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悬崖上的人》作者首登喀麦隆峰—易思婷

登山 12年前

户外资料网(8264.com)讯 2012年10月1日美国登山者DaveAnderson和台湾登山者易思婷(Szu-tingYi)成功登上四川西部沙鲁里山脉的喀麦隆(Kemailong),这是这座山峰的首次登顶。正是这坐山峰的首登之一来自台湾的登山者易思婷通过自己的攀登生涯与生活结合,创作了这本《睡在悬涯上的人》。

喀麦隆峰属于典型壁花岗岩地质结构的大岩壁,海拔5870米。也有说法为5950米,位于格聂峰东北方向。沙鲁里山(ShaluliShan)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四川省境最长、最宽的山系,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西部,属横断山脉北端中部山脉。此山南北走向,由北到南有雀儿山、素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拥有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山峰。
  
小档案:

易思婷,土生土长的台湾女孩,在美国玩流浪攀岩。长春藤博士,开房车到处走,家里长辈认为不务正业。朋友们都叫她小Po,外国人常叫我小名婷婷(TingTing,英文没有「思」这个音,外国人念不出我的名字)

本书自序(部分)

还记得小时候曾经和哥哥讨论个人的志向,哥哥说,他想要成为科学家、发明东西、并创业开设公司。我说,那听起来一点都不好玩,我想要这一辈子活得快快乐乐,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没想到,这句「做我想做的事」,并不像想像中的那麽单纯简单。

在社会价值的制约下,在长辈父母的期望下,甚至有时候无关的邻人眼光与指点也来参一脚,我老老实实地在升学体制中,一步一步地走向璀璨的人生,这个过程中,虽然我衣食无缺,也曾经带活动、搞社团,小小的不务正业,发展读书外的兴趣,浅尝过年少轻狂的感觉。整体上来说,我过得快乐,心底却知道我离小时候志愿的快乐的境界,还差了一大截,更糟的是,我还没有搞清楚,究竟什麽是「我想做的事」?

  拿到博士学位之後,我告诉自己,这下够了,再不给自己机会,我就只是浪费更多时间罢了。我必须知道什麽是我想做的事,这个答案没有找出来,我铁定会在午夜梦回时候,啜泣从指间悄悄溜走的青春,也许在临终榻前,不舍咽下那一口气。我开始往户外追寻,只因为山野溪流间似乎有和我心灵共鸣的声音。

刚开始的时候,相当困难。我很会读书,但是我从小跑不快也跳不高,标准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为了打足体力的基础,我给自己定下锻链计画,并且严格遵守,终於日积月累之下,也有小成。跨过那个门槛之後,也惊喜的发现,户外运动中,很多技术和危机判断部份,需要缜密的头脑,我本身是资讯科学出身,倒是在分析和学习技术上,占了很多便宜。加上我愿意吃苦,在高山环境中,遇到严峻的天候状况,也不气馁。
几年下来,尝试过滑雪、激流泛舟、登山、攀岩等运动,终於找到命定的最爱:攀岩。而在攀岩这一块,我最热爱的还是高山岩攀:可以在山野无人之境,利用攀岩技术,攀上耸立的山峰,享受清风浮云和绝佳视野。过程中有无比的自由,也充分挑战自己,激励自我的蜕变成长。这满足难以言喻,千金难换。

终於我找到想做的事了,而我发现我对未来的不确定,不像以往有那麽多的迷惘,找到自己後,我可以笃定地、有自信地随时有准备,应付迎面而来的挑战。只是这一路走来,还是有些遗憾,最大的就是与母亲的关系成为胶着。


第一章 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1-1 坐擁高薪到美國遊民
1-2 白色的戶外運動
1-3 從喘不過氣到馬拉松
1-4 把家背在身上
1-5 游泳和我的愛恨情仇
1-6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7 有學問的戶外運動
1-8 只見冰雪岩的冰川攀登課程
1-9 要當乖孩子還是野丫頭?
1-10 攀登北美第一高峰
1-11 登頂的代價
1-12 大小便也可以這麼開心?
1-13 大姨媽真是個討厭的親戚
1-14 差點進了北美山難事件簿
1-15 丹奈利峰的三次眼淚
1-16 天寒地凍的雪鄉澤國
1-17 與問題少女的互動中看母女關係
1-18 像菜市場一樣的南美第一高峰
1-19 大山變臉是很快的

第二章 追著石頭跑
2-1 攀岩不是往上爬而已
2-2 戶外攀岩讓我不想再當週末戰士
2-3 嚮往優勝美地,攀岩者的耶路撒冷
2-4 蛇行上半穹岩
2-5 獨在岩壁上,看萬家燈火,想繩伴默契
2-6 錯距裂隙給我上的一堂課
2-7 流浪找石頭爬
2-8 只要有繩伴就爬
2-9 緋色蝶蛹上意外的紅色血滴
2-10 從跟攀到嚮導大提頓山
2-11 攀岩的重要里程碑
2-12 修煉墜落的禪
2-13 戶外攀登教育的潛移默化
2-14 爬長路線的挑戰和滿足
2-15 男女大不同?
2-16 攀登的大夢

分享: