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爱情天梯”女主人公徐朝清老人的过世,重庆江津“爱情天梯”成为绝唱。当地借助“爱情天梯”这股东风,计划投资26亿元打造旅游景点,将增建护栏,主人公老屋原貌保存,并修建一座收藏二老遗物的会馆。
观点交锋
石阶上铺满铜臭还能攀上爱情天梯吗?
爱情天梯的真谛是真爱,是“一句话,一辈子”的坚守,是平凡而平静的扶携,是无论多么艰辛都不离不弃的承诺。刘国江和徐朝清的爱情世界,与豪华无关,与喧嚣无关。他们相濡以沫50年,一个从翩翩少年郎成为白发老翁,一个从俊媳妇成为慈祥老妪,长达50年的相伴,始终过着清贫甚至清苦的日子,比如,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他们含辛茹苦抚育7个孩子。非要说他们与财富有关,爱情、亲情就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两位老人生前并未享受过优渥的物质生活,而当地政府在老人仙逝后却斥巨资打造景区,这显然是对他们爱情生活的庸俗化理解,甚至是对旷世爱情的嘲弄和打扰。
刘国江用了一辈子,凿烂了20多把铁铣,一手一手凿出了6000多级的阶梯,这是爱的刻度。如果用一根根金条铺就的台阶,普通人还能攀登上爱情天梯吗?刘国江凿下的每一级台阶都不会长出青苔,因为只要下雨过后他都会用手擦过,这样一来就不会滑,我情愿那石阶上长满青苔,而不是铜臭,长满铜臭的石阶上不仅容易滑,而且还容易绊倒人。
一段传奇的情缘被挖掘出来后,被刻意放大,又被无休止地消费,这显然不是两位老人的初衷,但他们根本就影响或决定不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想法。不想消费也得被消费,不想当牟利工具也得当工具。原因就在于,相关部门的想法有着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冲动,“爱情”就是他们手中的一张牌,爱情天梯就是他们打造爱情景区的一个符号,所有行动的逻辑就是,通过打造旅游景点,以制造新的政绩。如此而已。有网友质疑,从诺贝尔文学奖,到爱情天梯,一些地方打造各种景区动则数亿数十亿,可到了医保、社保、扶贫、希望小学、救灾、解决民生问题……就各种资金不足,到底是差钱还是不差钱啊?由此便牵扯出一个真问题,为何投向民生不愿大手笔,投向商业或政绩的就舍得花钱,难道因为诸如打造爱情景区更容易被人关注,更能成为看得见的政绩?若如是,这显然是一种误区。
“爱情天梯”需要一个持续的符号
曾经无数次反对过一些地方政府动辄斥资多少亿打造这之都、那之都,唯独看到重庆江津要用26亿元围绕爱情天梯打造旅游景点的时候,心里是由衷的赞成。因为爱情天梯的故事实在太感人了,而且又是活生生的,就在我们身边,真实得可以触摸。有人说这是消费爱情天梯,这的确是,但反过来看,把这个爱情故事写成新闻、编成歌曲、拍成电影,哪一个不是在消费呢?消费没问题,问题是能否传递正能量。我觉得,爱情天梯有着太多的正能量。
爱情天梯需要留下一个持续感动的记忆符号。这个感人、伟大、干净、纯粹的爱情故事,是2001年被驴友发现的,是驴友的发现和媒体的曝光让这个故事感动了全社会;2006年爱情天梯的两位老人被评为感动重庆的十大人物,同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持续保持了这种感动。
人是容易遗忘的动物,由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样。爱情天梯中的两位老人过世之后,很难再找到激发人们记忆的符号;而且这6000多阶爱情天梯如果没有维护,没有护栏,不仅影响慕名朝圣者的安全,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废弃;爱情天梯中的老屋,现在破烂不堪,硕鼠成群,假如没有及时维护也会消于无形;两位老人的遗物,假如不妥善保存,时间一长,在后人眼里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变得不可触摸……而这些持续感动的符号,假如不能保留,那么她的正能量会大大减弱;而一旦错过这个时机,未来再想保存,再想让她发挥持续的感动,那几乎成为不可能。所以,爱情天梯不仅需要保留一个持续记忆、持续感动的符号,也需要为来此爱情朝圣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当然,打造爱情天梯这一爱情圣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规避,一是作为一个政府项目,需要征求民意,进行民主决策;二是要科学规划,千万不能流俗,让爱情天梯真正成为一块爱情圣地,而不是浮光掠影、花里胡哨的景区。正像当地人所说的那样,爱情天梯其实一点都不浪漫,深山老林中讨生活不仅有野兽争食的危险,更是柴米盐油的平淡和艰辛,假如景区背离了这些,那么就会偏离爱情天梯的真正意义;三,也是最重要的,在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失误,爱情天梯是一块爱情圣地,既然是圣地,就不要污染她,就需要呵护她。政府想发展旅游未尝不可;给当地山民增加一点收入也是好事,但这一切,都要有着敬畏的心态,把它当成圣地,而不只是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