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张家口崇礼区太舞滑雪场,一名10岁男童滑雪死亡;1月16日,崇礼区万龙滑雪场,北大女研究生李某滑雪时意外身亡。
三天两起死亡事故,且都发生在崇礼区,让滑雪安全问题一下子凸显出来。
专家观点:需平衡商业收益与大众参与
在冬奥会推动大背景下,冰雪经济受到热捧,但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不禁让人反思,热捧冰雪运动的现状是否需要“降降温”?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认为,许多新手不愿请教练陪同的背后,其实是因为雪场教练价格过于昂贵,教练一般按小时收费,价格在几百元不等,再加上雪票、装备租赁等支出,滑雪已俨然变成了一项“贵族运动”。
不过,滑雪场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滑雪场经营者表示,滑雪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雪票和滑雪装备租赁,而国内许多滑雪场目前还在亏钱,因为其收入主要集中于3个月的滑雪季,一年中其他时间则基本闲置,没有收入。所以只好在滑雪季提高门票单价,同时开发其他周边产品。
“正因此,国内滑雪场需重新思考商业收益和大众参与度的关系。滑雪场要加强四季经营,同时降低参与者的准入门槛,让‘滑一场雪’和‘请教练’这两件事不再那么昂贵,这样冰雪运动才能更加普及、更加安全。”张庆分析称。
针对事故频发对崇礼“冰雪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表示,希望能一分为二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不应该因噎废食,因为出现事故就过度反应,甚至视冰雪运动为“洪水猛兽”;另一方面,急速发展的冰雪经济确实需要“降降温”,借此机会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管理水平。
“事故频出,滑雪协会和有关部门要完善追责机制,是滑雪场的责任就重罚,不是滑雪场的责任就不追,让滑雪场对安全事故‘噤若寒蝉’,让滑雪者对这项运动有所敬畏。”张庆这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