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登山、攀岩、越野等户外运动正在从“时尚”变得“日常”。户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户外产业的发展,并最终让其从传统体育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单独的产业。户外运动被世界各国誉为“未来体育运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助推体育产业振兴,这对体育用品市场前景而言,可以说拥有了一片“新蓝海”。户外运动企业如何把握良机,在“蓝海”中遨游,请听专家及业界人士的看法。
产业呈“口红效应”
主持人:“中国户外运动产业的春天到了”。—打开户外网站或翻开户外杂志这样的文章比比皆是。那么,户外运动产业的春天真的到了吗?
吴:每次经济低迷总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口红效应,即能给人们带来心理安慰和满足感的“廉价的小奢侈品”行业反而会逆势增长。在前两年的金融风暴中,户外运动产业就是这样一支“口红”,不仅产业销售额没降,反而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我市一些体育用品企业销售量也逆势增长,挤占国内品牌市场。
王:户外休闲运动的市场在蓬勃发展,从2007年至去年年底,根据著名的戈尔公司调查以及中国纺织协会户外分会数据,中国户外产品零售总额从23.8亿元增加至近50亿元,户外用品专业店的数量从2007年的1316家增加到2009年的1400家,销售额从2007年的10.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8亿元。各大国际知名的户外运动品牌纷纷进驻中国,争抢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户外用品生产厂商已超过200家。可以预见,户外运动产业的春天到了,前景是一片“新蓝海”。
傅:户外运动让运动品牌面临新机遇。目前国内市场内拥有400余个专业户外品牌,其中本土品牌约占其中的三成;专业户外用品零售店达到了近2000家,百货商场零售点达到了1600余个,其他销售模式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发展着;专业户外运动俱乐部超过400余个。许多企业也注重户外运动市场,如一些童鞋企业在每个系列童鞋设计及生产都有包括至少一款户外童鞋在内。
“泛户外”大行其道
主持人:户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户外产业的发展。我市拥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体育用品产业在国内市场举足轻重。户外运动从传统体育产业中分离出来,这一新兴行业如何定位,怎样细分市场?
吴:时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达人等词汇纷纷见诸媒体,低碳理念也融入了健身当中。低碳健身作为一个新鲜的组合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选择慢走、骑车、登山、游泳等低碳健身方式增多,同时低碳环保的户外装备也成了当下时尚人士的必备。户外运动作为有别于传统的室内运动,自然就细分为一个产业。
王: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就是产业的细分化。在竞争激烈的户外用品市场中,生产商往往面对两条道路,一条是和很多同行一样定位专业化,瞄准专业级别的“驴友”;而另外一条道路,便是瞄准大众消费市场,走“泛户外”的道路。泛户外的市场更大,我市户外运动企业已调整策略,有的企业70%的产品都是面向日常的户外体验,专业产品仅占30%。
傅: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而户外运动更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流。我国的户外运动产业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且是一个充满活力,保持着高速增长率的产业,其未来不仅仅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近年来也吸引了大量产业外人士的关注。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国户外用品产业在未来3至5年内仍将保持近10年来的高增长态势。
材料选择须
“低碳”
主持人: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助推体育产业振兴。那么,户外运动企业应该如何把握发展良机呢?
吴:企业发展需要品牌。户外运动企业除了自创品牌,与国际户外运动巨头“联姻”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户外运动市场在国内已经相对成熟,而选择借助国际顶级户外运动品牌,“拿来主义”强强联手也是一条发展之路。因为与自创品牌相比,结盟国际品牌可以迅速开拓市场,同时在品牌号召力和产品功能方面也更有保障,目前国外的户外运动品牌的运作、研发、设计已经十分成熟。
王:户外运动产业要想发展,必然要有新型材料、设计和生产工艺来提供产业配套,如打造一整套户外运动系列装备,所涉及的户外用品的种类主要包括户外登山服、快干衣裤、速干内衣裤、登山鞋、徒步鞋、涉溪鞋、登山手套、登山帽、睡袋、帐篷、户外背包、护具、辅助用具等在内的全系列专业户外用品,而绿色、环保、低碳等材料选择都必须考虑到。
傅:包括童鞋在内,鞋、服是户外运动装备的核心产品,在国内户外运动市场越来越火暴的情况下,户外运动服装对面料吸湿排汗、防水防污和抗静电、抗紫外线等方面的功能要求非常高。当然,这也需要上游面料企业提供有力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