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天的激烈争夺,第五届泰宁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结束了全部赛事的争夺,总共130多公里的角逐过后,报名参赛的25支队伍有15支完成赛事。2/3的队伍完成比赛,在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户外部主任张志坚看来,这个数字超过了他的预期,以往的赛事只有一半队伍能完成。“随着参赛人员越来越专业,我们希望打造高端的山地户外赛事,以此引领户外运动朝着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本次锦标赛参赛队伍多达25支,是历届全国锦标赛中最多的,但队伍的实力并不均衡。在张志坚看来,这也反映了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当前面临的阶段,“按照成绩,参赛团队分成两个集团,一部分是水平高的,如哥仑布户外队、地质大学(北京)队等,他们的水平也接近了世界水平;另一部分是新加入的,热情高,但经验少,技术生涩,像最后一天的楼降,基本都降不下来。”
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山地户外运动进入中国短短10年间,全国注册的俱乐部队伍已有70到880支,注册运动员超过120人。
在运动水平发展的同时,赛事也逐渐按照高端赛事的模式在打造,水平越来越高,门槛越来越严。如皮划艇全部采用职业比赛的皮艇,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注册选手,且必须佩带头盔,使用专业山地车等器材。而在刚刚起步的赛事中,有些参赛选手只是单纯的爱好者,山地车赛段使用的甚至是民用自行车。
在张志坚眼中,中国的户外运动包括3个层面,除了山地户外赛这样的A级赛事,还包括为具有一定技能的爱好者设置的B级赛事,以及面对大众的C级赛事。分级管理赛事,让不同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专业的更加专业,群众性的更加广泛。
“山地户外运动,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全面健身,但同时又是尖端赛事,必须强调专业性。”张志坚表示,要很好地协调、平衡其中的关系,才能促使项目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我们的思路是,山地户外赛事必须朝着高端的专业赛事去打造,起到旗帜性作用。山地户外运动的魅力,通过高水平运动员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喜欢,从而引导更多的人最终加入到户外运动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