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千余驴友环保登山行动 寒风中捡半吨垃圾

户外 13年前

  上周六上午9时,鞍山“自由自在”户外群举办的“徒步环保”之旅在寒风中拉开大幕。活动从组织到启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共有25个户外群、超过1000人参加了活动。尽管山路积雪,湿滑难走,但经过6个半小时的努力,大家共捡垃圾超过半吨。


千余名驴友分队进山

  山路湿滑需手脚并用

  11月27日上午9时,千余位驴友在上石桥皈源寺广场集合完毕。活动组织者共设计了12条线路,都是平时驴友们经常走的,但是由于山上有积雪,临时取消了两条比较危险的线路。活动开始后,1000多名驴友分头行动,很快就深入山中不见踪影了。

  记者跟随“自由自在”的群友从斗姥宫出发,一路向大牛爪进军。这条路起初还算好走,但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后,眼前的“路”已经是碎石遍布,湿滑难行了。

  驴友们手拉手,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石头上的积雪让大家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为了确保安全,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手脚并用,可大家还要腾出空闲四处寻找垃圾。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在地。

  尽管山里的雪并不深,但却足以覆盖垃圾,大家只能用脚趟,用手扒,才能尽量多捡些垃圾。


驴友在山中清理垃圾

  志愿者参与感动众驴友

  志愿者王秀文和钱守文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没有户外装备的他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钱守文和年近6旬的王秀文都穿着旅游鞋,鞋底还薄,踩在雪上还特别滑。没走一会儿,他们的鞋子就灌进了雪。

  就在活动开始后不久,钱守文脚下一滑坐在地上,额头被树枝划开了一条血口子,但他一点儿也不在意,用手一抹,爬起来继续前进。

  别看和一群年轻人在一起,但是王秀文阿姨一点也不服老。行进中遇到了一处比较陡的山坡,眼前都是大石,出于安全考虑,大家建议两位志愿者不要继续前进了。可是王阿姨和钱守文却坚持跟随队伍上山:“我们能行,既然来了,就要坚持到底。 ”

  体力透支、鞋滑天冷,但两位志愿者始终没有脱离队伍,当他们最终到达山顶时,周围响起一片欢呼:“志愿者,好样的! ”

  驴友带59岁母亲上山捡垃圾

  在活动现场,一对母子挺引人注目。妈妈59岁,是被儿子带来的。儿子则是“自由自在”群里的成员。他说:“我妈妈今年59岁了,以前老是喜欢打麻将。我觉得老打麻将对身体不好,希望她能多出去走走。 ”

  这位驴友说,母亲本来就是个开朗的人,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儿,所以他一提议,母亲就欣然答应,与他一起参与户外活动。“第一次是一个星期前,我带他参加群里的爬山活动,刚开始还担心我妈会走不动,但是后来发现,她还走得挺快,我还得适当拦一拦。 ”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儿子又带着她参加了本次的“徒步环保之旅”,母子俩和驴友一起走完了全程。他们的行动鼓舞了不少人,组织者吕建伟感慨地说:“做公益真的可以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只要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能为公益事业做点事儿。 ”


陡峭石壁上的饮料瓶也不放过

  为捡垃圾专门做“耙子”

  如果你以为捡垃圾很容易?那就错了。山里除了有积雪,还有厚厚的落叶,一踩就会陷下去,给捡垃圾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整个过程中,驴友们在实践中还总结出了几条“捡垃圾的经验”。

  首先,捡垃圾的工具很重要。队伍中有位大姐,之前把自己要参加活动,上山捡垃圾的事儿告诉了同事,苦恼的是没有工具。同事灵机一动,用一根一尺多长的铝合金小棒做手柄,用铁丝做成“耙子”,牢牢固定在手柄的一端。别说,这个小工具还真帮主人捡了不少垃圾,比直接用手捡的效率高多了。

  其次,别用塑料袋装垃圾。由于山上杂草丛生,装了垃圾的塑料袋比较沉,很容易被树枝刮坏。上山捡垃圾最好用环保袋或编织袋,很多驴友都带着家里装米的袋子上了山,又轻便又好用。

  捡垃圾一定要戴手套。天气寒冷,双手裸露在外容易冻伤,树木的枝桠也极容易把手割伤。

  6个半小时捡了半吨垃圾

  在上山捡垃圾的活动中,队伍与一些陌生的驴友无意中相遇,得知我们的来意,他们也加入了捡垃圾的队伍。一位名叫张洪峰的驴友说:“我今年50岁了,几乎每周都上山来玩儿,有的时候自己也捡垃圾。今天看见大家这么齐心,我很受感动。 ”

  当天下午3时30分,最后一批驴友将从山上捡来的垃圾集中放在了垃圾车上,这场声势浩大的环保行动落下了帷幕。经过6个半小时的艰苦努力,千余位驴友共捡拾垃圾超过半吨。

  活动发起者之一的吕建伟表示:“感恩鞍山,这里是我们最美的家园。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清洁,也是给大家提个醒儿,有了这种环保意识以后,大家再来游玩的时候,就会自觉地注意保持卫生。希望以后多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家乡更清洁,更美好。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