,穿了一天。挡雨的我准备了皮肤风衣、涂硅雨披、冲锋裤,雨披全程没用,没下那么大雨,下点雨皮肤风衣正好,能挡点又不闷。皮肤风衣我很喜欢用。

我穿了3天纯棉长裤,高原晴朗的天气正好。

我还穿了一双不防水的低帮徒步鞋,因为夏天,再冷也冷不到哪里,鞋湿了不怕,我更要鞋子的透气。

依然以迪卡侬为主。可能对穿的我抱有很大侥幸心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