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准备建设“大秦岭国家户外运动基地”

户外 13年前

  在2011年20日闭幕的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大秦岭”成为陕西省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如何发挥这座“东方阿尔卑斯山”资源价值?怎样转变方式实现秦岭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委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建中英文主题网站

  2010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推出纪录片《大秦岭》后,国内掀起了一股秦岭热,极大地激发了亿万观众的爱国心与自豪感。“但现代媒体视角转化快,在无持续性宣传手段跟进的情况下,前期秦岭文化在公众心目中的热点效应正不可避免地逐渐褪色。”夏永旭委员指出,“这对做大做强‘大秦岭’这张中国人的自然与文化名片,无疑不利。”

  他建议陕西省政府成立“大秦岭保护开发协调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秦岭的生态保护、开发和对外宣传。制定“大秦岭保护开发中长期专项规划”,并按照规划逐年实施。建立“大秦岭”中英文主题网站,通过文化、地理、矿藏、资源、环保等分类网页宣传,让秦岭走向世界,树立“秦岭-中国的中央国家公园”品牌。同时,结合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一系列有关“大秦岭”的专题论坛。

  划三级保护区建生态屏障

  秦岭是我省的绿色天然生态屏障,也是关中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涵养地。张亚平委员建议,在加大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的基础上,划定三级保护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秦岭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

  按张亚平委员的设想,在第三级保护区内,将居住在不利于人类生存、水资源急需保护区域的居民迁出,对保护区内的一些荒山荒滩实行“谁承包、谁绿化、谁保护、谁受益”的优惠政策,并由所在地政府颁发使用权证。保护区内应禁止:所有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建设;汽油、放射性及其他有毒有害的堆放等。在第二级保护区内,应确保水源免受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引起的特殊污染,可允许山民在区域内进行小规模农业活动,以减轻保护区的经济压力;在不破坏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进行科学研究、生态环境调查观测等。第一级保护区内,应恢复到纯自然状态,在未来3~5年内投入资金实施退耕还林,确保地表、地下水源免受直接污染。

  建“大秦岭国家户外运动基地”

  “这个东方‘阿尔卑斯山’的体育旅游价值没有引起重视。”秦岭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山系,不仅蕴藏着大自然的神秘,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商机。民进陕西省委认为,如何发挥秦岭的资源价值,转变旅游经济的增长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是“十二五”期间“大秦岭”旅游开发应该思考的问题。

  民进陕西省委建议,大秦岭应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户外运动体育旅游中心,大力发展以户外运动、野外生存为主的大秦岭体育旅游。“十二五”期间,陕南旅游应该以大秦岭体育旅游为主。建立和建设“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大秦岭国家户外运动基地”应在我省“十二五规划”中有所体现,在“山水秦岭”的旅游中进行推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