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O专访 | 朱蔚娜:“所有人都能带着收获回去”是我最大的目标

专访 7年前
ISPO BEIJING 2017—— 第十三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于2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太地区运动时尚行业最重要的专业商贸博览会之一,此次ISPO 2017北京展汇聚了502家展商728个参展品牌,展示来自冬季运动、户外运动、极限运动、运动时尚和功能性面辅料等各个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技术。ISPO合作媒体环球网记者在展会现场特别采访了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朱蔚娜。


展示面积已用足 冰雪产业占比20%

张驰:您好,去年的采访我们聊到ISPO就像行业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很多问题,经过了一年,对于2016年户外市场咱们这边有没有一些数据能够说明市场变化?

朱蔚娜:2016年最值得一说的是滑雪市场的变化,今天上午在楼上亚太雪地产业论坛上,伍斌为我们发布了《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这里面有两个数据需要去提,一个是滑雪场从2015年到2016年增长了78家,达到646家,在中国的滑雪场数量又是新增了那么多,这样的话有场地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参与,所以滑雪人次已经达到1500万,比上一年又有20%的增长。

张驰:根据咱们展会的统计,2009-2013年户外装备的销售额增长是比较快的,大概每年有50%左右的增长,2013年到2015年增长在15%左右,趋于平稳,2016年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朱蔚娜:那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展会的数据,如果从我们展会本身的数据来看的话,北京今年从展商数字和参展品牌数字来看增长不是很大,展商是502家,相较去年增长了7%,品牌是728个,增长了4%,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展馆可以用来展示的面积已经用足了,今年我们从展前差不多一两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的展商只能等待。另外我们可以感觉得到行业前两年增长很快之后一下子就停下来甚至有一点下降,这两年又开始往上走,尤其来自于冰和雪,展会上冰的产品不多,但是滑雪这块的增长是比较大的。


张驰:冰雪这块的占比有没有变化?

朱蔚娜:目前差不多占比在20%左右,从设备一直到个人装备。增长是有的,但是有限,这个行业还算是刚刚被关注到,在慢慢起步阶段。

张驰:那么展商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朱蔚娜:分板块来说,冰雪这部分,设备商主要还是来自国际品牌和国际企业。包括雪道、缆车、造雪系统还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这部分的参展商其实还是来自于国际品牌比较多,这些国际品牌在国内基本都有合作的代理商或自己的子公司。从整个规模来看,中国本土企业所占的比例还是较小。说到个人装备,消费市场上主流的还是NORDICA、金鸡、FISCHER这类的国际品牌,因为中国滑雪人数还不太多,所以国内的公司更多做的是OEM,为国外的厂商做代工。这两年看到冬奥的风吹来之后,会有更多的想法,比如我在中国市场能不能给中国市场带来一些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其实有一些原来加工出口的企业也开始要做自己的自有品牌,当然这个自有品牌技术含量可能还和国际先进有一定差距,找出自己的定位,找到新的体验人群,也会有很好的潜力和发展,不管来自雪板还是雪服。

张驰:感觉滑雪领域受到的关注度还是蛮高的。

朱蔚娜:行业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说到户外行业的话,这两年属于非常平稳的阶段,因为整体的零售环境是受大的经济环境影响,大的零售行业包括百货零售这两年日子其实不是那么好过,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虽然一直在说线上对线下的冲击,甚至国家发了新的文要推动实体零售,包括连马云都在说不再提电商,一直说新零售。但不管怎么说,零售行业这两年的日子没有之前那么好过,所以他们每一家人都在突破转型,看看如何能够吸引到消费者到店里面买我的产品。

重点话题从“投资”回归“零售” “抱团取暖”或成中小品牌突破口

张驰:ISPO一直致力于做户外行业的土壤,有很多的行业培训和扶持,比如ISPO学院,对于你上面提到的问题,咱们能不能提供一些经验或者建议?

朱蔚娜:目前在展会现场一直在做帮助品牌商扩大销售渠道的工作。ISPO一直坚持在邀请百货或者购物中心的渠道来看这个行业的变化发展,昨天晚上在我们特邀的百货商代表的欢迎晚宴上和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副秘书长的聊天时也说到,零售行业现在有很多商场都在说转型,培养自己的买手,商场要和商场之间有差异化。线上这块,品牌商现在在线上开店的流量成本几乎已经跟线下是一样的,这样的环境下品牌商扩大盈利不容易,电商平台现在也会想如何帮助自己培养起来的线上品牌继续保持销量。为什么说我们在展会现场今年有两家比较大的从线上渠道成长起来的品牌,他们非常积极想要参加展览会开拓线下市场,因为消费者要对品牌有认知、有黏性要线上线下一起发力才可以促进销售。天猫上面卖的好的都是在线下开店开得非常好的那些店,就是这样的原因。马云提出的新零售业是这样的概念,线上线下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要融合的。

张驰:看来今年零售是重点话题。

朱蔚娜:对,零售我们感觉是重点的话题,前两年感觉行业里大家都在看的是投资,因为那时候46号文一出,所有人都在看这个体育行业有什么投资机会。所以我们前两年也是一直在提投资包括冰雪运动的投资,但是我们感觉如果回归本质的话,还是回头要看一下零售行业如何更健康地发展,这样的话所有的零售商也好或者品牌商也好它们可以更健康的生存起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张驰:去年有一个变化,小生态圈的概念特别火,但是今年好像没有去年动静大了,但是今年发现像小商会这样的模式反而比去年要多,比如快乐狐狸、UTO这些本土品牌。

朱蔚娜:对,他们做了一个优选商会,集中了几家比较好的、有同样的热忱和匠心精神的品牌一起推向市场。

张驰:一起联合做一些活动,联合赞助一些跑者、运动员,这个是比较新的,另外像看到捷克的组团来参展,今年类似的这种团体展比较多。

朱蔚娜:这样的团体在行业里面其实是越来越多的,为什么会越来越多?我前面一直提到的,品牌商做推广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阻力甚至很高的成本,在这样的大的环境逼迫下需要去做一些调整,在品牌产品类型上没有竞争的时候,他们会互相互补,同时抱团一起向经销商来推荐他们自己的产品,资源共享。国际也是这样,中国市场相对全球户外市场来说虽然很小,但是它是属于新兴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快非常大的市场。今年有两个新的展团,一个是瑞士的,一个是加拿大的魁北克,我们之前本来只有五个,今年又继续增加了。瑞士和加拿大这两个都是冬季户外运动非常强的国家,资源和品牌都非常好,他们都看好中国这个市场,这次都带了展商过来,虽然面积不大,但这是非常好的信号,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也是他们突破未来的盈利点。


张驰:刚才说国外的展团占比越来越高,他们通过什么渠道到我们这边来的?

朱蔚娜:ISPO是全球化的平台,我们在国际各个大的主流国家都有办事处或者是代表,这点在德国慕尼黑特别明显,欧洲是一个大的熔炉,我们在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代表,这些代表除了给他们推荐德国母展以外,也会向他们推荐中国市场。

张驰:不同地域的ISPO展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朱蔚娜:串联起来很简单,ISPO中国是慕尼黑集团的子公司,我们是一家人,只要德国团队和中国团队紧密合作和互相分享信息就可以很便利将国内的情况传递出去,我们可以把中国的情况告诉国际,国际的眼光投入进来,最后获利的还是我们的消费者以及整个大的市场。

张驰:对于这些外来的展商来讲,他们借助我们这个平台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收获?

朱蔚娜:首先是更多的亮相。很多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第一步一般是找到国内的合作伙伴。对于一个国际品牌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传统的方式就是找一个中国总代。我们做很多的宣传给到新进来的企业,比如今年针对韩国、加拿大展团里的企业,给他们提供了多种宣传和商贸对接的机会,把新带来的品牌推荐到行业内。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50余场活动“要有思考带回去”

张驰:之前提到咱们的展馆面积是有限的,参展商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导致了我有一些朋友跟我说来这儿每年看这些展,感觉大同小异。但我知道,咱们其实有很多活动,ISPO不仅仅是展览而已,附加的东西更多。

朱蔚娜:展会现场真的不是只有展位而已,我们在三楼的舞台、三楼的会议室包括那边展览区的会议室做了非常多的活动,今年活动数量差不多达到50场,还不算展商自己的活动。我们在会议室里面举办的那些发布会,都是带来更多经验和国际信息以及行业分享的东西,这是大家更需要在展会现场上思考的。有时候你来现场不是为了去看产品,不管你是做零售也好做媒体也好,还是来看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听行业领军企业、领军人物他们现在在思考的点是什么,来展会不是只看完展品就可以了,还是要有思考带回去。

张驰:也就是说展会除了产品以外其实还有更多的东西,不同需求的人寻找的点是不同的。

朱蔚娜:这里特别强调一下,ISPO其实是一个B2B的平台,消费者到了现场真的就是走马观花看完一圈产品就走了,他觉得没有意思。如果你是从业者,马上能想到这个品牌有没有机会做好,我能不能做,这是一个机会非常好的平台。我们今年还有很大的一个新趋势,舞台区往年做活动的时候,感觉活动没有这么丰富热闹,但是今年接到非常多的需求,希望能够在我们的展会期间做一些活动发布,这些虽然提供的不是有形产品,但是他们真是开始把中国从体育用品行业开始推向更加完善的方向。我们ISPO坚持提供的是平台,这个平台不只有产品,只要你是从业者,不管做的是哪一块,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看到相关的人、事、商业机会。

张驰:去年咱们还提到比较关注的是旅行、跑步、滑雪,今年的ISPO有没有新的关注点?

朱蔚娜:我觉得这两年我们主要的点还是偏重集中于这些,不可能说我今年有一个新的趋势出来明年又会有更新的趋势,大部分一个新的趋势出来之后还是需要几年的培育,就像我们ISPO北京培育了十年才看到现在这样一个规模。我觉得至少从我的感受来说,不要一下子把步子扩得这么开,真的把这个行业服务好之后再看我能不能引进更新的行业品类过来,再和它们有一个结合。

强调融合发展 “所有人都能带着收获回去”是最大目标

张驰:去年所提到的“户外+”和“小生态圈”这两个趋势,今年会有一些变化吗?

朱蔚娜:我们想强调的就是不同运动品类间的融合发展,就比如说户外运动和旅游这个板块其实是可以连接,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叫做体育旅游,传统的旅游行业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而户外行业来讲,以前大家的感觉驴友都是自虐型,走最艰苦的道路用最便宜的钱,实际上现在大家消费能力提高了,你会想要追求不同于以往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各个自然资源非常好的地方旅游体验。这是新的趋势,也是我们看到的新方向,在ISPO上海展上会有更大的力度推出,因为北京的场地真是太有限了,没有办法做到更多的展览展示,更多的精彩要放到上海去。

张驰:今年北京这个项目有没有什么预期的目标?

朱蔚娜:来的所有的人都能带着收获回去,这是我的一个最大目标。

张驰:刚才说到上海这块,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有什么更棒的看点,和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

朱蔚娜:上海展我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区别于北京的品类定位,所以我们有推水上运动、体育旅游包括跑步、健身,在这一块因为上海展刚刚起步两年,我们不会说再扩什么新品类,但是要把这个品类做深。

张驰:上海展的情景主题和北京展是有一定区别的。

朱蔚娜:我们在上海最大的一个亮点,有很大的水池和很大的攀岩墙可以来做体验。

张驰:目前有没有遇上什么问题需要突破的?

朱蔚娜:很大一点,展览会ISPO一年两次,每次三到四天,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把ISPO打造成360度365天行业平台的概念,我在各个时间都能够给你提供服务,只要你有需要,在行业中的从业者就可以给你相关的服务,这是目前努力的一个方向。

张驰: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朱蔚娜:当然,我们是展览公司,对如何做好一个展览会特别懂,但是如果要说做一些新的服务、新的内容对我们来讲都是挑战。

张驰:咱们现在跑在最前面,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参照,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困难,创新嘛。行业这块,中国的户外产业你有没有面临比较大问题的前瞻?以及有没有一些应变的建议?

朱蔚娜:现在是这样的,市场或者说消费者的需求虽然是在增长,但是它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品牌新进入的速度,每家公司都需要练好内功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够在这个行业内生存下来。

张驰:现在整体户外市场属于供过于求吗?

朱蔚娜:我不觉得是供过于求,而是消费者的选择更理性了,信息也更透明了,想要了解什么,想要知道什么网上一搜都很方便,很容易对比出更适合自己的和更喜欢的东西。

张驰:咱们刚才说商会和组团是大家抱团往前走,ISPO也有点类似,把整个中国以及国际的户外市场变成一个大的团队,引领着一直往前走。

朱蔚娜:希望我们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面,给大家一些方向,我们在努力。

张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朱蔚娜:谢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